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位極其精彩的抗美援朝二級模范——范永的傳奇故事。較之于戰斗英雄的戰斗故事,模范名單中大都是工兵、鐵路、后勤、衛生等類型的非戰斗人員,他們的故事更加多樣化,有些甚至更加傳奇和精彩。
一、解放戰爭時期就是特等功臣的優秀火車司機長范永
英雄莫問出處,但這位范永在入朝以前,就是大名鼎鼎的鐵道英雄。
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錦州,遼沈戰役拉開了序幕。為了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國民黨方面一面調動關內部隊和沈陽主力增援錦州,一面靠空中優勢瘋狂轟炸我后方運輸線,企圖切斷東野主力的補給。
9月25日晚,在哈爾濱大和旅館208房間內,東野總部、東北鐵路總局首長,接見了時任昂昂溪機務段司機長范永,向他部署了一項特殊而又萬分艱巨的軍運任務。首長們要求,這項任務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因為它關系到整個遼沈戰局的發展。首長們還告訴范永,由于國民黨飛機瘋狂轟炸我運輸線,我方已有8列為前線運送軍火的列車被炸。任務極其艱巨,時間也很緊迫,要趁敵人援軍出動之前完成。
9月28日6時15分,由昂昂溪機務段人事股長穆成斌,司機長范永、司機趙同濟、徐成忠,司爐王玉閣、周憲斌、馬清海、李財、于金龍、段貴榮,昂檢車段的檢車員姬亞卿、佟德林、王希春,昂列運轉車長鄒天余、劉國棟、張尚友等16人組成的包乘組,駕駛著3005次列車帶著特殊的使命出發了。
列車晝伏夜行,還是遇到了敵機的多次轟炸。最驚險的一次,敵機的兩次俯沖在列車后部的一輛車皮上留下了20多個彈孔。全列車共掛有32節車箱,其中有8車是炸藥、22車是各類炮彈。如果不幸被敵機的炸彈擊中,后果不堪設想。危急時刻,鐵路附近的公路上突然出現了許多汽車的燈光,敵機的注意力立即就被吸引過去了。原來是押運的部隊為了掩護他們的安全運行而故意暴露自己,最終有驚無險。
9月29日下午,列車到達阿爾鄉站后,由于前方鐵路被敵人炸毀,列車必須要在此等候。前方的彰武車站被炸得最嚴重,2臺機車被毀,12條線路被炸得只剩下了2條。此時,為了不讓敵機發現列車,整個列車被分散成13處,并用樹枝偽裝機車,從遠處看去,偽裝后的列車就像一小片樹林。
10月1日深夜,列車繼續前行,手握閘把的范永,沉著冷靜地和敵機打起了“游擊戰”,敵機來了,他大閘一搬往那兒一停,冒一股黑煙,然后再往前跑一段路,再冒一股黑煙,飛機看不見列車,光在黑煙那邊轉。終于經過4晝夜的艱苦努力,于10月2日凌晨5時,勝利地將3005次列車安全開進了西阜新車站。火車還未停穩,等待的部隊就蜂擁而上,上千噸彈藥不到30分鐘就卸了個精光。這一列車彈藥,讓東北野戰軍攻打錦州如虎添翼。
為表彰3005次列車為攻克錦州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包乘組全體人員立集體特等功一次,野戰軍贈給包乘組錦旗一面,上寫“贈給:3005次英雄列車”。1949年4月,范永代表全組同志,出席了在西柏坡召開的解放戰爭特等軍功榮獲者群英會。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接見,毛澤東在和范永同志握手時說:“向鐵路工人致敬!”
