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11月18日,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主辦的“沒骨寄情—蘇國強中國畫作品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隆重開幕。
本次展覽一共展出蘇國強沒骨人物、花鳥、山水畫作品共計120余幅,以及主編、編輯與設計的多項圖書。這些作品是蘇國強關于中國沒骨畫近十年的藝術探索與研究。
嘉賓合影
參加此次展覽的嘉賓包括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以及各大高校與收藏界、媒體界朋友,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展覽開幕式致辭的嘉賓有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賈廣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董占軍、中國畫學會會長田黎明(由蘇睿宣讀)、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盧禹舜致辭,畫家蘇國強致答謝詞,最后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院長劉寧主持。
該展內容豐富,正如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賈廣建院長在致辭中強調,蘇國強在傳統沒骨花鳥畫法的基礎上,不斷與新的題材相結合,大大拓寬沒骨畫題材。不僅表現甘南少數民族人物題材,還有生活中現實中的題材作品。如表現課堂上的一些青年學子,以及日常中的瓜果蔬菜。他把傳統沒骨畫的概念,進行了非常有意的拓展,使沒骨畫的表現力,遠遠超過傳統的概念。
同時,盧禹舜院長在致辭中強調,該展題材豐富,形式多樣。他是一位喜歡傳統,熱愛生活,并且在實踐中勇于創新和創造的藝術家。他對傳統有深入的研究與理解,把握與認識?;竟υ鷮?,傳統功力深厚,對優秀民族文化傳統,喜歡熱愛,在作品中體現尤為充分。同時,他是一位熱愛生活的藝術家,他所表現的內容,都是身邊的事,身邊的人,和生活息息相關。他是有感而發,受到時代和生活感染,所以他的作品有溫度。作品很感染人,很打動人。同時,他是一位富有創新與創造的藝術家。每件從作品制作精良當中,區別于歷史,區別于古人,區別于同道,區別于彼此,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特征。同時,他也在努力的超越自我當中,更好的成就個人,更好的實現社會價值。
中國畫學會會長田黎明,在致辭中強調,蘇國強沒骨人物畫以扎實的基本功追尋造型意象,體味筆墨的生發與色彩的清雅。正如諸多老師評語一樣,蘇國強在沒骨畫研究上朔敦煌石窟壁畫,對傳統沒骨畫深入體悟其文脈,堅持把沒骨的方式放到生活中來感知,深入勞動者把寫生感受與沒骨方式的融匯,讓生活的真善之美煥發出沒骨畫的新體驗。這使蘇國強的沒骨畫浸透著渾厚沉郁之美,人物形態與整體感生發出山巒般的沉厚與光芒,蘇國強把這種筆墨感知已將沒骨方式轉化為清曠而凈澈,純厚而勁健的畫面語言,開拓出蘇國強沒骨畫的新畫風。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董占軍院長致辭中談到,蘇國強作為教師,他在教學中,他為人師表、身體力行,經常給學生做寫生教學示范,深受學生喜愛。展覽許多人物與花卉作品,就是來自蘇國強在課堂教學中的寫生。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對于中國畫的思考,對于教學的思考。對于中國畫傳承與發展的深度思考。
該展一共展出蘇國強人物、山水、花鳥一百二十余件沒骨畫作品,是畫家蘇國強先生近十年關于中國沒骨畫的藝術探索。他以一顆平靜之心,在古與今、中與外中逍遙自在地尋找著屬于自身語言特征的表現。表達著自身與他人之間的精神與心靈的溝通,傳遞出內心深處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形與神的處理上更強調了神韻的再現。這一點也許更趨向于中國人寫生的文化特質,畫為心聲。寫心靈之境,述精神之魂。
從展覽的作品中,體現出蘇國強在思考在如何很好的繼承傳統沒骨畫的同時,結合生活,結合時代,創造出具有藝術高度,有獨特風格的中國沒骨畫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