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留下,我們每個月給你80大洋,如何?”
朱老總誠懇地詢問眼前的人,誰又能想到這個人曾是一名國軍俘虜呢?
朱老總為何希望這個人留下來?這個人又有什么特殊之處?
不知名的東西
“這是什么東西?跟國軍沾邊的一定不是好東西!”
“是不是武器?”
紅軍戰士圍著一個鐵盒子,好奇地討論著。
一名戰士十分好奇,看到上面的線頭沒忍住碰了碰。但就是沒有聲響。
既然是國軍的東西,那肯定有大作用,戰士們開始用力拍,或者是用腳踹,非得看看這個東西怎么用。
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這個東西會這么脆弱。直接冒出了火星,分成兩半了。
這下徹底給整壞了!戰士們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戰士們的指揮員走了進來,看著地上的東西,頓時瞪大了雙眼。
“這是電臺啊!怎么壞了!”
一聽“電臺”,戰士們十分害怕,支支吾吾地說出了他們剛才的行為。
指揮員肉疼地看著地上的電臺,趕緊查看它還能不能用。可惜,檢查了半天,這個東西有一部分的線被踢壞了,只能收報,不能發報了。
也就是說,這只能收集敵軍信息,不能為他們所用了。如果有人會修就好了,可是他們根本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只能將其當作報廢處理。
這件事情傳到了朱老總的耳朵里,他連忙趕了過來,立馬訓斥了這些戰士。
戰士們也十分后悔,沒想到自己踢的那幾腳竟然把這么貴重的東西給踢壞了。
鑒于戰士們沒有見過電臺,朱老總也只說了句“下不為例”。
朱老總吩咐下去,無論收繳了敵人什么物品,一律上交,絕對不能隨意觸碰。
其實,戰士們對于電臺的好奇十分正常。
當時紅軍剛剛成立不久,連槍支都緊著用,哪里有多余的物資去整電臺呢?況且當時,他們更加注重的是行軍打仗的事情,對于情報收集一類的并不感興趣。
但直到與國民黨軍隊對上,他們才知道收集情報的重要性。但他們這邊并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所以總會比國軍慢一些。
跟國軍交過手后,他們確實知道電臺的作用,卻沒有具體的東西進行操作。所以猛然發現一部電臺,眾人是驚訝的,所以內心才會感到惋惜。
朱老總這么一說,讓戰士們謹慎了起來,都想著在戰役過后能不能收繳一部電臺。
誰曾想,還真讓他們發現了!
又一臺電報機
1931年,紅軍急需進行反“圍剿”戰爭,與國名黨第50師對上。
此時,國民黨第50師駐扎在寧都縣的位置,由于并未及時發現紅軍,被他們打了個猝不及防。
此次黃公略作為指揮官帶領部隊進攻。沒過多長時間,敵軍就被擊潰。
在收繳的物資中,黃公略看到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東西,他上前查看,果然是電臺。他立馬報告給了朱老總,并說:“這次是真的繳獲了一部完整的電臺!”
朱老總也有些驚奇,要說電臺對于敵人也是十分寶貴的東西。
如今到了他們手里,那肯定得物盡其用,最好是能夠截到敵軍的機密情報。
隨后朱老總就派人將這部電臺送到了王諍等人的手里。
王諍曾經是國民黨軍隊的報務員,但接受不了國民黨內部的氛圍,選擇加入我軍。
對于我軍來說,王諍可是技術型的人才,他曾在黃埔軍校中學過無線電報務知識。
如今有了電臺,王諍這些人終于能夠發揮他們的所能了。
這部電臺只是開始,他們需要更多的電臺,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尤其是學過無線電報的。
不過,朱老總嘆了一口氣:“像王諍這樣的人還是少??!”
旁邊的人聽朱老總這么一說,突然想到了什么:“司令,咱們剛剛抓到的那些人里好像有一個會無線電的!”
朱老總聽他們一說,立馬詢問這個人是誰。
“他叫譚道清,好像跟國民黨師長譚道源有血緣關系。不過譚道源逃跑了,他被咱們抓住了!剛才詢問他的時候,他就說自己是一名電臺機械師。”
朱老總一想,這么一個人才可不能放過了!
