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10年,為什么還是聽不懂說不出?可能是因為你缺少了語言學習道路上的“精聽模仿”這個階段,不管你是背了多少單詞或是刷了多少道題,如果你沒有經(jīng)歷這個階段,那你很難開口表達出流利的口語與人交流。今天,小酷(酷帶英語)從四個角度帶大家仔細分析,為什么“精聽模仿”被稱為語言初學者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原因一:
發(fā)音準確是流利口語的基礎。如果沒有經(jīng)過精聽模仿,很可能會一直帶著錯誤的發(fā)音習慣,比如單詞的重音位置錯誤、音標發(fā)音不標準等。例如,“interesting”這個單詞,很多人會把重音放錯位置,如果沒有精聽模仿正確發(fā)音,就很難糾正過來,這會讓交流對象理解起來產生困難,流利度也會大打折扣。
原因二:
語言的節(jié)奏和語調對于流利表達至關重要。精聽能夠讓我們熟悉英語句子中的連讀、弱讀、同化等語音現(xiàn)象。例如,“I'd like to”在實際口語中會讀成“[a?dla?kt?]”,這種自然的語音銜接通過精聽才能掌握。如果不經(jīng)過精聽模仿,我們的口語節(jié)奏就會顯得很生硬,無法達到流利的程度。
原因三:
地道的表達方式也是流利口語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精聽模仿,我們可以學習到英語中的習慣用語、俚語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固定表達。比如,“What's up?”“It's a piece of cake.”等短語,如果沒有精聽模仿積累這些表達,口語就會顯得很中式,不夠自然流暢。
原因四:
精聽模仿還能幫助我們建立語感。語感好的人在口語表達時能夠不假思索地說出正確的句子結構和詞匯搭配。就像我們說母語時,很多時候是靠語感來組織語言的。沒有精聽模仿來培養(yǎng)語感,在口語表達中就容易出現(xiàn)語法錯誤、用詞不當?shù)葐栴},從而影響流利度。
希望小酷(酷帶英語)今天帶來的內容可以讓大家重視“精聽模仿”,在語言學習上少走彎路。如果你想學習“精聽模仿”方法的正確學習方法,也歡迎你加入酷帶語言CEFR一周導航課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