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戰役是林帥生平比較緊張的一次作戰。戰役決心是必須要迅速拿下錦州,避免兩線作戰,因此對各進攻、阻援部隊林帥是下了死命令的。不巧的是,八縱的將士在關鍵時刻捅了兩個簍子:第一是大家已耳熟能詳的“封鎖機場烏龍”事件;第二則是23師丟失小紫荊山陣地“隱瞞不報”事件。本文的主角韓風就是小荊山陣地失守被撤職的副團長。
網上關于韓風副團長的資料很少,僅有的一些文章也搞錯了62大校韓楓與此韓風的區別。因此,有必要將此兩位的簡歷考證后列出,以正視聽。韓風在1945年已經擔任團級職務,如果不是小紫荊山事件受了影響,妥妥的開國大校資歷。
韓楓:1920年1月23日出生,山東省博興縣湖濱鎮柳橋村人。1938年1月入黨,1938年3月參加八路軍。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濱海軍區班長、指導員、記者、干事、股長、科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濱海軍區第68團政治處主任,濱海軍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1948年7月任華東軍區第23師68團副團長,華東野戰軍兵站部政治處主任,1949年6月任第3野戰軍暨華東軍區后勤司令部軍械部政治部副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任華東軍區后勤部政治部宣傳部長兼文化部長,福建軍區兼十兵團政治部文化部長,1956年任福州軍區炮兵政治部副主任,1973年10月-1983年1月任福州軍區炮兵副政委,1984年5月離職休養。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62年11月晉升大校軍銜,1988年7月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1996年2月2日在福州逝世,享年76歲。
三野儒將韓楓
韓風:遼寧省沈陽市人。1920年8月25日出生,1937年7月入伍。歷任冀熱遼軍區69團參謀長、68團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23師68團副團長;東北野戰軍第45軍134師教導隊教員;第四野戰軍45軍134師401團副團長、團長、師偵察科長;建國后,任54軍134師副參謀長、志愿軍54軍134師副師長;54軍副參謀長、副軍長;1970.4-1978年任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南京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研究部副部長等職。軍銜及離休后情況未查到。
四野驍將韓風
從上述簡歷可以看出,兩人容易混淆的原因都是1920年出生、都擔任過68團(非同一系統)的副團長、都叫韓楓(風)。更因為后一個韓風一次著名的“失誤”,此后異常低調,信息極度匱乏,只能從考證的角度進行還原。
首先來看,這次著名的“丟失小紫荊山陣地”事件。
這件事發生在1948年10月的攻打錦州外圍戰斗。錦州四周有帽兒山、大小紫荊山、罕王殿山等要點,山勢起伏綿延,是這座城的天然屏障。蔣軍范漢杰部利用這些有利地形和日偽留下來的工事,構成了堅固的外圍陣地。小紫荊山距錦州城東約10里,緊靠通往沈陽的鐵路公路旁的一個制高點,路下面是小凌河,它能扼制從東面向錦州城攻擊必經的咽喉要道,敵以一個加強連兵力,既設陣地防守。
東北野戰軍八縱23師68團3營8連,奉命于10月6日佛曉,在師團炮火支援下,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約8時30分攻取了該高地,全殲守敵54師3團2營6連120余人,繳獲了不少武器彈藥,我干部戰士也傷亡80余人。由于各級指揮員思想情敵麻痹,沒有做好反沖擊準備。時至中午時分,一線指揮員副團長韓風見山下炊煙升起,對身邊的副政委杜絕說,"走,下山吃個飯。"
兩人在山下剛端起飯碗,敵人就在11時分,通過飛機、大炮的掩護,乘火車在白果河橋頭下車,以一個營的兵力向我8連陣地實施反沖擊。在陣地指揮的副連長于沛然此時表現得驚慌失措,很快丟掉了陣地。八縱首長想馬上奪回陣地再向東總報告,可國民黨的電臺搶先廣播了“小紫荊山大捷”的消息。
東總首長得知此事,大發脾氣,羅榮桓政委親赴八縱指揮部,嚴厲批評縱隊領導,并責令嚴懲責任人。時任68團團長張峻嵐、副團長韓風、3營教導員均被撤職,副連長于沛然被槍斃。之后,于10日,68團三營又組織部隊向小紫荊山發起攻擊,指戰員懷著復仇心理,死打硬拼,僅用一個多小時奪回陣地,殲敵300余人。
這件事據說還驚動了毛主席,主席專門發電批示:“大軍作戰,軍令應加嚴。”只是宣傳上的負面影響已無法消除,大錯已經鑄成。這件事和機場烏龍事件的后勁不小,直接造成了東總首長對八縱乃至冀熱遼部隊的負面看法。后來,八縱司令員段蘇權以中將資歷僅授少將,與此關系甚大。
團長張峻嵐被撤職后,深感內疚,在隨后的攻錦戰斗中多次帶隊沖鋒在前,10月14日即壯烈犧牲,實在是一個悲劇。張峻嵐生于1901年,河北省遵化縣人,1938年5月,參加八路軍宋時輪縱隊,任游擊大隊大隊長。1941年,張峻嵐被選送去延安抗大學習,1948年任30旅68團副團長,1948年7月升任團長,犧牲時年僅39歲。
副團長韓風被撤職后,被段蘇權專門安排到炊事班當伙夫,用段的原話是,“你不是喜歡吃飯嗎?那就去炊事班好好做飯吧!”這教訓相信足夠使當事人認識深刻。此后,東野部隊"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能丟了陣地"成了基層指揮員的一條鐵律。
此事件對韓風職務和軍銜的后續影響。
雖然不久后,對韓風的處分就取消了,1948年11月東野縱隊改軍時,韓風擔任了68團改稱的45軍134師401團副團長。天津戰役后,更是擔任了該團團長。但之后,韓風就再沒有擔任軍事正職的履歷了。四野南下時,其擔任134師師偵察科長,之后是師副參謀長、副師長,軍副參謀長、副軍長,軍區副司令員。
對軍銜的影響也很大。截至目前,在各種開國大校的名單中只有62大校韓楓,沒有發現54軍韓風的名字。按照其建國后師副參謀長的職務,52評級時大概率是正團級、55中校。未查到其擔任54軍副軍長的具體時間,按照1970年4月擔任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時間推算,大概率是在65年取消軍銜后升任的副軍職。這樣,即使65年前升正師,其最終軍銜大概率會是上校,能二連升的畢竟極少。
韓風雖然不是紅軍干部,但抗戰結束時即是團級干部,資歷并不低。以1946年5月冀熱遼軍區發起的古山戰役時,其所在團的幾名主要干部授銜情況來看,明顯還是落后了:
江洪禮:時仼66團(原66團、68團合編成新66團)團長,建國后仼遼寧省軍區獨立師長——55大校
任榮:時任66團政委,建國曾任武漢軍區副政委——55少將
韓風:時任66團參謀長,建國后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開國上校
劉云輝:時任66團政治處主任,建國后任江西省軍區政委——62大校
功是功、過是過。韓風上校所在的45軍、54軍是打滿全場的部隊,解放戰爭從東三省打到兩廣,抗美援朝、西藏平叛、對印自衛反擊戰仗仗不落。抗美援朝時,韓風率領師先遣隊,是134師最早進入朝鮮的師領導。西藏平叛時,已是副師長的韓風帶電臺和參謀組成師前指,隨先遣隊401團行動。開進途中,韓風坐著小車超前于部隊,遭到匪徒伏擊,司機和警衛員犧牲。幸虧部隊的車隊及時趕到,匪徒趁夜幕逃散,韓風才脫離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