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職場人,除了少數幾個給自己打工的以外,沒有一個人喜歡上班。
有一個算一個,平常見了面,幾乎人人都頂著一張“上班臉”。甭管聊到多么有趣的話題,多少都帶著一些疲憊感。只有在假期里,才算活過來了。但只要一提到上班,好不容易出來的紅潤生氣,也會瞬間消失:哪壺不開提哪壺,干嘛這么掃興!
問過很多人,都想過什么時候能夠停下來。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自己啥也不用管,好好歇一歇。但如果你真的叫他停下來,卻又似乎沒法停。
人在職場,似乎只能是奔跑不停。
有的認為自己不能停。平凡打工人,不具備停下來的條件。一旦停下,就像不少人講的那樣,手停口停。即使沒那么夸張,再怎么能夠維持,停下來還是會影響到生活的消費水平。特別是人到中年的職場人,肩上的擔子重到沒法停。一家子老老小小,難不成真的停下來啃老?有得給你啃,就算不錯了。再多想想,更多的負擔,似乎一眼看不到頭。所謂的消費降級,自己降下來可以無所謂,但家里的吞金獸可不行。
有的則是不敢停。物質上,似乎沒有那么大的負擔。更多地,是來自心里的感受。或者說,一種對停滯的恐懼。不錯,停下來之后,就可以啥也不管,啥也不干,好好歇一歇。但正因為啥也不管啥也不做,也就啥也不操心,人的狀態就變了。
不操心,不好么?
各人有各人的答案。但至少,不操心,不一定就很好。很多東西,都是用進廢退。當你每天沉浸在一些信息中的時候,可以很敏銳地抓到其中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對自己工作的影響,等等。一旦停下來,啥也不操心了。對這些東西不觸碰,不思考。不用想著這個產品,那個業務,對它們的敏銳度,往往就會下降。換句話說,反應速度上,會變得遲鈍。
這種遲鈍,有時會讓人感到恐懼。散漫的時間長了,你會覺得,自己的整個人,也會變得有點散。無法集中思考一些東西,腦袋有點空空的。暫時歇一歇,可以讓自己喘口氣。但停的時間長了,人就鈍了。
職場是一場馬拉松。當我們成年,成為一個世人眼中的大人,就不得不擔負責任,不僅僅是旁人的期望,也是自己對自己的期許。除非誰可以保證,以后,永遠都不需要再進入競爭狀態,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否則,我們總是要工作,總是要承擔一點東西。
當然,上班不等于工作,工作不等于上班。但一個有點約束的環境,會幫助我們更加自律。責任感逼著我們去往前奔跑。一旦停下來,肌肉萎縮,想要拾回速度,沒那么容易。芥菜樹下看,更好的方式,或許是調整節奏,而不是干脆停擺。
不管怎么樣,都是要做一點事情,動一點腦子,讓自己運轉得更好。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