他趕緊跑到戰俘營,去尋找譚道清。卻不曾想,譚道清領了兩塊大洋就離開了。
當時,我黨優待這些俘虜,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他們可以選擇加入紅軍,繼續革命,也可以領兩塊大洋離開。
有一些感念紅軍的善待,想要留下來,他們便成為紅軍的一員。而譚道清卻選擇離開。
朱老總趕緊騎馬去追譚道清,只希望他還沒有走遠。
騎馬追“韓信”
朱老總下了山之后,看到放哨的士兵,詢問他是否見到一個穿著國民黨軍服的人。那名士兵肯定地點了點頭,這說明他馬上就要追上他了。
現在剛剛日落,追上譚道清估計都天黑了,朱老總這樣想,卻沒有停下腳步。
月光撒在前進的路上,寂靜的路上唯有馬蹄踏過的聲音。從騎馬的人一聲聲的催促可以聽出,他是多么著急。
終于他在巫江邊發現了一道身影,朱老總大喊“譚道清”,只見那個人停下來,回過了頭。
此刻月色正亮,正好是洽談的好時機。
朱老總向譚道清說明了情況,希望譚道清能仔細考慮考慮。
但譚道清對自己的身份有所顧慮,他其實想的是自己出來后,再去找譚道源,這樣能繼續在國軍中當個官兒,如此也算不錯。
朱老總仿佛猜到了譚道清的想法,勸道:如今譚道源逃跑,即便回到軍中,也會受到處罰。而你回到那里,處罰也是少不了的,為何不選擇加入紅軍,為人民做事?
譚道清聽到這兒,心中有所感觸。作為有志青年,誰沒有一顆保家衛國的心呢?
當時他加入國民黨的目的,也是想要闖出名堂,改變老百姓的生活。
但從進入國民黨起,他就對他們的作風十分不滿,如今有機會報國,他為什么不順勢加入?
看著還在思考的譚道清,朱老總決定下猛料:“紅軍是珍惜人才的,像你這樣的軍銜加入進去,每個月可以給你80大洋!”
80大洋!譚道清聽后十分震驚,即便他這樣的軍銜,在國民黨軍隊中也僅有20幾塊大洋。
他能聽出朱老總的誠懇,愿意拋下內心的顧慮,選擇加入紅軍。
聽到譚道清同意了,朱老總趕緊拉著他往回走,生怕又一次錯過了人才。
眾人看著朱老總回來了,連忙上前迎接,他們看到了跟在朱老總后面的譚道清,心想:這是追回來了!
朱老總跟大家介紹譚道清的身份,并讓人把他的名字記錄在冊。譚道清正式成為了紅軍的一員,跟隨王諍一起為無線電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朱老總騎馬追譚道清的事情,也成為了紅軍隊伍中的一段佳話。
朱老總十分關注人才,不管他們之前是何身份,他總是以極大的熱情招待加入我軍的人才。
關注人才的朱老總
在延安的時候,朱老總時常去關照那些從國民黨軍隊來到我軍的技術人才,他們各有各的能力,必定能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朱老總也十分關注手底下的人才,善于挖掘隱藏的“能力者”。
解放戰爭時期,朱老總來到晉察冀軍區,卻發現軍區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是主力部隊被調走,剩下的僅是后勤部隊。另一方面是無人組織,導致他們紀律潰散。
朱老總看到這樣的景象微微皺了眉頭,隨后便開始了改革。兩個月的時間,就讓軍區煥然一新。
而軍區“開工”的第一仗,便是清風店戰役。他們與國民黨的一個整編師對戰,最后將該師擊潰,俘虜了幾百名士兵。
而在這些被俘虜的士兵中,就有一個朱老總十分重視的人才。
某天,朱老總來后勤巡察武器裝備的情況。看到眼前锃亮的大炮,朱老總上前摸了摸,然后看到了一個還在努力擦拭大炮的士兵。
朱老總便與他攀談了起來,他才知道眼前的這名士兵是個國軍俘虜,剛剛加入解放軍才十天。這名士兵叫做苗德功,曾經是國軍的炮兵。
令朱老總沒想到的是,苗德功居然當了十年的炮兵,一直沒有晉升。和他談起炮兵知識,苗德功侃侃而談。
朱老總覺得他是個人才,不應該被埋沒,況且他還是擁有著豐富經驗的炮兵。
隔天,朱老總便再次來找苗德功,開門見山地說道:“我這次來是想讓你當炮兵參謀的?!?/p>
苗德功聽后難以置信,他一個國軍俘虜,怎么能當解放軍的炮兵參謀呢?但朱老總執意讓他當,還將他帶到了會上。
當朱老總提出這件事后,許多人反對。但當苗德功詳細地講述炮兵知識的時候,他們才知道朱老總這是又撿到寶了,沒有人再提出反對意見。
苗德功也沒有辜負朱老總的希望,為炮兵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成功讓我軍炮兵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不管是譚道清,還是苗德功,都是朱老總爭取來的人才。朱老總慧眼識珠,關注人才的發展,不虧是有著“用人如神”眼光的元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