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能當什么軍官?——師長。
一代名將李天佑,16歲當連長、19歲當團長,年僅20就當了師長,先后七次負傷,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李天佑還是“萬歲軍”38軍的首任軍長,那時的他不過34歲。
抗戰(zhàn)時期,他率先打響破除“恐日”第一槍,擔任主攻,奮勇殲敵,重創(chuàng)日本“鋼軍”第五師團。
解放戰(zhàn)爭,他率部三下江南,兩戰(zhàn)四平,在遼西全殲廖耀湘兵團,又在天津俘虜了陳長捷。
建國后,李天佑回到廣西老家平定匪患;還曾參與了抗美援越。
“不許英雄見白頭”,1970年,年僅56歲的李天佑因病去世,夫人杜啟遠哀嘆:“他連去世都比別人早!”
彭老總的肯定:你年紀輕輕,打仗的本事可不小!
“我做夢都想入黨!沒有黨的教育,我們就不會懂干革命的道理,就會永遠做牛做馬做奴隸!”1929年百色起義前夕,只有15歲的李天佑,在張云逸的影響下成為了一名黨員。
當時,蔣軍進逼南寧,情況十分危急,張云逸領(lǐng)導(dǎo)的教導(dǎo)總隊有些學(xué)員鬧著要走。
“愿意繼續(xù)革命的,站到我左邊;硬是要走的, 站到我右邊!”張云逸話音剛落,李天佑就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左側(cè)。
10月28日,剛宣布入黨沒幾天的李天佑就成了排長。
跟隨部隊到百色后,三大隊大隊長熊鎬生變。
熊鎬手下足有1000多人,要是不解決他,起義會有大麻煩。
張云逸設(shè)下“鴻門宴”,以喝酒為名,請熊鎬前來做客。
熊鎬有恃無恐的入了席,剛坐下,就感覺到腰間一陣生疼。
原來,李天佑將駁殼槍頂?shù)搅诵苕€的腰眼上。
熊鎬就這樣被卸了兵權(quán),他的三大隊也立刻被張云逸控制。
12月11日清晨,百色起義爆發(fā),紅七軍正式成立,張云逸任軍長,李天佑是特務(wù)連副連長。
很快,李天佑將會遭遇人生中的第一場硬仗。
1930年2月上旬, 桂系師長李琪率4000多兵力猛撲隆安,準備跟剛成立的紅七軍決一死戰(zhàn)。
李琪兵多將廣,裝備精良,7日拂曉就占領(lǐng)了隆安城外的制高點:筋斗嶺。
紅七軍,隨時有被包圍的風(fēng)險。
“去,你帶特務(wù)連,把筋斗嶺給我奪回來!”在張云逸的命令下,李天佑挑選了幾十名精銳,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從下往上猛打猛沖,片刻就接近山頂。
此時,居高臨下的敵人展開瘋狂射擊,一顆突如其來的流彈,正中李天佑的左腳,打出了貫穿傷。
李天佑站立不穩(wěn), 一下子從半山腰上滾了下來,摔成重傷。
李天佑入院后,軍首長親自前去看望,指著他對院長說:“你知道嗎? 這名傷員叫李天佑。百色起義前, 熊鎬就是他用槍頂死的。這個‘小老虎’連長打仗勇敢。在隆安戰(zhàn)斗中, 他帶特務(wù)連把敵人消滅了不少, 部隊才順利離開了隆安。”
說到這里, 首長拍了拍李天佑的肩膀, 說: “不簡單哪!你打仗勇敢,希望好好養(yǎng)傷,努力提高自己。我相信, 將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智勇雙全的紅軍指揮員。”
在后來的戰(zhàn)斗中,李天佑是越戰(zhàn)越勇。
東方軍入閩作戰(zhàn),李天佑用一個團消滅了國民黨的一個主力團,彭老總?cè)滩蛔≠潎@:“小鬼,別看你年紀輕輕的,指揮打仗可真有本事!”
第五次反“圍剿”的高虎腦戰(zhàn)斗中,面對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的瘋狂進攻,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李天佑依然堅守陣地三天三夜,擊退了敵人 9 次大的沖擊,直到接到命令才撤離戰(zhàn)場。
長征途中,他和鐘赤兵,先后突破了敵軍的3道封鎖線,為軍團主力打開了通道。
湘江之戰(zhàn),他以2 個團的兵力,在廣西灌陽擋住了國民黨軍2個師,苦戰(zhàn)3天3夜,完成了任務(wù),從左翼掩護中央機關(guān)縱隊渡過湘江。
李天佑15歲當排長,16歲當連長,19歲當團長,20歲當師長,這些榮耀,都是他在腥風(fēng)血雨中拿著性命拼出來的。
首戰(zhàn)平型關(guān),威名天下傳!
