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長貴是何許人?知道這個名字的讀者或許很少,我就簡單的先介紹一下他是誰?
閻長貴是釣魚臺11號樓的首任機要秘書,這11號樓居住的人是偉人的妻子,他也是11號樓里面學歷最高的一個。他當時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人大這個學歷在現在也是一個金字招牌,更別說是在60年代了。
閻長貴在11號樓擔任秘書的時間很短,從開始到結束,也就剛還是一年的時間(1967年1月——1968年1月)。
因為這兩個人,讓他失去了秘書的身份
其實要說來,閻長貴還挺冤枉了,他本身是沒有犯什么錯誤,而且工作上也是盡職盡責。那么,他為何會在一夜之間從釣魚臺11號樓,搬去了秦城監獄呢?
是因為和這兩個人有關。
關鋒
閻長貴從人大畢業后,進入到紅旗雜志社工作,他被分配到哲學組。當時,這個小組的組長正是關鋒。和閻長貴這個正經科班出身的人比起來,關鋒在哲學上的研究是野路子出身,因此,對于這個新來的員工,關鋒是格外的照顧。
在外人看來,閻長貴就是屬于關鋒的老師。
戚本禹
在工作當中,有一段時間,閻長貴的直屬領導是戚本禹,而且戚大帥對他的印象特別好。
1967年,11號樓挑選首任機要秘書的時候,其實最開始相中的是戚本禹。但是呢,戚本禹知道在11號樓的工作不好做,因此也就婉言謝絕了。
在謝絕以后,戚本禹同時把閻長貴給推薦了出去。在外人看來,閻長貴之所以能順利進入11號樓,當秘書就是因為有戚本禹的推薦。
關鋒,是閻長貴的老師;戚本禹,是閻長貴的推薦人。
即使在閻長貴自己看來,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屬于任何一方,但是,在外人看來,他就是屬于關鋒和戚本禹那一個圈子里的人,已經是和關鋒和戚本禹捆綁在一起了。因此,在1968年這一年,戚本禹和關鋒被轉去了秦城監獄的時候,閻長貴的命運也早就已經注定了。
在職場上,任何人都是很難獨善其身的。
1968年,這一年的1月9號,這一天的上午,閻長貴被要求移交工作。
當天晚上的八點左右,他被要求搬出了在11號樓的宿舍,然后被送到了警衛連連部,住進了該連部的一間房子里。
1月24號這一天晚上,在兩個戰士的押送之下,閻長貴坐上了開往秦城監獄的車子。
也是在這一晚,他八年的監獄生活正式開始了。
八年監獄生活
閻長貴被送到秦城監獄的時候很突兀,甚至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告別,也來不及收拾自己的衣物,連夜就被送去了監獄。
那時候,他的妻兒正好也在北京。
1968年1月24號,這一天晚上,閻長貴去了秦城監獄,他的妻兒當晚也被送去了招待所軟禁了(北京東郊通縣的空軍某機場)。
后來,閻長貴的妻子再三要求,這才把他們送回了山東老家。
和妻兒的境遇比起來,閻長貴在秦城監獄的境遇就不是很好了。
自打踏進秦城監獄的大門,閻長貴就沒有了名字,取而代之的是6820這個編號,意思就是1968年第2十個進來的犯人。在正式進入牢房之前,管理員首先把他帶進了一個屋子,在這個屋子里,管理員對他全身做了搜查,比如鞋帶,皮帶這些不適合帶進牢房的個人用品,通通都要收走,登記在冊,等出來的時候再發放給他。
搜查結束以后,就給他發了一套黑色的囚衣。隨后,閆長貴就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牢獄生活。
這八年的牢獄生活里,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孤獨。
原本以為進去以后,他將會面對頻繁的提審,哪知道他進去以后,似乎一下子就被這個世界給忘記了,沒有人來提審他,也沒有人來過問他的事情。他就像一個被世界遺忘的人,在那15平方米的牢房里面,整天無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什么,就連時光進入牢房都變漫長了。
一個人無聊的日子里面,他只能以自言自語的方式來打發這漫長的時光。
如果說度日如年,是對時光漫長最深的體會,那此時的閻長貴,可以用度秒如年來形容了。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人是群居動物,是要和人接觸的,而此刻的他,仿佛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人類。他在想,此時此刻,哪怕讓他干什么臟活累活都是一種幸福。
到了1969年,這一年召開了九大以后,閻長貴在監獄里面的日子才有了些許的改善,也是在這一年,管理員給了他一份《人民日報》和一本《紅旗》雜志。
有了文字,對于這個讀書人來說,日子就變得沒有那么漫長了。
雖然給他的報紙和雜志,他反反復復看了很多遍,但是有了文字的陪伴,日子也不是那么枯燥了。沒過多久,管理員又把之前沒收他的一些書籍還給了他,這對閻長貴來說可是太好了。他又有了新的文字,可以閱讀這時光的漫長,日子就變得沒有那么無聊了。
在監獄的那段時間,有的文章他甚至看了不下于100遍,以至于到了晚年,對那些文章的記憶還很深刻,就連標點符號都難以忘記。
時間很快來到1975年,這一年的5月22號,專案組突然來到了秦城,他們告訴閻長貴一個消息,決定讓他走出監獄,但是要送到湖南的某個國營農場接受勞動。這個消息對于閻長貴來講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于他而言,他終于可以走出監獄,走出這方寸之間的孤獨了。
只要是能和人打交道,對他來說那都是好消息。
于是乎,他來到了湖南的西洞庭農場,在這里開啟了自己五年的農場生活。
1979年的九月,閻長貴的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組織上決定恢復他的工作,把他調回北京,安排在原來的老單位《紅旗》雜志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