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戴笠死后,軍統究竟該由誰接手,當時有三個人頗具競爭力。他們分別鄭介民、唐縱和毛人鳳。
以資歷而論,畢業于黃埔2期的鄭介民要遠超毛人鳳;以受蔣氏的信任程度而論,唐縱早早的就進入了蔣氏的幕府,擔任了蔣氏侍從室的情報組長,執掌軍事情報長達八年之久。
而毛人鳳呢?內勤沒有作過處長,外勤沒有作過站長,雖然曾經就讀于黃埔四期,可由于受不了訓練之苦,托病離開,成為了黃埔軍校僅有的一個非特殊原因而肄業的學員,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笑柄。
那么,就是這樣一個資歷不深厚,能力也不強,又不是軍統創始人的普通特務為何能在戴笠死后接了軍統的班呢?
很多人會說,毛人鳳之所以能夠接了戴笠的班,完全是靠著他的“忍、等、狠”這三字秘訣。
確實,毛人鳳能夠憑借著40歲才進入軍統的資歷,通過13年的時間就登上了高位,確實和這三個字分不開。
可這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從另外兩個角度來說,如果毛人鳳僅有這三字秘訣,毫無業務能力,蔣氏會用這樣一個人來接戴笠的班?如果毛人鳳僅有這三字秘訣,鄭介民和唐縱就會心甘情愿的放棄軍統這一塊肥肉?
如果要這么想的話,那可就過于浮于表面了。
毛人鳳之所以能夠接了戴笠的班,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毛人鳳 圖片來自網絡
戴笠死后,毛人鳳痛哭哀求大特務們收尸,獲得了中下級特務們的一波好感。
戴笠墜機于戴山后,毛人鳳立即召集軍統大特務們開會,懇求大家去把尸體找回來,可卻遭到了集體的冷淡對待。大家都環顧左右而言他,無一人肯于前往。
雖然說,這其中有戴笠墜機的戴山位于解放區的原因在內,但人剛走,茶就涼,確實令人心寒。
而這就給了毛人鳳充分的表演機會。他在會場痛哭流涕,百般哀求。他哭得越慘,在中下級特務們心中的得分就越高;那些大特務們越冷淡,在中下級特務們心中的失分就越多。
毛人鳳就是通過這種手段收割了一波軍統中下級特務們的好感,為其日后接戴笠的班奠定了人緣基礎。
而且,戴笠尸體被發現后,僅剩下一條大腿。可那些趕赴現場的大特務們竟然沒有一個人同意用自己的汽車來裝載這條大腿,這就更讓那些中下級別的特務們心寒。
一面是有情有義,痛哭哀求;另一面是冷酷無情,百般不允。相信早就躲在一旁冷眼觀看的蔣氏對這一切是不會無動于衷的。
戴笠事件結束后,軍統內部的處長和站長們都失去了接戴笠班的資格,這與他們在這個時期的表現是有密切關系的。
軍統解散后,鄭介民和唐縱都得到了他們所要的東西,無意繼續與毛人鳳爭奪。
軍統自1938年成立后,尤其是在抗戰中期得到了盟軍支持,實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軍統在電訊設備方面、在特務訓練方面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期,戴笠攫取了部分兵權。
到了1944年,軍統的別動隊已經有近5萬余人,大多都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這既是戴笠在蔣系內部扶搖直上的本錢,同時也軍統要被解散的根源。
蔣氏是個眼睛里不容沙子的人物,如果戴笠僅是發展特務組織或者僅是搞一點兵權,蔣氏倒也不會太在意。可戴笠的胃口太大了。軍統不僅具有電訊、情報、肅諜這三個功能,還增加了一個保安功能,其勢力已經涵蓋了蔣系部隊的各個方面。
如果抗戰沒有結束,蔣氏雖然也會覺得軍統尾大不掉,但仍可接受。但在抗戰即將勝利之際,軍統如果仍然擁有這么大的權力,蔣氏就不放心了。這也是蔣氏為何要在抗戰末期醞釀著要解散軍統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這些權力并沒有集中在戴笠一人手中,而是分散到戴笠、鄭介民和唐縱這三個人手中,蔣氏也不會急著要解散軍統。
鄭介民 圖片來自網絡
可鄭介民雖然在軍統內資格老,地位也很高,但沒有魄力,獨當一面的能力欠缺,只能在幕后搞一些陰謀詭計。對于這一點,在歷次的行動中,鄭介民的這個缺點已經暴露無遺了。
而且,鄭介民還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貪財。尤其是鄭介民的老婆柯漱芳,對于斂財已經達到了瘋狂的程度。鄭介民一來貪財,二來耳朵根子軟,在老婆的操縱下干了太多的壞事,在軍統內部的名聲很差。
沈醉就曾經說過,他就怕三個人,一個是蔣氏,二個是熊式輝,第3個人就是柯漱芳。只要柯漱芳見了沈醉,就伸手要東西