真正讓李天佑名聲大噪的,是抗戰(zhàn)時期的平型關(guān)大捷。
盧溝橋事變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李天佑是115五師343旅686團團長。
楊勇是副團長,參謀長是彭雄。
在當時,“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謠言四起,必須用一場漂亮的戰(zhàn)役來擊碎“恐日病”。
師長把主攻任務(wù)交給了686團,命令李天佑率部在平型關(guān)西側(cè)的山坡上伏擊日軍。
1937年9月25日7時許,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的100多輛卡車和200多輛輜重車,進入了八路軍的伏擊圈。
在興莊至老爺廟一帶,公路上泥漿滿布,很不好走。
日軍的幾百輛汽車暫時停了下來,后面的隊伍還在往前擠, 人、馬、車擁擠到一塊,真是一個開火的好時機。
確認日軍全部進入包圍后,李天佑抓起聽筒, 對一營下達指令:“攻擊開始,打!”
跟鬼子硬碰硬的較量,終于來了。
手榴彈、機槍、迫擊炮的響聲攪成一團。
正打得起勁,通訊員傳來消息:“李團長,師長叫你過去一趟!”
李天佑馬不停蹄的沖到了師部指揮所,只見師長正拿著望遠鏡,觀望戰(zhàn)況。
師長緩緩開口,對李天佑說: “看到嗎?敵人很頑強。”
“公路上的敵人正在搶占地形和利用汽車頑抗。我們現(xiàn)在包圍了敵人一個旅團, 有4000多人, 大塊不好吃掉, 必須把它切成幾段。你們一定要沖過公路, 把公路上的敵人切成幾段, 并以一個營搶占老爺廟。拿下這個制高點, 我們就可居高臨下, 把敵人消滅在溝里…”
李天佑重返團部時,日軍的小股部隊已經(jīng)憑著機動優(yōu)勢,搶先進入了老爺廟。
不過,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還在公路上死死掙扎。
李天佑命令3營官兵,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老爺廟。
巨大的沖殺聲震撼山谷, 戰(zhàn)士們勇猛地向公路沖去。
敵軍的裝備畢竟比我們精良,還有老爺廟上的敵軍不斷放冷槍,3營打得十分艱難。
尤其是9連,干部幾乎全部犧牲,剩下的十幾個士兵,個個身負重傷。
就連3營長,都已經(jīng)奄奄一息。
整個686團的傷亡還在增加,李天佑咬緊牙關(guān)下令:“三營長,不要怕傷亡!沖,繼續(xù)沖!沖上公路就好啦! ”
3營打得最為艱難之際,援兵終于來了。
687團2營在師部的命令下,“全力配合,奪取老爺廟,截斷日軍向外突圍”。
我軍兩個營拼死奪下了老爺廟制高點,戰(zhàn)局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拿下老爺廟后,山溝里的日軍成了甕中之鱉,毫無招架之力。
不可一世的日軍板垣師團,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囂張氣焰。
打仗爭先的虎將,就連去世也要在前面
在全面抗戰(zhàn)的8年中,有6年李天佑是“消失”的,平型關(guān)大捷后,再也沒有了他領(lǐng)兵殺敵的消息。
原來,李天佑舊疾復(fù)發(fā),身體完全垮掉,無法繼續(xù)作戰(zhàn)。
在共產(chǎn)國際的安排下,他于1939年去了蘇聯(lián)養(yǎng)病。
1944年3月,他剛剛輾轉(zhuǎn)回國抵達延安,就得到毛主席百忙中接見,并稱贊他:“能讓楊勇當你副手,真不簡單!先熟悉熟悉延安,有你用武之地!”
很快,勇猛善戰(zhàn)的李天佑又上了戰(zhàn)場。
1947年,李天佑調(diào)任東北民主聯(lián)軍1縱司令。
1縱是從平型關(guān)大捷走來的部隊,對于李天佑而說也算是“回家”了。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放四平。
老人們常說:“東北這地兒, 打仗打得最慘烈的就算是四平了。四平、四平, 打了四次才平啊!”
在李天佑接手之前,我軍已經(jīng)兩攻四平,結(jié)果都不盡人意。
三戰(zhàn)四平時,李天佑率部與敵軍鏖戰(zhàn)10天激戰(zhàn), 拿下了四平街西面, 殲敵6000多人。
蔣介石緊急抽調(diào)10個師,向四平增援。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軍只能先行撤退。
首長和李天佑都作了自我批評,他們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再戰(zhàn)四平。
1948年3月初,四戰(zhàn)四平的戰(zhàn)斗即將打響,李天佑再一次擔任攻城總指揮。
他總結(jié)經(jīng)驗,選擇多點突擊的方式,精挑細選幾個突破口,親臨城下主攻。
李天佑一聲令下:“立即進攻!”
各方突擊隊如潮水般向四平城方向打去,戰(zhàn)況和預(yù)想的一樣,一支支突擊隊先后成功攻入城內(nèi),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只用23個小時,我軍徹底拿下四平,全殲守城敵軍。
戰(zhàn)功赫赫的李天佑,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在后來的援越抗美中做了突出貢獻。
只可惜,1970年李天佑就因病逝世了,享年56歲。
回首李天佑的一生,入黨、當軍官、作戰(zhàn),什么事都沖在最前面,妻子杜啟遠不禁哀嘆:“他連去世都比別人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