“父子之情在心,而不在于血肉關系。”
世人稱贊母愛的太多,但父親那深沉的愛卻很少被提及。
影視圈中每一個人都在擠破腦袋讓別人看見,生怕落后一步。
可陳錦鴻卻在事業巔峰之時選擇隱退,只為了陪伴兒子。
家庭比事業更重要
上世紀八十年代時,大多數港星都是從TVB的藝員訓練班走出來的。
而陳錦鴻畢業于香港演藝學院,是為數不多的科班出身的演員。
大學剛畢業,他就收到了來自亞視的橄欖枝。
陳錦鴻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亞視,也擁有了來自電視臺的優質資源。
但TVB的崛起顯然讓亞視望塵莫及,人往高處走,陳錦鴻選擇了跳槽。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新上海灘》中飾演的“許文強”一角讓他紅透了半邊天。
片約紛至沓來,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大反派,他都游刃有余。
他在《雪山飛狐》《創世紀》等影視劇中出演的角色都成了一代經典。
可他畢竟是“非親生”,TVB給他的資源也只是普通水平。
然而,陳錦鴻硬是憑借著精湛的演技獲得了新加坡電影節的“影帝”榮譽。
雖然他的事業發展很好,但始終敵不過家庭在他心中的地位。
父親早逝,他受到了更多來自母親和四個姐妹的影響。
因此,他對女性在精神上和生活上有一種極強的保護欲。
在結婚后,他將名下所有的房子和車子都轉到了妻子名下。
很多人覺得他很傻,但在他看來這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就算以后不在一起了,她也不會一無所有!”
妻子杜雯惠喜歡藝術,陳錦鴻就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
一個幸福的家庭卻因孩子的到來而蒙上了一層灰塵。
到了2007年的時候,終于迎來了兒子陳駕燁。
陳錦鴻沒有“望子成龍”,只希望兒子能夠健康平安地長大。
可命運弄人,這樣一個簡單的愿望老天也沒有滿足他。
自閉癥兒子成學霸
陳駕燁剛出生的時候,家里人還沒有感覺到什么問題。
直到他三歲半,陳錦鴻和妻子才意識到兒子的異常。
他說話很不清楚,而且要么過度活躍,要么誰也不理。
懷著一肚子的擔心,他們帶著陳駕燁來到了醫院。
檢查結果出來之后,夫妻倆感覺天都要塌了。
兒子不僅患有抑郁癥,還被醫生判定為中度智障。
生活還要繼續,陳錦鴻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
他努力拍戲賺錢,只為了給兒子提供最好的醫療條件。
但那時的他不知道,患有自閉癥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有一天回家后,他看到了兒子好幾天都在重復寫同一個字。
咨詢專家后才知道,自閉癥兒童的學習能力比普通人差。
一學期能夠學會一個生字就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可陳錦鴻心里卻產生了質疑,他相信兒子不可能是傻子。
于是他每天教十個生字,陳駕燁居然真的全都記住了。
兒子的進步讓陳錦鴻信心大增,合約到期后他干脆離了職。
畢竟錢是賺不完的,但兒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為了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他幾乎掏空了多年的家產。
陳錦鴻看遍了關于自閉癥的書籍和資料,嘗試了各種方法。
他還帶著全家人從繁華的市區搬到了寧靜的鄉村。
而妻子也一直默默站在他身邊支持著丈夫的所有決定。
在他們的陪伴下,陳駕燁心中對父母搭建起了信任的橋梁。
兒子以前最反感的教學過程也變得順利了不少。
聽到那聲“爸爸”后,陳錦鴻更是激動得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父母的耐心教育讓陳駕燁和普通孩子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洗臉、穿鞋等生活自理能力都被他學了個七七八八。
陳錦鴻將孩子送入了普通的小學,嘗試讓他與人接觸。
可一學期結束后,兒子卻給了他一個很大的驚喜。
在校的一年級學生一共有七八十個,陳駕燁考了第一名。
陳錦鴻在意的不是成績,而是兒子在慢慢變好。
他還將自己的經驗寫成了一本書——《我和兒子的每一步》。
希望借此幫助更多自閉癥兒童,也讓他們的父母有所啟發。
有些人傾其一生,也只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
現在陳駕燁已經上了中學,看上去和普通學生沒什么區別。
不僅如此,他還學會了彈鋼琴,展現出了音樂方面的天賦。
陳錦鴻的事跡也廣為流傳,收獲了一片稱贊聲。
好品行是立身之本
影視圈涌現了一代代新人,陳錦鴻的事業巔峰期已經過去。
他再次回到了影視圈,卻也只出演了一部反響一般的《婚內情》。
陳錦鴻的身份也有所轉變,從演員變成了自閉癥兒童的父親。
在熒幕上,我們已經很少能看見他。
但關于“自閉癥”公益活動的現場,卻總有他的身影。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自閉癥兒童,也要像對待正常孩子一樣給予尊重。”
為了貼補家用,他還會放下身段去參加內地的商演活動。
陳錦鴻和兒子每天都會互相表達對彼此的愛意。
正是他與妻子的愛,才讓陳駕燁的心中瘋狂長出了新的血肉。
面對問題時,陳錦鴻從不推辭,反而迎難而上。
他為了兒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但從沒有委屈過妻子。
生活如此艱難,妻子依然被他養得白白胖胖。
兩人的婚姻已經維系了20年,攜手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相濡以沫的愛情。
陳錦鴻不僅是一個好演員,更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
也難怪他能在隱退多年后依舊為人所稱道。
結語
他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成長環境,選擇了和家人定居廣州。
在他看來,內地變化很大,生活也遠比香港更方便。
陳錦鴻沒有買豪宅,而是買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
買房子的原因也是希望讓兒子以后能在內地有“歸屬感”。
父子兩人每天還會跟著新聞聯播學習普通話。
但陳駕燁現在的普通話說得已經比父親好很多了。
復出后陳錦鴻的生活很低調,平時也就一周買一次菜。
家庭和睦,家人安康,這或許就是他理想的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