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強監管趨勢仍在延續(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642篇原創
銀行業強監管趨勢仍在延續。
據財經網金融梳理,11月監管針對銀行業機構和個人合計開出罰單264張,較10月份環比增長20%;罰沒金額累計達7626.24萬元,較10月份環比下滑9.3%。
企業預警通里11月銀行的罰單數量和總額更多:累計罰單數量396張,累計罰沒金額9991.15萬元,比10月份的306張,8349.0萬元多出不少。但相比2023年11月的637張、2.34億元有明顯縮窄。
截圖來源|企業預警通(特此感謝!)
具體到各銀行。11月累計罰沒金額最大的是農業銀行,為1122.4萬元,罰單數量37張。農業銀行11月罰款增加不少,10月該數據僅為487.85萬元,當時排名第3位。
11月,農業銀行收到2張大額罰單,罰單金額共330萬元。一張是農行杭州分行被罰170萬元,因貸款管理嚴重不審慎,存在客戶經理與不法貸款中介開展貸款業務,未有效識別貸款資料造假,貸后管理不到位等;
一張是農行中山分行被罰160萬元,因虛增存貸款,通過不正當方式吸收存款,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原則,監管數據質量治理不到位等。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銀行。該行11月累計罰單數量只有1張,但機構罰沒金額達到645.5萬元。
根據公告披露蜜妹看到,杭州銀行涉及外匯業務多項違法,包括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未對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違反規定辦理資本項目付匯、違反規定辦理結匯業務、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和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等。
此前杭州銀行2024半年報披露,該行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分別為92.38%和69.55%,分別較上年末上升9.85、11.39個百分點。
11月銀行監管罰款前10的上市銀行里,6大行全部上榜。除了排名第一的農業銀行,其他行額度不算大,畢竟體量擺在那。
股份制銀行里,11月罰款額最多的是興業銀行,機構罰沒金額531.51萬元,罰單數量20張。其中大額罰單數量2張,分別為興業銀行北京分行被罰150萬元,因為貸款三查不盡職形成大額風險;以及興業銀行福州溫泉支行,被罰115萬元,因為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后管理不到位等。
股份制銀行里值得注意的還有浙商銀行。該行11月收到罰單僅3張,但累計罰沒金額達235.56萬元排名第二位。其中該行湖州分行被罰140.56萬元,麗水分行被罰95萬元,也是和貸款有關。
今年8月,浙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張榮森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新行長任職資格獲核準前,由董事長陸建強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在蜜妹印象里,這兩年來浙商銀行近年來高層頻繁更替,且多次卷入貪污腐敗問題中。該行后續會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