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前,白崇禧向蔣介石撒了彌天大謊,謊稱紅軍在1934年11月18日就進攻了桂北咽喉要地——龍虎關。而實際上,此時的紅軍距離道縣還有4天的路程,要到達龍虎關,所需時間在6天以上。18日,哪里來的紅軍能飛到龍虎關下與桂軍作戰呢?實際上,這是白崇禧向蔣介石撒的一個彌天大謊。因為有往來電文,讓后來有些史家也不辨真偽,以訛傳訛,說什么紅軍佯攻龍虎關調動桂軍主力南移云云。
一、撒謊事件的歷史背景
先簡單介紹以下背景情況。龍虎關,又名鎮峽關、桂門關、厲門,位于廣西桂林市恭城縣龍虎鄉,與湖南省江永縣交界。屬于五嶺之一的都龐嶺。是湘桂的重要通道之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1年,恭城縣民團副司令吳錦源奉命駐防龍虎關,在距龍虎關東北一公里之獅子嶺和塞水嶺之嶺頂,各建立碉堡一座,在兩嶺北面腳下峽口處,建立關門一座,并親筆題名“桂門關”于門端,以此為湘桂兩省省界。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11月下旬抵達湘桂邊界地域。之前,蔣介石為了讓桂系賣力圍剿紅軍,給出了要槍給槍、要錢給錢的承諾,并且直接給了桂系兩個軍3個月的開拔費100萬元。在蔣介石恩威并用的指揮下,李宗仁、白崇禧把桂系的軍隊全部調到了桂北邊境,以第15軍控制灌陽、全縣湘江一線地帶。以第7軍控制興安、恭城防止紅軍竄入廣西腹地。白崇禧坐陣桂林指揮。桂系已經在湘江部署嚴密的防線。
但是,桂系手里只有兩個軍6個師的兵力,中央紅軍以十萬之眾卷土而來,正面硬剛肯定是兩敗俱傷、魚死網破。民國的軍閥都是以保存實力、保境安民著稱的,李宗仁、白崇禧肯定不愿意和紅軍兩敗俱傷。恰好這時,桂系的內線——已經在南京政府參贊軍務的王建平發來急電,“蔣介石意決采用楊永泰一舉除三害之毒計,壓迫紅軍進入兩廣腹地;預計兩廣兵力不足應付,自不能抗拒中央軍大舉進入。如此則一舉而三害俱除,消滅了蔣的心腹大患。”白崇禧讀完此電,直呼好毒辣的計策,思量再三,得出了“無匪無我”的結論,下決心改變軍事部署。
二、撒謊事件的過程
1934年11月20日,李宗仁在白崇禧的謀劃下,直接給蔣介石發電報(見下圖,歷史上這是一封著名的電報。)稱紅軍分進,富川、賀州一線同時吃緊,請求將桂軍主力調往恭城一帶。22日,蔣介石復電同意,桂軍即刻南撤。15軍完全撤出了之前布防的興安全州一線,防守桂北四關(清水關、高木關、永安關、雷口關)的部隊也盡數撤走。國民黨軍第四道封鎖線——湘江防線正面出現大空隙,形成了對紅軍渡過湘江極為有利的態勢。
白崇禧想撤退要找理由呀,不能說大敵當前我直接跑了,那是要軍法從事的,于是他就謊稱紅軍進攻了龍虎關,桂軍主力需要回防廣西腹地。隨時后來紅軍確實攻擊過龍虎關,但已經是11月26日,在11月18日紅軍還在臨武,19日傍晚才攻占的藍山縣城,距離龍虎關還有非常大距離差。見下圖。
一直到了11月22日拂曉,紅軍先鋒紅一軍團二師四團才奔襲道縣成功,這里到龍虎關最少還要兩天時間。實際上,紅軍的左翼部隊,紅八、紅九軍團是在11月24日才占領了江華縣城(據《紅星報》文章),占領永明(現江永縣)的時間是11月29日上午10時(據《林偉日記》)。
有沒有可能是小股偵察部隊提前行動?劉忠是紅一軍團的偵察科長,他所帶領的偵察分隊應該是全軍靠前的,根據他的回憶錄,他所擔負的職責主要在于湘江正面防線,其于11月25日才渡過湘江,偵察全州情況,從地圖距離看,從藍山到全州的距離和到龍虎關相仿,所以偵察部隊也不可能在11月18日進攻龍虎關。這就是白崇禧對蔣介石撒的一個彌天大謊。白崇禧的幕僚劉斐多年后在《圍堵紅軍長征親歷記》書中撰文,也說紅軍沒有進攻龍虎關。