而唐縱呢,則和鄭介民的情況又不同。
要論資歷,唐縱在軍統的資歷很深,在1932年,就已經擔任軍統的前身復興社的副總負責人了。
可在1938年,唐縱就逐漸脫離了軍統,進入了蔣氏的侍從室擔任軍情組長,時間長達8年之久。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唐縱其實已經淡出了軍統。
按理來說,軍統要找一個接戴笠班的人,怎么也輪不到一個已經淡出軍統多年的人。可在1944年,唐縱升為內政部警署署長、保安局中將局長,這就和軍統的保安業務有了交集。
毛人鳳是很聰明的,他知道,在抗戰勝利后,要想把軍統全部保留下來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分割。
在軍統,核心部分是電訊、情報與肅諜,只要能把這部分保留住就已經不錯了。既然如此,只要把保安部分交給唐縱,唐縱就不會對軍統局長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至于鄭介民,毛人鳳深知其所思所想,只要在名分和利益上給足,鄭介民是不會過于在意軍統的日常工作的。再說了,即使鄭介民要管理,他也管理不了。
為此,在蔣氏的主持下,軍統開始了大分家,鄭介民擔任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又給了鄭介民大量的好處,鄭介民也就心安理得的不管事了。
而且,在1948年之后,鄭介民就被蔣氏派去負責管理美援物資了,哪里有時間管理軍統?
就這樣,毛人鳳以退為進,抓住蔣氏意欲分割軍統的意圖,通過分餅的策略把軍統的保安部分分給了唐縱,把名分和利益讓給了鄭介民。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唐縱 圖片來自網絡
蔣氏逐漸把情報系統交給小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只有毛人鳳還在執迷不悟。
除以上幾點外,讓鄭介民和唐縱放棄對軍統的覬覦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蔣氏已經開始加大扶持小蔣的力度,已經有把軍中情治方面的權力交給小蔣的意圖。
對于老謀深算的鄭介民和久在蔣氏身邊,對蔣氏意圖早就心領神會的唐縱來說,這早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因此,這二人才會甘愿放棄軍統的權力,轉而謀求其他權力。在這一點上,唐縱做得尤其好。因為他已經在軍統分離出來的那幾萬人的的保安部隊上吃飽了,在加上他離開軍統日久,對軍統的感情也不如毛人鳳等人。
鄭介民雖然也對蔣氏意欲把情治方面的權力交給小蔣有抵觸情緒,但稍微流露出有不滿情緒,就被蔣氏逼令辭職,改派去負責軍援物資了。
這個位置雖然是美差,但在實質上已經淡出了軍統核心。
可對于毛人鳳則不同。他雖然也知道蔣氏已經準備把情治方面的權力逐步交由小蔣,但一來,他的資歷不深厚,又沒有像鄭介民那樣具有在“二戰”期間和美方建立的關系,也不像唐縱那樣具有像警視的背景,除軍統外,他幾乎無處可去;二來,他的所有勢力皆來自于軍統,離開了軍統,或者說是離開了軍統的權力,他將一無所有。
因此,鄭介民和唐縱放棄自己在軍統的職務,并非僅是他們在軍統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而放棄了職務,而是由于小蔣的原因讓他們不能接手軍統,也不敢接手軍統。
因為一旦接手,在日后必將與小蔣發生沖突。
在這個問題上,鄭介民和唐縱見機得早,選擇了退讓。
可毛人鳳則不同,他可以采取退讓,分餅等一系列策略來削減軍統的力量以保存軍統的存在,但要他完全放棄軍統,則是萬萬不能的。
因此,在1952年,毛人鳳代表的保密局與小蔣之間發生了嚴重的沖突,“毛邦初案”與“杜長城案”,讓小蔣對毛人鳳恨之入骨。
尤其是“杜長城案”,已經觸及到了蔣氏的安危。
這一切都讓蔣氏認識到,如果再不對毛人鳳和小蔣在情治部門的領導權加以明確,這種內斗將會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統治,從而讓蔣氏堅定了改組保密局,把情治部門交給小蔣的決心。
為此,在1955年,保密局的權力被進一步壓縮,該名稱為情報局,取消了肅諜的職權。毛人鳳雖然仍然擔任局長,并且官拜二級上將,但已經失去了實權。
失去了權力的毛人鳳惶惶不可終日,于1956年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