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戰役是解放戰爭國共兩黨的最后一次大較量。雙方寄希望于這一戰,共產黨希望這一戰結束蔣家王朝的統治;國民黨希望通過西南決戰,建立西南反攻基地,站穩腳跟,依托四川、西康、云南、貴州等地的地形險要和豐富物資,進行堅守和防御,以待國際形勢的變化,并試圖重新集結力量,以達到恢復對中國的統治。
為此,雙方除了可正面戰場較量外,也開展了掩蔽戰場的斗爭,國民黨保密局派往解放區的特務組織,搜集中共情報。同時三大戰役中,保密局原派出各國民黨軍中的國民黨政工人員(即保密局特務),許多隨原國民黨軍起義和投降的部隊,被解放軍改編,進入了解放軍的隊伍。西南決戰前夕,毛人鳳奉蔣介石的命令,緊急召集沈醉、徐遠舉、周養浩等人,秘密部署,要求盡快聯絡混入解放軍的保密局特務。
然而,由于解放軍自“三大戰役”后,爭分奪秒,乘勢南下,部隊一直在運動中,保密局無法與特務聯絡。加之,解放軍政工部門,對投誠的國民黨部隊的軍官,集中進行教育改造,一部分特務重新做人,頑固分子也我也無法獲得解放軍的情報,盡管,也有特務在中途,策動國民黨小股部隊反水逃跑,回到國民黨陣營,但帶回的情報,基本沒有價值。
淮海戰役后,解放軍遵照中央的指示,在西南決戰前夕,對投誠的國民黨軍軍官進行了一次內部甄別,中共對原國民黨軍投誠人員了如指掌,特務們根本無法接觸到重要軍事情報。同時保密局派往解放區的特務和秘密電臺,也被中共基本清除。因此,在戰前,毛人鳳將情況匯報給蔣介石,請示蔣介石,蔣介石只好放棄。指示毛人鳳將重心放在防止國民黨軍情報泄露上。蔣介石告訴毛人鳳說:“張群、胡宗南抓軍事斗爭,你就抓做好軍事情報的保密。”
時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代理參謀長的劉宗寬
在這樣的背景下,共產黨方面,一面指揮大軍南下,一面積極開展掩蔽戰線的工作。1949年5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第二野戰軍和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在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和西北軍區司令員賀龍指揮下,進軍西南。為保證西南戰役的統一指揮,根據中央的決定,7月16日,中共中央下達進軍華南、西南的指示。為了領導西南的全面工作,中共中央還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賀龍等人組成中共中央西南局,鄧、劉、賀分任第一、第二、第三書記。中央給西南局兩條指示:一是人民解放軍挺進大西南;二是利用統一戰線,做好國民黨軍隊的策反工作,同時獲取國民黨重要軍事情報。
報紙紀念重慶解放
為了挽救蔣家王朝,蔣介石制定了“西南大決戰”計劃。為此蔣介石召集顧祝同、何應欽、胡宗南、徐永昌、錢大鈞、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錢大鈞、楊森、賀國光、王纘緒、潘孫震、唐式遵、毛人鳳等黨國要員,以及國民黨軍駐川機構的長官,部署西南決戰計劃。
1949年8月25日蔣介石由廣州飛抵重慶,在重慶林森路西南長官公署召開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研究形勢及對策。會議由重慶西南長官公署張群主持,先由保密局西南區區長徐遠舉作《敵情報告》,然后由西南長官公署副參謀長沈策作《情況判斷》。沈策報告后,沒有提出任何不同看法,就匆匆結束了"御前會議"。最后形成《西南決戰計劃》。這份計劃包括了整個戰役的政略、戰略、戰法、指揮、情報、編訓與裝備、后勤與兵員征補、政工與提高士氣等十多個決定案。《西南決戰計劃》的重心是兵力部署。其兵力部署基本內容如下:
