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16日,毛主席給各中央局、省地市區縣委及人民政府各部門黨組下達了一個批示,他要求“必須重視人民的來信,要給人民來信以恰當的處理,滿足群眾的正當要求,不要采取掉以輕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義態度。”
就在這個批示下達三個月后,毛主席的秘書田家英就因為沒有重視群眾來信,受到了毛主席的嚴厲批評。
那是1951年8月,北京石景山發電廠的一個干部給毛主席寫信,反映工人工資比較低,物價上漲,生活困難的問題,希望中央能及時出臺政策,調整工資制度。
田家英收到這封信后,理應及時轉給毛主席,但不知為什么他卻耽誤了。
不久之后,林伯渠同志到石景山視察,他發現了工人們的困難,還聽說他們給毛主席寫了信,但沒有得到回應。林伯渠回去后,和毛主席談起此事,毛主席就讓人去查有沒有收到信,結果真的找到了。
毛主席拿到信后,生氣地批評田家英:“你的工作就是向我反映工人、農民的情況。這么重要的信,你壓了這么久都不送給我,這是對工人的感情問題,是立場問題。工人的疾苦,是黨最大的問題,怎么能掉以輕心呢?你是不是不想干了,不想干了你就打報告,我再找人……”
毛主席的批評如此嚴厲,田家英一時間吃不消。回去之后他就找到一個同事喝悶酒,席間發牢騷說:“我的事情這么多,這么忙,主席也不體諒我,這樣一件事,就這么批評我。”
田家英酒醒之后,同事安慰他說:“何必發牢騷呢?毛主席批評你,那是愛護你。這件事我們也有責任,你趕快把毛主席的批評給大家傳達一下,讓大家都警惕起來,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田家英此時頭腦已經恢復冷靜,連聲說:“對,對,對。”接著他就給毛主席寫了一封很深刻的檢討。
不久后,毛主席給石景山發電廠的那個干部寫了回信,信中,毛主席表揚他工作負責,關心工人,告訴他中央很快就會出手解決這個問題。后來,北京市委的彭真的同志經過調研,提高了石景山發電廠工人的工資。
毛主席對于群眾來信,從來都是非常重視的,他不僅要求自己身邊的干部對群眾來信給予足夠的重視,他自己對來信的問題也非常關注。
1951年,江蘇、江西的一些地方有農民來信,反映當地出現的血吸蟲問題。他們說:黨領導我們分了土地,翻了身,可是血吸蟲還是要我們的命……他們在信中還附帶了一些感染血吸蟲的患者的照片。
毛主席看到照片后非常動情,立刻批示要各地方政府收集詳細情況,匯報上好。毛主席看了匯報后,立刻指示衛生部派出最好的醫生下去調查研究,提出解決方案。毛主席還要求身邊工作的同志保持對此事的關注,經常性地給衛生部打電話,詢問他們的進展情況。
1958年,經過數年的群策群力,我們終于戰勝了致命的血吸蟲病。毛主席的秘書林克回憶,得知這個消息后,“主席高興得像個小孩,手舞足蹈,一夜無眠。”
在那個因為高興而失眠的夜里,毛主席寫下了著名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在詩的附錄部分,毛主席寫道:“讀6月30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曉,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后來,毛主席還告訴周總理,讓給下鄉的醫生都發了獎金,感謝他們為人民群眾做的好事。
毛主席不僅關注群眾來信,還經常深入基層,掌握更全面的情況。每次他到各地時差,就會找當地的農民、教師、知識分子、演藝界人士了解情況,讓他們給他寫信,把信寄到北京某某信箱,寫上某某收。為了確保能收到信,毛主席還專門對身邊的工作人員交待過,見到這樣的信,誰也不能拆,必須交給徐業夫,由徐業夫交給毛主席本人拆開。
有一次,著名越劇演員紅線女給毛主席寫信,反映她到某地演出時,那里的物價很高,煙酒都漲價了。在參加一次中央會議的時候,毛主席就問:為什么煙酒漲價?當時很多參加會議的同志都不知道這個情況,更不知道毛主席是怎么知道這個情況的。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同志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毛主席是真心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關心普通老百姓的疾苦,他時刻和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系,堅持群眾路線。他是大家學習的楷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