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明明一個月就能打贏的仗,中國為什么同越南拖了10年?
1957年越南戰爭結束后,越南罔顧曾經與中國的情誼,徹底轉向蘇聯隊伍。
國內排華手段越來越瘋狂,邊界處甚至還做出了不少推倒中越界碑、肆意蠶食中國領土的荒唐事。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正式揭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序幕。
不到一個月,解放軍大軍就渡過了窮奇河,打下了諒山老城區,再進一步就是越南首都河內了。
可為什么我們會選擇這個時候撤軍,在老山地帶與越南軍隊進行了10年鏖戰呢?
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
越南與中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成百上千年之前。
秦始皇南征北戰、統一六國,成功將版圖向南擴張至越南一帶。
若不是五代十國時期,華夏大地硝煙四起,李朝趁中原地帶無暇南顧自立為王,改國號為“大越”,自此有了越南的雛形。
此后因為地緣關系,中越一直保留著相當頻繁的貿易文化往來,如今大部分越南古籍里,都可以看到漢字的身影。
可很快西方的火炮不僅僅轟開了大清的國門,也讓越南徹底淪為殖民地。
在英語法語拉丁語的影響下,漢字逐漸邊緣化,除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福”字,現在的越南基本看不到什么漢字的身影。
不過更多的朋友了解越南還是因為兩場戰爭,一場是成功拖垮美國的越南戰爭,另一場就是恩將仇報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彼時,新中國剛從戰火中脫身,卻仍舊向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越南伸出援助之手。
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我國對越提供了上億人道主義援助,除了生活必備物資,甚至還包括軍事設備與戰略戰術。
成功將法國殖民者打跑后,中國將蘇聯送來的工業體系架構方案對越南傾囊相授。
水廠、電廠、輕工業、重工業……若不是美國再次對越南發動侵略戰爭,越南沒準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工業體系。
彼時面對世界第一軍事強國,越南的軍事體系瞬間崩塌,無奈之下他只能向中蘇求助。
對此我國不僅送去了大量軍事物資,甚至還派出了“指導團”,擔任越南軍隊的大腦。
如此十幾年鏖戰,才終于拖垮了美國軍隊,將侵略者趕出越南本土。
現實版“農夫與蛇”
沒想到前腳還在與中國哥倆好的越南,后腳就堅定地選擇了站在蘇聯那邊。
彼時,中蘇關系進入降溫,蘇聯甚至數次表示要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有蘇聯做靠山的越南正是向中國張開了爪牙,他們開始肆無忌憚地在國內推行排華浪潮,打壓華人生存空間。
那時華人即使想要回國,也要經受越南政府的盤剝,12兩金的過路費簡直聞所未聞。
且胡志明的野心還遠不止于此,在越南政府的放任下,其軍隊開始對我國邊境居民展開騷擾。
他們甚至向中越國界動手,肆無忌憚地蠶食我國領土。
要知道領土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紅線,絕不允許任何意義上的侵犯。
之后在解放軍的重火力壓制下,越南政府就節節敗退,很快就從攻勢轉成了防勢。
諒山是越南政府軍的最后底牌,如果此地一旦失守,解放軍接下來的攻擊目標就會是河內。
越南政府起初信心滿滿安排,老將武元甲親自披甲掛帥,進行了一系列的“周密”準備。
然而越南還是低估了解放軍的戰斗力,也高估了自己的作戰能力。
在老美身上頗具成效的游擊戰術、偷襲戰術,在解放軍面前變成了紙老虎。
越南軍隊甚至選擇在堡壘內存放大量化學武器,試圖耍陰招取得斗爭的勝利。
但經驗豐富的解放軍戰士,選擇用最簡單粗暴但有用的方式對敵。
數百門火炮編織成密集彈幕網,在火力重壓下,任何陰謀詭計都無所遁形。
一夕之間轟平一座山頭,對解放軍來說也不是什么難事。
有意思的是,諒山失守后,越南高官嘴上說著,越南還沒有失敗,可腿上卻已經踏上了逃離的軍機。
然而,解放軍并沒有像越南政府想象的那樣繼續向河內發起沖刺,勢如破竹的中國軍方竟然選擇了撤軍。
老山10年車輪戰
明明再往前一步就是大獲全勝,我國卻選擇且戰且退,這是為何?
其實我們只不過是把之前幫助越南的,全部收回來而已。
解放軍在撤離過程中,將自己曾經一手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摧毀殆盡,越南若是想繼續發展工業,那就自己一點點發展吧!
之后我們退守到老山一帶,越南軍隊還以為我們慫了,開始瘋狂發起進攻。
其中越南將領阮德輝便是其中的典型,這位曾經與法美中都展開過鏖戰的將領,將“兩山車輪戰”視為自己的職業噩夢。
在他看來,解放軍一直有意識地將戰爭限制在老山一帶,為的就是讓越南軍隊長途跋涉打消耗戰,從而拖垮整個越南的經濟命脈。
不少西方軍事專家也抱有相似的觀點,在10年沖突中,越南似乎成了我國解放軍的“磨刀石”。
八大軍區50萬現役軍人,恨不得輪番來老山一帶積累經驗,越南戰士會疲乏,而中國的將士卻源源不絕。
相傳越南官方曾在戰事結束后,前往交戰區進行測繪,測繪結果顯示某處被重點關照的小山包,直接被轟平了三米。
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槍炮消耗確實燒錢,可每年保養槍炮的成本也著實不低。
我國借與越南小范圍交戰這一機會,好好來了一次彈藥大清理。
二戰遺留下來的老舊彈藥去掉全部,接下來續上的全是新中國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
另外,中越十年消耗戰,使越南徹底錯失了發展的機會。
他們沒有機會發展輕重工業,沒有機會趕上經濟發展高速路,甚至錯過了整個80年代發展黃金期。
而是錯過的十年,往往需要幾十年來一點點追趕。
對于越南來說,這場10年的消耗戰是一種錯誤,對于中國來說,我們在這10年里收獲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