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流轉中,那些實用有價值的、承載悠久歷史的文物,偶被發現后,會被送至博物館,等著好學的我們去參觀學習。但是在很多城市,博物館是比較難預約的,尤其是節假日。即便是我們約上了,每次進去,那里也是人滿為患,尤其是熱門展品更是人擠不過去,想認認真真的去了解一樣展品沒那么容易。
每次被人流擠著幾乎站不住腳的時候,我就想,還不如在書上看,學到的知識多。書可以隨身攜帶,還可以隨時翻看,忘記了還可以復習。在博物館里不僅考眼力還考記憶力,很多次,我們逛過博物館出來,回頭想想我們剛才都看到了啥,很難完整地回憶起來,頂多就是記住幾個名字。過幾天,可能連名字也記不得了。
今年偶爾看到了一本日歷書,叫《故宮日歷》,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特別奉獻的一本日歷書。它就像故宮博物院的一張文化名片,每日介紹一個故宮里的國寶,而且還有高清配圖,對我們研究國寶,了解歷史很有幫助。
而且日歷設計得也相當用心,比如傳統節日及二十四節氣全都是用碑拓集字,多出自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等名家書跡。日歷頁基本上都會留有空白區,方便我們在日后使用過程中記錄計劃。
將《故宮日歷》向后翻,快到最后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幾頁文物索引,在這里,我們可以很快找到文物所在日期。
將書皮拿下來,你會發現這里也很用心,里面居然是一張完整的日歷表,包含1月到12月的完整日歷。
另外,這部日歷書中有關國寶分布的也挺有意思,根據月份分為這12個主題:靈蛇獻瑞、上古瑰寶、晉唐氣韻、盛唐氣象、大宋風雅、宋韻流芳、元明珍賞、明清繁華、清代華章、篳路藍縷、匠心守護、盛世琳瑯。
今年是蛇年,第一月的主題是靈蛇獻瑞,寓意很好。元旦也就是2025年1月1日這天,書中介紹的是春秋時期的青銅蛇,看圖片,可以直觀的看出,這是一條有年代感的青銅蛇,但是其它更多的信息就不知道了。在看了介紹才知道,蛇隨侍西方廣目天王,代表著順,與另外三位天王的法物組成風調雨順之意,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我無意翻到2025年5月25日這一日的時候,我被線條細瘦剛勁的字體吸引住了,細看下面的介紹才知道,這是出自宋徽宗趙佶的《祥龍石圖卷》,趙佶號宣和主人,北宋第8位皇帝,在政治上他不太行,但在樂器書畫上卻頗有建樹。
我真的是越翻越喜歡,想象一下,我們每天翻日歷的時候,都能欣賞到一件國寶,還能順帶了解他們的前世今生,一年下來,我們豈不是要變得相當有文化了。
前幾天還在網上看到一些寶媽在商量,過年給孩子準備什么禮物,既實用又有意義,有人分享玩具有人分享文具,我在看到《故宮日歷》后,我覺得你們可以考慮給孩子入手一本。
對于孩子來說,《故宮日歷》不僅僅是一本日歷,更是一本生動的歷史教材。在日常生活中,他可以通過這本日歷了解到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藝術風格和歷史變遷。
日歷年年有,相信今年的最不同,它將會成為一本你翻完一年后,仍然不舍得丟掉的日歷,值得收藏的日歷。
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一起邂逅《故宮日歷》,開啟一場精彩的文化之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