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由中宣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四川省電影局指導,涼山州人民政府主辦的2024第二屆大涼山西昌民族電影周“新生代民族電影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中國電影歷程博物館學術廳舉行。
影旅融合創新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中宣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楊玉飛、涼山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小寧、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中國電影家協會民族電影工作委員會會長馬維干、四川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張德武、四川省文藝志愿者服務中心主任陳曉霖,峨眉電影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斌,涼山州政協副主席肖春,西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宋莉出席大會。大會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譚飛主持。
電影行業專家、各地民族語譯制中心代表、各地優秀放映員、各縣域代表、各州市代表、各企業協會代表、劇組代表參加大會。
作為本屆電影周的重要一環,大會聚焦民族影視產業發展與鏈條完善機制,分析目前影視創作的現狀和難點,深度探討影視作品與文化旅游融合的多元路徑。涼山州以此契機,展露深耕影視產業生態的十足底氣與堅定決心,力促產業鏈上下游的有效對接,加速產業生態優化升級,誠摯邀約四海電影人共赴這場以電影為媒、文化為魂的非凡之旅,攜手擘畫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劉勁演講
在演講中,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劉勁以“民族題材電影的文化魅力與中國審美”為題,生動分享了民族題材電影映射出的中國多元文化、華夏獨特審美的無限魅力;中宣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運營服務部主任鄭力圍繞“民族語譯制電影的意義與發展”,闡述了民族語電影譯制作為文化交流的橋梁,在連接不同語言世界、開闊人民視野和促進民族團結,讓全球觀眾共享電影藝術之美的重要意義;作為本次電影周主會場的創辦人,四川省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就“民族題材電影夢想之地的發展:影旅融合創新”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十屆副主席任仲倫圍繞“新生代民族題材電影創作的全新探索”主題,介紹了新生代民族題材電影如何通過國際化的創新性表達方式,講述具有共情力的故事,在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讓世界各地的觀眾從中找到共鳴,感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感紐帶。
涼山短劇創作基地揭牌
會上,還舉行了涼山短劇內容創作基地成立揭牌儀式,西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石銘、四川省網絡作家協會秘書長王春曉共同為創作基地揭牌。涼山五彩云霞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西航投(成都)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西昌國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江西時刻互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簽署涼山州文化產業影視基金合作協議。作為涼山州首支影視基金,該基金總規模5億元,重點投資電影、電視劇、微短劇、電視綜藝及網絡綜藝等優秀影視作品,旨在大力推動影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涼山州文旅投集團與成都市廣播影視集團簽署影旅共建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共建影視拍攝基地、共創影視精品力作、共辦影旅品牌活動、共享雙方優勢資源四大方面開展合作,推動影視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共贏發展。
《我是龍》分享
此外,以西昌邛海關于龍的傳說為故事起點的原創國漫動畫電影《我是龍》的制片人、出品人馬紅艷現場展示分享了電影創制的幕后故事;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紹奎推介了涼山州影視取景地,提供了更多影視創作素材和靈感。其他與會嘉賓結合涵蓋涼山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新興業態四大元素的“涼山十佳取景地”,提出通過深挖地方文學藝術資源,為電影創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推動地方文化資源與電影產業結合,推進地方文旅產業發展等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