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一年級學到“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單元,如果孩子以前沒有接觸過會有些難度,但不要著急,孩子總會混亂一段時間。如果為了圖快胡亂借用一些方法,只會增加孩子的理解負擔,孩子哭,家長惱。
我以前犯過該類錯誤,聽說“湊十法”很流行,也嘗試讓孩子使用口訣,他根本無法理解。
像“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減1湊10得數”等,孩子一頭霧水,為什么看大數?怎么分小數?怎么湊十?
即使會分小數了,也常常把兩個數字的位置寫錯,湊不成十,還是不會算。用圖示的方法會填空,也無法應用,只會看著題目發呆。
因為口訣對孩子來說太抽象,所以總是學不明白。
后來用實物演示,又看動畫片,才真正搞懂湊十法,達到看算式會應用也不出錯的效果。
理解的好處就是頭腦清爽、心情愉快、正確率高。
所以一定不要迷信什么口訣,讓孩子理解底邏輯,了解來龍去脈更重要,至少普娃如此。
一年級數學課本的三個方法
翻看一年級數學課本,并沒有上來就講“湊十法”,而是循循善誘,循序漸進,介紹了包括湊十法在內的3個方法,非常清晰具體,完全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孩子不會計算或出錯太多,一定要先吃透課本知識。
第一個方法,點數法
就是一個一個點數,這是孩子在前面已經熟練掌握的方法。
箱子里有9盒,箱子外面有4盒,先數箱子里面再數箱子外面,從1數到13,一共是13盒。
點數無需計算即可知總數,是基礎。但如果數量太多,這個方法就太費時間了,還要學更簡便的方法。
第二個方法,接數法
就是從已知數的后面接著數,數的后面是哪個數字,這一知識在前面已經學習過。
已知箱子里是9盒,不再一個一個點數,而是以9為起點,9的后面是10,箱子外面從10數到13,也是13盒。
這個方法省去了數前面多個數字的麻煩,但效率還不是太高,繼續尋找新方法。
第三個方法,湊十法
就是把其中一個數進行拆分,和另一個數湊成10,再加上剩余的數。可以拆分大數,也可以拆分小數,不必拘泥于一種模式。
這就用到孩子們以前學過的數的分合知識了,9和1組成10,4可以分成1和3,4分出來的1和9先湊成10,再加上剩余的3,就是13。
如果直接給孩子講湊十法,還是有些抽象,要用具體實物演示,孩子才能恍然大悟。
箱子里面有9盒,從箱子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面,就是10盒,箱子外面剩下了3盒,接數法數出來是13,計算法10+3=13,一目了然。
可以找不同類型的實物演示,數牛奶、數小棒、數水果、數鉛筆、數玩具,都是好辦法,既讓孩子理解湊十法,又讓孩子知道學習湊十法在生活中也能應用,激發學習熱情。
還要讓孩子會看圖圈畫,在課本上有例題和練習,也是可能會考查的內容。
用圈、三角、方框等不同的符號,或者用水果、樹葉、卡通等不同的圖像都可以,讓孩子的理解力從實物遷移到圖片上,再轉化到對數字的理解上。
用筆把左邊的9個圖形和右邊的1個圖形圈在一起,就是10,數一數后面有幾個圖形,再加上10就是正確得數。
很顯然,上述三個方法,是引導孩子一步步了解湊十法,沒有灌輸,沒有生搬硬套,孩子運用以前所學知識,慢慢理解才能達到內化的程度。
引入動畫片輔助理解
如果想讓孩子理解更快速一些,建議看一看動畫片《數字積木》。
一個個方形積木塊變身不同的數字,數字個數一目了然,形象可愛,設置不同的場景故事,在故事中完成數的認知、分合、加減運算,孩子不覺得是學習,卻在享受生動故事之余,學到了課本上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非常輕松。
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可以看這幾集。
第四季第4集《Balancing Bridge》,用平衡橋的故事演示20以內進位加法。
橋的一端是9+4,另一段是10+3,相等才能平衡,讓孩子認識到湊成10的奇妙之處。
第五季第7集《Ten Vaulting》,用撐桿跳的故事演示湊十法。
湊十比做找朋友,兩個數字合體形成10。
超過10的數字進行撐桿跳比賽,一個數字跳到另一個數字身上,留下一個數組成10,剩余的數跳下去貼在10的一邊,就是得數,非常直觀的湊十法。孩子對這一個過程印象深刻,很自然理解。
還可以看看第一季第15集、第三季第3集、第三季第10集、第五季第3集等等,了解一下數的拆分。
孩子看了動畫片,再用實物數字積木演繹故事情節,就很輕松把湊十法牢記于心了。
持續不斷的練習
通過各種方式了解20以內進位加法后,少不了大量的練習。每天做幾十道題,說一說、寫一寫,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
實際計算采用湊十法原理,不斷拆分組合,孩子就能自己出規律。
也就是說,“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這類口訣沒毛病,但是直接告訴孩子本末倒置,是不對的,應該讓孩子在理解基礎上,通過練習自己歸納總結,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實用知識。
隨著練習的增多,湊十法實際上也會拋棄不用,而是能直接寫出得數。
但是,學習湊十法的過程,能夠提升思維能力,對以后的學習大有裨益。像算錢、算長度、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理解時間和角度等等。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深入理解“湊十法”,而不僅限于會用簡單口訣計算得數。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