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隋唐至明清,中國古代科舉選拔制度下的官場,官員的身份待遇近似于今天的公務員,一朝入仕、終生為官。但由于封建皇權制的局限性,古代官場環境通常一潭死水,大多官員的仕途軌跡可一眼望到頭,某種程度上可用“沉悶”來形容。
但也有少數古代官員的官場生涯過得很精彩,甚至可以用轟轟烈烈、萬千傳奇、呼風喚雨等詞語形容之,其中有些人還走到了位極人臣的歷史高度。
只是,這些“發達”的古代官員,他們的為官生涯幾乎都伴隨著高風險:“跌宕起伏”是他們的人生標配,升官和貶官往復交替;而“險象環生”是他們的官場常態,爬得越高風險越大、越接近皇帝越如履薄冰,所謂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掉腦袋或下獄的危險;最后,經過多少次的“起死回生”,確實能力杰出或運氣好的極少數能臣,終于躋身歷史高位。
而在清乾隆年間,有一位廣西籍的朝廷重臣,名為陳宏謀,他幾乎打破了前述兩種古代官場命運的窠臼。他的為官生涯精彩萬分,履歷豐富,最終位極人臣;且漫漫官涯路,他幾乎沒遇到特別兇險的狀況。但饒是如此,他還是經歷過降職之痛。
陳宏謀
這塊題寫于清乾隆三十三(1768)年的【進士】匾,題匾人陳宏謀,時任吏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就在這之后不久,陳宏謀補授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等,真正抵達了宰輔的高度。
陳宏謀之所以在官場順風順水,且一路走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究其原因,在于他清廉正直,同時學貫天人。把為官和學問同時做到極致,這樣的人,放眼整個清代,怕也寥寥可數。
無怪乎乾隆如此評價陳宏謀曰:“乾隆間論疆吏之賢者,尹繼善與陳宏謀其最也......宏謀勞心焦思,不遑夙夜,而民感之則同。宏謀學尤醇,所至惓惓民生風俗,古所謂大儒之效也。于義督軍儲、策水利,皆秩秩有條理。大受剛正,屬史憚之若神明,然論政重大體,非茍為苛察者比......”
可見,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陳宏謀和官至六省總督、拜文華殿大學士的尹繼善并駕齊驅,同屬乾隆年間封疆大吏中的最賢者。
相比尹繼善曾任河道、云貴、廣西、川陜、兩江、陜甘等行省總督,又任刑部尚書的傲人履歷,陳宏謀的官場簡歷亦不遑多讓。從雍正年間起算,截止乾隆年中期,陳宏謀先后任浙江、云南、江蘇、甘肅、江西、陜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陜甘、兩廣、兩江、湖廣等十四個行省的封疆大吏,職務從布政使、按察使到巡撫、總督等俱有,其中光是總督職就含四個行省;晚年入京再任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
在陳宏謀的官場生涯中,其中外任封疆大吏37年,時間跨度之長,官職之要,幾乎少有人可及。陳宏謀與尹繼善同屬乾隆朝封疆大吏中的獨一檔,名副其實。
但尹繼善比不上陳宏謀的是,陳宏謀滿肚子學問,用乾隆的話來說就是“宏謀學尤醇”。這一點優勢,恐怕在乾隆朝的所有封疆大吏中找不出第二個能跟陳宏謀相比的。陳宏謀熟識歷代儒家心學和理學,尤通程頤程顥及朱熹之學,并對此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的儒家生活哲學思想。
那么,陳宏謀到底有哪些出類拔萃的著作和思想呢?可以說,陳氏文本繁多,不勝枚舉。其中以《五種遺規》為最。在此概述之。
陳宏謀著《五種遺規》系列:其中《養正遺規》主旨為勸教少年讀書、立志;《訓俗遺規》勸教士農商賈以儒家之德處世做人;《從政遺規》勸導從政人士,向上要有圣人之心、向下要遵從民心民望;《教女遺規》強調女德女智教育,鑒于時代局限性,今人可忽視之;《在官法戒錄》教導胥吏階層——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基層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希望他們“見善而以為法,見不善而以為戒”。
陳宏謀的著作與思想,到了清末民初,在知識圈廣為流傳,其地位與思想家顧炎武旗鼓相當;到了20世紀后半葉,陳宏謀思想在世界哲學之林也有一席之地。如新加坡廉政建設的理論根基就來源于陳宏謀;21世紀初,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教授羅威廉專門出版《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紀中國的精英意識》一書,以推介陳宏謀的思想。
行文至此,今人可扳起手指頭細數,而后試問:亦官亦學,兩者皆高屋“見頂”,如此學者型高官(封疆大吏、內閣宰輔級別),清代誰人可與之媲美?屈指難數也。
謹以此文,紀念這個了不起的清代傳奇大吏陳宏謀。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公眾號ID:zhpctx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