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很多地方要求公立醫院開始過緊日子,其中不乏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醫院,目前看到的有山東、浙江、湖南、貴州等等地方,其實監管部門也早就開始強調過緊日子了,我截一些圖大家看看。
其中也包括想湘雅醫院這樣的大型醫院:
我一直覺得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論綜合性價比來說,在全球范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從治療效果、治療速度、治療費用各個維度看,性價比都是非常高的。
比如很多人覺得為啥不推行免費醫療?為啥有些國家可以免費醫療,如果你出國玩生過病然后去那邊治療過就會知道,免費歸免費,效果之差、效率之慢,那就另說了,弄不好抽個血化驗都能耗上兩三天,但今天大部分三甲醫院當天去當天就能出結果。
我講一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年跨年去國外玩,結果落地就感冒了,扁桃體急性發炎,找到當地的醫院,那邊就是免費醫療,我就不說哪個國家了。
我看不懂他們的文字,但我知道自己扁桃體不舒服,我問有沒有抗生素,對方說沒有貨,我直接懵逼,抗生素都沒貨,然后開了一堆花花綠綠的東西出來。
于是在那邊咳了整整一周,每天晚上都咳,整宿整宿睡不著,回國之后到成都直奔醫院,醫生說扁桃體都開始化膿了,給我上吊針,懟頭孢,然后就好了,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覺。
醫療服務要看綜合性價比,很多免費醫療但治不好充其量給你點安慰劑效應的服務,或者免費歸免費,從掛號到預約省到檢查到拿藥要半個月時間,你自己扛都能扛過去。
從這個維度看,我們國家醫療保障和服務的性價比絕對是排名靠前的,很多大醫院的大專家,幾十塊錢掛個專家號就能看得到。我最近在控制尿酸,一直去南方醫院內分泌科一個專家醫生那里看拿藥,有時候去得早,排隊的人是真多,有次她跟我說一天得看接近一百名病人,反正就是非常累。
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這么高性價比的醫療服務怎么來的?醫護卷出來的。一個醫學生從開始學醫到可以看病,五年本科再加研究生,大醫院可能還得讀個博士,再加上幾年規培,小十年就沒了,然后才能坐在門診室里給大家看病。
然后現在醫院過緊日子,毫無疑問,首當其沖影響到的,就是醫生和護士的收入,其次影響到的就是治療手段和藥品供給,能用仿制藥用仿制藥,能加中成藥加中成藥。
比如集采,現在進集采的基本上都是仿制藥了,一些原研藥醫院都不采購 了,也開不出來。
至于中成藥,向來是醫院的利潤大頭。 論療效,很多知名中成藥效果就跟安慰劑一樣,之前沸沸揚揚的某個中成藥做雙盲實驗結果還登上了柳葉刀,證實其治療效果和安慰劑沒有區別。
但由于中成藥研發和生產成本非常低,大家也信,所以可以賣得上價,所以醫院非常熱衷于給病人開中成藥,再搭配一些對癥的消炎藥之類的。
一些醫院盈虧自負,逼急了甚至院長會公開要求醫生給病人多開中成藥,反正可以自己加價。
過緊日子一定會是新常態,這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醫療服務屬于公共服務,理論上地方財政應該給資金輸血,但問題是現在這個行情,地方的資金也要用各種手段去湊,哪里還有多余的錢。
對于這種情況普通個體能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早關注自己的健康,只有這個辦法,隨著醫院和醫保資金壓力越來越大——而這是顯然的,因為老年人在增多——你越早關注到自己的健康越好,把錢花在預防和健康管理上,而不要花在治病上,否則你有多少錢夠花?
和一些醫生朋友聊天,他們都是這么給我建議的,特別對30歲往上的中年人來說,關注重點體檢指標,不要拖著慢性病生活。吃干凈的、穿干凈的,或者說盡量吃干凈的,對于職業風險很大的崗位,能不干就不要干了,還不如躺平呢。
剩下的就是積極鍛煉身體了,你就這么想,每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例如不熬夜、例如坐半個小時站起來走走、例如多喝水),每一次跑步或者鍛煉,你就是在存錢,起到的效果和存錢沒有差別。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4年12月5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B站,小紅書)
*歡迎左側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同時右側在看與點贊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