在研史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湘江戰役的史料是很混亂的,比如,在目前關于湘江戰役的書籍文章中,常常可見這樣一段話“11月18日 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廣西賀縣白芒營、恭城龍虎關分別與桂軍交戰。20日,紅九軍團逼近江華,于21日,攻占江華縣城,并派出兩個團兵力攻打龍虎關。”對不起,這些時間和內容沒有一個是正確的。前一句受了白崇禧假電文的影響,后一句似乎混淆了舊歷和新歷的時間,1934年11月27日是舊歷10月21日。很多老紅軍的回憶錄也有此混淆。
三、龍虎關到底發生了戰斗沒有
首先沒有佯攻龍虎關,但龍虎關確實發生了戰斗。據有關史料記載,11月26日紅九軍團進攻龍虎關,與桂軍十九師和平樂區民團特后隊第二、三兩個聯隊展開激戰。這個事件得到了桂軍記載史料的佐證。在《桂系空軍參加桂北兩次剿共記》記載,“25日,第七軍在龍虎關予來襲之匪以迎頭痛擊之役,我空軍曾奮勇參戰。”此時,紅軍進攻龍虎關的目的,應是配合三峰山(位置如上圖所示)奪隘作戰。
根據11月25日17時,朱德給各軍團發出的電令:“八軍團應協同九軍團之第九團占領永明城。如不能占領永明城時,則從北繞道進至武村、程義家地域,其先頭部隊應進占三峰山隘口。第九團則仍留水永明附近,以保證九軍團主力繼續通過永明地域。”同日,紅八軍團進入江永,在甘益、大路下龍母廟一帶宿營。26日,紅八軍團兵分兩路,一路在龍母廟警戒牛頭坳和永明縣城,一路經北嶺、大遠村到達大溪源,為主力部隊進攻三峰山掃清障礙。
同時,紅九軍團也分兩路進入江永。一路從江華羅坪村,經魯子田村、黃泥鋪、白水、車頭,回崗、西村、到達杉木沖、瓦扎灣、橋頭壩一帶宿營。另一路從梳山村、大同、利田、車頭、三元宮村進入縣城。目前,能掌握的史料就是這些,具體日期略有出入,但部隊番號和過程基本沒有大的出入了。
四、歷史的遺憾——截獲了電報沒有做出反應
11月24日22時30分,我野戰司令部致電一、三、五、八、九軍團,羅邁、葉劍英:甲、何鍵二十三日命令:一、情況:我軍大部在寧遠、道縣刻與第三、四兩路對戰中,我軍一部已進富川,我一、九軍團在龍虎關與敵激戰,桂敵主力已移向恭城方向。二、判斷:我軍以一部佯攻龍虎關,吸引桂軍主力東移,以大部沿我六軍團原路向西突竄。三、決心以不失時機向我追擊,鞏固湘水上游防線,協同桂軍防堵。四、部署:⑴三、四路速擊破當前之我軍,而追擊之。⑵第二路克日集結東安附近,與第一路連合并抽出一部開赴城步,沿某某廟、某某水、下某水、橋頭寨、梧林口、長安營之線,趕筑工事,扼要構成據點堵擊。⑶第一路沿湘水上游延伸至全州之線,與桂軍聯絡,堵我西進。⑷第五路由嘉、藍向我追擊,隨三、四兩路之進展,連絡策應,并與桂軍連絡。
以上確系紅軍的破譯電文,因為站在上帝視角,何健電原文現在已經可以查到,其中“第二路克日集結東安附近,與第一路連合并抽出一部開赴城步,沿唐家園、白毛坪、下平水、橋頭寨、桃林、丹口、長安營之線。”紅軍從截獲的電文中,應該已確知湘江正面已無桂軍主力,為何沒有及時做出反應,命令先鋒紅二師及時搶占全州,獲取這個搶渡湘江最重要的支撐點,留下了歷史的遺憾。
實際上,這個時間比紅一軍團偵察科長劉忠偵察得知全州沒有桂軍主力,返回湘江東岸匯報的時間11月27日上午,整整提前了兩天半。而紅五團也確實先于補防的湘軍主力到達了全州城下,只是陰差陽錯,在等待攻擊命令的過程中,錯過了搶占全州的最好時機。最終,英勇的中央紅軍不得已在湘江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損兵折將才突圍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