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抗戰全面爆發后,川軍誓師出川,雖然迭經大戰,但由于武器落后、訓練不完善,戰斗力不強等原因,川軍始終沒有被委以重任,只能被拆散安置在各個戰場上起配合、輔助作用。也因此,川軍被裝備精良的中央軍輕視,稱之為“草鞋兵”。
可是這一切都在武漢會戰的麒麟峰血戰之后得到了根本性地改變。即便那些出身黃埔的中央軍將領們雖然在內心深處仍然對川軍抱有成見,但也不得不說-“草鞋兵不可小覷”!
抗戰全面爆發后,中國軍隊在經歷了徐州會戰、淞滬會戰兩次大戰之后,已經找到了對付日軍的兩種戰法:
第一種戰法
利用日軍不敢遠離交通線作戰的這個軟肋,節節后退、節節抗擊,盡量拉長日軍的后勤補給線,然后再出奇兵攻擊日軍后方。這個戰法使得日軍每逢出戰,都需要留下相當多的部隊防守漫長的補給線,這就造成一線部隊的攻擊力不足。
就以武漢會戰的黃梅之戰為例,日軍主力第6師團2萬余人竟然有接近一半的兵力用于保護后方的補給線和兵站,這就使得第6師團在一線用來攻擊中國軍隊的兵力嚴重不足,戰事遲遲得不到進展。逼得日酋岡村寧次只得改變戰法,放棄陸上補給線,改由水路補給。
第二種戰法
“拊其背,擊其腰,攻擊日軍的側翼。”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主力部隊盡量避免在正面與日軍硬碰硬,而是跳出外線,集中力量朝著日軍的腰眼一個勁地猛打。
在抗戰中,這兩種戰法的結合使用可謂是無往而不利,已經成為了中國軍隊與日軍作戰的基本戰法,就連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發明的“天爐戰法”也是本于此。
圖片來自網絡
武漢會戰爆發后,日軍兵分兩路向武漢殺來。北線由日軍第2軍負責,南線則由第11軍負責。
日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把11軍的攻擊路線分為了南北兩路:
南路:進攻方向是南潯線(南昌至九江);北路:進攻方向是瑞武路(瑞昌至武寧)。
對于岡村寧次的分兵來攻,中國軍隊第九戰區也兵分兩路御敵,第1兵團薛岳部負責對付南潯線之敵,第2兵團張發奎部負責對付瑞武路之敵。
戰事一開,戰局的發展就大出岡村寧次所料,在薛岳第1兵團的頑強抵抗下,日軍在南潯線的進展異常緩慢,已經延誤了和第2軍合兵會攻武漢的時間。為此,岡村寧次改變戰法,決定不以南潯線為主攻方向,僅留下第101師團和106師團牽制該地的中國軍隊,主力第9師團則向北調,配合北線的第27師團和波田旅團攻擊瑞武路方向。
就在岡村寧次絞盡腦汁的時候,中國軍隊的各路將領也在苦思破敵之策。在中國軍隊的將領們看來,南潯線之敵已經陷入了薛岳第1兵團的圍困之中,在短時間內注定是毫無作為的。因此,北線的日軍才是中國軍隊下一步作戰的重點方向。可北線日軍分三路來攻,究竟該先打哪一路呢?
通過地圖顯示,北路的三股日軍中,波田旅團的位置靠北,其右翼緊鄰長江,左翼和第9師團毗鄰,不太好下手;第9師團在中路,右翼是波田旅團,左翼是第27師團,也不太好下手;只有南路的第27師團由于執行岡村寧次的大迂回戰術,已經與第9師團拉開了距離,位置正好處于第1兵團和第2兵團的結合部。
這個位置看似是第27師團插入了中國軍隊兩個兵團的結合部,但它的兩翼也恰好進入了兩個兵團都可以攻擊的范圍,正好符合“拊其背,擊其腰,攻擊日軍的側翼”這個基本戰法。因此,第九戰區決定,在瑞武路進行局部反攻,反攻的目標就是日軍第27師團。
反攻的命令一下,整個武漢會戰南線的戰局為之一變,戰役的焦點由南潯線轉移到了瑞武路,而瑞武路作戰的焦點就集中在了白水街和麒麟峰的爭奪戰上。