二、初入朝鮮,險被洪水沖入大海,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1951年4月,昂昂溪機務段司機長范永,奉命駕駛著“鐵牛”75號機車,跨過了鴨綠江。入朝兩個月后的一天,當他牽引軍火列車到達黑橋車站準備折返時,鐵路線突然中斷。當時,有10臺機車“趴窩”在那里,乘務員沒吃沒喝,只能挖野菜充饑,許多人體力不支病倒了。
志愿軍鐵道軍管總局局長黃鐸,臨時交給范永一項特殊任務:限期3天,在平壤成立一個機車站食堂,每天能供100名乘務員吃飯。在糧食、蔬菜極端缺乏的朝鮮戰場上,限定時間又這樣急迫,辦個食堂談何容易!可范永堅定地表示:“請首長放心,拼死也要完成任務!”他連夜乘吉普車趕到百里外的平壤鐵路分局。分局長李蔭芝對他說:“糧菜皆無。我只能給你配個人,叫依文德。”
開國大校李蔭芝
范永在依文德幫助下,號下了三間破舊的空草房。為了籌集食物,他們到高射炮團請求支援。團長讓他們去找志愿軍后勤五分部。他倆翻山越嶺,跋涉60余里路,終于在一片森林里找到了五分部。聽說能提供大米、罐頭和榨菜,范永喜出望外,連忙找來兩輛牛拉的木輪車,裝上15袋大米、20箱罐頭、兩桶榨菜,連夜往回趕。次日凌晨,機車站“草房食堂”開張了,每天都有15臺機車的百余號人前來就餐。機車站成了火線上的“乘務員之家”。
不久,在敵人大規模轟炸中,食堂遭到破壞,被迫遷至大同江一條支流的岸邊。不料,范永在這里感受了一次起死回生的經歷。1951年仲夏的一天清晨,因連日大雨,山洪突發,大同江水急浪高。范永和兩個助手正在木屋里開會,猛然聽到洪水吼叫的恐怖聲,連忙抄起長短槍。只聽“嘩啦”一聲巨響,木屋被沖進急流。情急之中,范永只能抱起一根枕木在洪水中順流而下。
范永抱著枕木時而被卷上浪尖,時而又摔下谷底。正在與洪水搏斗時,猛然看到自己抱著的枕木周圍竟有數條搟面杖粗的毒蛇,正吐著紅芯子企圖竄上枕木。范永忙一邊劃水一邊驅趕著毒蛇,就這樣在洪水中搏斗了4個多小時。
眼看就要到大同江的出海口了,如果被洪水沖入大海那就生存的希望更渺茫了。幸運的是,在入海口處正有我們的志愿軍部隊劃著橡皮船救人,見急流中沖下來一個人,便甩開魚網將他打撈上來。就這樣,初入朝鮮,范永就撿回了一條命。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否則也不會有后來精彩的運喀秋莎故事了。
三、火線運輸價值千金的喀秋莎炮彈,再立殊功
1951年8月,中朝軍隊攻打漢城的戰斗達到白熱化。敵人為了切斷我軍的后方軍火供應,對平壤至板門店的鐵路線進行狂轟濫炸。夜間,敵機在這一帶鐵路上空掛滿照明彈,瘋狂地襲擊我開往前線的軍火列車。
志愿軍鐵路軍管總局決定組建一支“政治突擊隊”,執乘或護送軍列直達三八線,并任命范永為指導員。范永深知責任重大,從安東機務段挑選了62名政治可靠、膽大心細、技術嫻熟的機車司機,飛速趕到位于平壤站南側的大同江橋頭。從此,后方開來的軍火列車都要在大同江橋北停車,由政治突擊隊員接乘或跟車護送到三八線。
8月27日中午,范永接到平壤鐵路分局局長李蔭芝的電話,命令他親自開車,于今天夜間將代號為03、05的特級軍列,先后開到前線的沙里院車站和興幕車站!
16時許,范永被接到平壤鐵路分局所在的一個山洞里。李蔭芝沖著他神秘地一笑,說:“鄧小平同志要見你。他是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團長,今天晚上把03、05列車開上去,就是他的指示。”
吉普車圍繞大駝嶺轉了半圈,停在北側中國大使館的山洞前。正在閱批文件的小平同志,聽到腳步聲抬起頭,笑著說:“快請進來,快請進來!”說著起身向范永伸出雙手:“咱們倆見過面,是1949年召開的解放戰爭功臣英模大會上,我聽過你駕駛3005次秘密列車的事跡報告。咱倆這是第二次握手喲。”
小平同志把范永拉到身邊并肩坐在一起,談話很快進入主題。小平同志說:“你有冒著敵機轟炸掃射把軍火列車開上前線的經驗。今天夜里要你開的這兩趟列車極為重要。在敵機轟炸最猖獗的上半夜,你把03列車開上去。這一列裝的是喀秋莎大炮,打壞一個半個不大要緊。最關鍵的是后半夜,再把05列車開上去。這個列車中有5輛車裝的是喀秋莎炮彈,一發炮彈就價值6兩黃金,5車喀秋莎炮彈價值千金,不能出任何問題!”
小平同志說著站起身來,緊緊握住范永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黨和祖國人民相信你一定能勝利完成任務!”臨別時,再一次握緊范永的手說:“等候你的好消息!”
范永返回平壤機務段,抓緊時間飽餐一頓,帶著3名助手趕到大同江橋北頭,18時25分,等來了03軍列。范永登上機車,亮出李蔭芝的命令,接乘了03列車。
范永操縱著03列車,剛開過大同江橋,就被突然冒出來的敵機“黑寡婦”盯上了,一串串炮彈打在線路上。從大同江橋到前方的鐵路線上空,掛滿了照明彈,每隔4至5公里就有一批“黑寡婦”,在多山夾一溝間掃射、投彈,猶如給03列車設下了無數道“關卡”。
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范永一邊高提手把全速前進,一邊琢磨著對付敵機的良策,并告訴助手依計而行。兩個助手輪流往鍋爐里快投炭、多投炭,另一個助手小開送風器。隨即,機車煙囪冒出大團大團的黑煙,成條狀飄在列車上空,受到山溝里低氣壓的影響,不能很快升空四處飄散,像大塊篷布“苫”在03列車上方,吸引著“黑寡婦”俯沖下來,傾瀉所有的槍彈。這時,范永早已驅車加速前進,沖出幾里之外,把黑煙連同炸彈遠遠地甩在車后。
就這樣,范永一路上變化著速度,不停地使用“冒黑煙”的絕招,躲過了敵機的掃射、轟炸,于22時20分將03列車開進了距三八線40公里的沙里院車站。
一輛吉普車早已等在那里。在返回平壤的公路上,吉普車箭似地向前飛馳。沿途的哨兵早已接到上級清路命令,各種車輛無不待避讓路。剛要接近黑橋車站,突然“轟”地一聲巨響,吉普車翻在路邊。原來是吉普車水箱爆炸。正巧一輛蘇式嘎斯汽車停在近處。司機借過這輛汽車繼續飛奔,終于在23點55分趕到平壤車站。這時,鐵路軍管總局局長黃鐸已立等多時。05列車也緩緩停在了面前。
零點20分,05軍列開過大同江橋。范永十分詫異,為什么天空沒有照明彈,也沒有敵機的轟鳴和掃射聲?原來,為了保護05軍列的絕對安全,志愿軍的幾十架戰斗機早已在朝鮮海峽上空,組成了一道攔截敵機的封鎖線,并同敵機展開了激烈的空戰。
可是,仍有一架狡猾的敵機鉆過空中“封鎖線”,向05列車俯沖掃射。所幸緊靠機車的5車“喀秋莎”炮彈安然無恙。敵機很快被志愿軍的高射炮火趕跑。05列車于清晨5時20分,勝利開進興幕站。
臨近中午,范永剛回到平壤,便接到鐵路軍管總局黨委書記劉居英的祝賀電話,并通知他晚上參加授勛儀式。當晚21時許,范永走進牡丹峰山洞的朝鮮勞動黨會議室,受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楊勇、總政治部主任甘泗琪和朝鮮人民最高委員會委員長樸正愛的接見。甘泗琪主任宣布了志愿軍總部和朝鮮人民最高委員會的決定:給范永記一等功一次,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
范永獲得的朝鮮一級國旗勛章
不久,范永奉調回國,先后去羅馬尼亞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去莫斯科參加蘇聯十月革命節。返回平壤鐵路分局后,被提升為副分局長,直到1954年春天回國。
期間,在1952年秋天,中國人民志愿軍鐵路軍管總局在沈陽召開首屆抗美援朝功臣模范代表大會。210多名代表,都是從援朝鐵路職工中層層選拔出來的功臣和模范。范永以獲得“朝鮮一級國旗勛章”、“二級戰士榮譽勛章”、兩次大功的榮譽出席大會,并在這次大會上榮獲“一等功臣”、“二級模范”兩項稱號。
1982年1月,年近60歲的范永被任命為大連鐵路分局工會第二主席,這是他擔任的最后一個職務。離開工作崗位后,老英雄繼續發揮余熱,時常應邀講述那段他曾經歷過的事情。許多人敬佩他,贊美他,而他卻說:“我其實就是一個給軍隊開火車的鐵路工人!每一位戰士都比我值得稱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