白水街和麒麟峰之所以重要,關鍵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此地位于瑞武路東側,是通往瑞武路西端武寧的交通要隘,一旦此地失守,日軍則可以沿著瑞武路向西威逼武寧,斷了第2兵團的后路;如果向東,則可以威脅第1兵團的后路德安。如果真的出現這種局面,在兩個兵團的后路都遭到嚴重威脅的局面下,第九戰區兩個兵團的防線勢必會全線動搖,戰局的發展將會不堪設想。
而對于九戰區即將要發起的反攻來說,也只有占據白水街和麒麟峰這個要隘險地,才可以出兵直接攻擊27師團的腰部,不然就只能和日軍第27師團打一場正面硬碰硬的狠仗了,這不劃算。
為此,白水街和麒麟峰就成為了日軍必攻、第九戰區必守的要害之地。
在關鍵時刻,這個要害之地的防守任務就交到了川軍第30集團軍王陵基部手上了。
圖片來自網絡
即便在被視為弱旅的川軍中,王陵基第30集團軍的戰斗力也得往后排。抗戰爆發后,川軍的主力都在第一時間出川了,仍然留在川中的僅是一些保安團等二、三流的隊伍。
王陵基組建起來的第30集團軍雖然有2個軍4個師的編制,但都是由保安團構成,既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又沒有作戰的經驗,戰斗力是很弱的。
而且,由于王陵基在四川的名聲不佳,他在組建第30集團軍的時候,有一些有能力的軍官都不肯到30集團軍任職,這就使得第30集團軍在臨上前線之時,仍然有大量的軍官沒有配備到位,這就更加影響到了30集團軍的戰斗力。
本來王陵基認為,只要是自己率部出川后,就可以接受一段時間的集中整訓,部隊的戰斗力就可以得到提高。可沒想到,他率部剛出川,就被編入了第九戰區張發奎的第2兵團,隨即就被派到了贛北參加武漢會戰。
戰場上是沒有任何僥幸的。以一支未經嚴格訓練的新編軍隊與兇悍的日軍作戰,結果可想而知。第30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新編第13師在瑞昌東南的鯉魚山陣地接防中央軍第21師李仙洲部三天后,就在日軍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之下丟失了陣地。瑞昌失守。
瑞昌失守,令剛到瑞武路接替張發奎指揮的第1兵團司令薛岳感受到了壓力。一旦川軍守不住白水街和麒麟峰,不僅九戰區精心準備的反攻計劃將化為泡影,連帶著兩個兵團的后方都要受到日軍的嚴重威脅,這可是關系到武漢會戰勝敗的關鍵。于是,薛岳下令,急調第18軍黃維部快速增援白水街和麒麟峰一線。至于在18軍趕到之前,第30集團軍能否守住麒麟峰,說實話,薛岳心中是一點底氣也沒有的。
可又能怎么辦呢?各條戰線都在苦戰、惡戰,自己手中僅有第30集團軍這么一支能夠動用的部隊了,不用他們還能用誰呢?
瑞昌的快速丟失,讓王陵基在蔣介石和陳誠面前丟盡了顏面。雖然他們都知道,瑞昌的丟失不都是新編13師的錯。以一支新編成的、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輕裝步兵師來應戰有飛機大炮助戰的日軍精銳部隊是很困難的。況且,新編13師駐防的鯉魚山陣地是沙礫地帶,根本就挖不出堅固的陣地。可即便是這樣,新編13師仍然阻擋了日軍3天,是盡了力的。
可戰爭就是戰爭,并不能因為部隊有困難就可以不堅決執行命令。因此,在瑞昌失守之后,王陵基遭到了蔣介石的嚴厲斥責。而王陵基呢,則把怒火又轉嫁給了劉若弼,并下了嚴令:若守不住麒麟峰,軍法從事。
即便沒有王陵基的嚴令,麒麟峰也是必須要守住的!可究竟該如何守呢?
圖片來自網絡
麒麟峰雖然是要隘,但是此處的山地卻并不高大,大多數都在百公尺左右,但有利之處在于,該處山地都是石巖構成,其堅固性遠勝鯉魚山的沙礫巖。只要在日軍發動炮火攻擊的時候,川軍士兵利用石巖的死角躲避就可以減少傷亡。對于日軍的戰法,劉若弼師長經歷了鯉魚山一戰后也算了解得不少,其步兵的攻擊戰法也僅是先炮轟,然后步兵大隊沖擊而已。對付這種戰法,其實并不難。
如何進行山地防御戰,川軍還是有一些心得的。在劉若弼師長看來,平地作戰、守城戰,川軍不行,但不代表著山地防御戰也不行。日軍如果仍然抱著川軍不善戰的心理來進攻,那么,自己就要在麒麟峰下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
既然心思已定,劉若弼就開始排兵布陣。他發現,麒麟峰左右兩翼的山地陡峭,不適于攀爬,日軍肯定不會選擇這兩個方向作為主攻方向。因此,他就把王陵基增援的新編14師的一個旅放在了左右兩翼;麒麟峰北面坡度較緩,地勢開闊,適合大規模展開兵力,日軍來攻,主攻方向必定選在北部。因此,他決定親率新編13師主力防守。
1938年9月25日,麒麟峰之戰打響。日軍27師團宮崎聯隊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連續向麒麟峰發起了5次進攻,可都被擊退,傷亡慘重。川軍新編13師的將士們早就沒有了在鯉魚山之戰時的被動,應付日軍的攻擊異常從容。每逢日軍轟炸,則躲在巖石后面,待到日軍炮火延伸,步兵發起沖擊的時候再沖上陣地,用機槍和步槍消滅敵人;待到日軍沖到離陣地40~50米處的時候,一頓手榴彈就密如飛蝗般地飛去;若是日軍攻上陣地,那就更沒什么好說的,一頓刺刀把他們趕下去就是了。
轟炸、沖鋒,被打下去;再轟炸,再沖鋒,再被打下去,雙方在麒麟峰陣地上反復廝殺了兩天,仍然沒有分出勝負。劉若弼也不急,因為他已經得到確切情報,中央軍第18軍正在增援的路上,只要自己頂住3天的時間就行。
戰局雖然焦灼不下,但有兩個問題卻令劉若弼師長感到了不安。
一是,師指揮部與一線部隊的聯系斷了。日軍的炮火把新編13師的電話線全部炸斷,派出的通訊兵也全部陣亡,劉若弼判斷一線部隊是否仍在繼續戰斗僅能依靠自己的戰場經驗。只要是聽到陣地上有槍炮聲,就意味著陣地仍在川軍手中;聽到手榴彈爆炸聲,就意味著日軍離陣地的距離不會超過40~50米;聽不到手榴彈的爆炸聲就意味著雙方在進行白刃戰。每當聽不到聲音的時候,就是劉若弼師長最擔憂的時候。可當他聽到日軍的大炮再次開始轟擊的時候,心里反而放松了,這就意味著陣地仍然在自己部隊手中。
二是,經過了兩天的血戰,部隊傷亡巨大,雖然自己屢次請求援兵,可王陵基卻無兵可派,僅是督促自己要死守。后來見劉若弼師長逼得太緊,王陵基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得把指揮權交給了參謀長張志和。張志和也不含糊,他下令集中了30集團軍總部所有能夠集中起來的警衛部隊派到了麒麟峰一線,才協助劉若弼守住了陣地。
9月27日下午,日軍宮崎聯隊聯隊長宮崎富雄在27師團長本間雅晴嚴厲地斥責下使出了最后的進攻手段,即在日軍進攻部隊與川軍將士進行白刃戰的時候下令開炮,這就意味著無論川軍還是日軍都會被炮火打死。宮崎富雄就是靠著這種手段在9月27日下午占領了麒麟峰。
麒麟峰雖然丟失,但戰事卻并沒有結束。就在新13師剛退下麒麟峰不久,黃維第18軍趕到。在得知了新編13師在麒麟峰痛擊日軍宮崎聯隊的壯舉后,黃維并沒有對新編13師丟失麒麟峰有任何不滿,反而敬佩有加:“草鞋軍不可小覷”。
黃維 圖片來自網絡
鑒于麒麟峰在此次戰役中的重要性,薛岳下令,趁著日軍剛剛占據麒麟峰,立足未穩之際,立即組織部隊進行反攻。
9月27日夜,第18軍和新編13師利用夜色的掩護,對麒麟峰的日軍發起反攻。28日拂曉,勝利收復麒麟峰,日軍宮崎聯隊倉皇逃遁。
麒麟峰防御戰的成功,為第九戰區反攻日軍第27師團創造了良機。而岡村寧次卻并沒有發覺27師團所面臨的困境,仍然下令27師團繼續執行攻占麒麟峰的任務,可卻遭到了27師團師團長本間雅晴的拒絕。這充分的說明,此時的日軍第27師團已經自身難保了。
岡村寧次在本間雅晴的不斷申辯下終于明白了第27師團的處境,但他卻并沒有派兵去救援27師團,而是利用第九戰區第1兵團的軍隊被抽調去圍攻第27師團之際,以27師團為誘餌吸引九戰區主力,暗中派出第106師團從南潯線的西北方向進行大范圍的迂回,直插南潯線與瑞武路之間,然后占據德安,從后方威脅正在德星路上與第101師團苦戰的九戰區軍隊。
如果讓岡村寧次的計謀得逞,確實會對九戰區帶來極大的損失。
可是,岡村寧次的計謀被薛岳識破。在重創了日軍第27師團后,九戰區部隊快速南下,在萬家嶺地區將日軍第106師團合圍后予以殲滅,史稱“萬家嶺大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