一、關于兵員補充:劉 文 輝 一 部 進 入 小 涼 山 , 以 西 康 為 主 , 完 成 兵 源 補 充 。胡 宗 南 部 、 王陵 基 部 、 王 鵬 飛 部 、 于 龍 遠 部 、 羅 廣 文 部 在 四 川 完 成 兵 源 補 充。楊 森 部 以重 慶 、 四 川 達 州 為 主 區 域 , 完 成 兵 源 補 充 。
二、關于后勤補給:國 防 部 負 責 武 器 、 彈 藥 、 醫 藥 、器 材 等 裝 備 的 籌 集 , 王 陵 基 、 宋 希 濂 、 盧 漢 、 劉 文 輝 、 林 森 、 王 緒 贊 負 責在 轄 區 為 各 部 征 繳 糧 食 、 食 鹽 等 重 要 軍 事 戰 略 物 資 ;
三、關于新兵訓練:為 加 速 新 兵 的 征 集 ,國防 部 委 任 西 南 長 官 公 署 高 參 李 介 為 川 南 師 管 區 司 令 , 任 德 喜 為 川 西 師 管 區司 令 , 呂 康 為 川 東 師 管 區 司 令 , 周 樹 德 為 川 北 師 管 區 司 令 , 劉 柔 遠 為 重 慶 師 管區 司 令 。 并 加 強 各 師 管 區 新 兵 訓 練 。
四、關于協調管理:軍 事 委 員 會 重 慶 行 轅 改 組 為 行 政 院 西 南 軍 政 長 官 公 署 。 統 轄 各 軍 事 單 位 協同 作 戰 , 為 西 南 戰 役 總 指 揮 部 , 并 在 云 南 和 貴 州 成 立 綏 靖 公 署 , 人 員 后 續委 任 。
五、關于川 康 渝 地 區 的 布 防 : 劉 雨 卿 的 重 慶 警 備 司 令 部 布 防 區域 為 重 慶 、北 碚 、巴 縣 、基 江 、江 北 、璧 山 、長 壽 、南 川 、江 津 等 10 縣 市;孫 震 的 川 東 綏 靖 司 令 部 轄 孫 元 良 的 第 十 六 兵 團 和 楊 熙 宇 的 第 47 軍 布 防 萬縣 、 云 陽 、 忠 縣 ;
潘 文 華 所 部 布 防 巫 山 、 巫 溪 、 奉 節 一 帶 ; 羅 廣 文 的 第 七編 練 司 令 及 108 軍 駐 守 大 竹 ; 向 敏 思 的 110 軍 駐 守 宣 漢 、 鄰 水 一 帶 ; 郭 汝瑰 第 72 軍及敘瀘警部司令部 駐 防 瀘 州 ,其 中 趙 德 樹 的 第 23 師 駐 宜 賓 ,劉 展 緒 的 新 編 第 34師 駐 榮縣、自 貢 、內 江 ; 陳 春 霖 的 第 44 軍 駐 守 綦 江 ;
王 陵 基 的 30 集 團 軍 布 防 溫 江 、 新 都 、 郫 縣 一 帶 , 四川保 安 司 令 部及成都城 防 司 令部 共 同 駐 守成都;鄧 錫 侯 部 之 黃 隱 的 95 軍 駐 防 雙 流 、 眉 山 一 帶;王 克 俊 的24 軍 駐 樂 山 ; 劉 文 輝 的 第 24 軍 駐 防 雅 安 ; 賀 國 光 部 與 鄧 秀 廷 的 靖 邊 司 令部 駐 防 西 昌;
六、關于川康外圍布防:楊 森 的 20 軍 布 防 涪 陵 和 重 慶 南 岸 一 帶 。 何 紹 周 的 第 十 九 兵 團及 第 49 軍 和 第 89 軍 駐 貴 陽 、 遵 義 、 安 順 、 鎮 遠 、 玉 屏 、 黃 平 、 施 東 、 新晃 一 帶 ;盧 漢 及 滇 軍 所 部 及 李 彌 的 第 8 軍 , 余 程 萬 第 26 軍 、 沈 醉 的 云 南 反共 游 擊 軍 布 防 云 南 ; 胡 宗 南 部 , 宋 希 濂 部 與 白 崇 禧 的 “ 華 中 剿 總 ” 負 責 隔 斷狙 擊 解放軍 進 入 西 南 。
當時劉宗寬是西南長官公署代理參謀長,按照常規《情況判斷》照例應當由劉宗寬來報告,為什么一反常規由西南長官公署副參謀長沈策來匯報呢?劉宗寬其實是進步黨派中國農工民主黨根據中共方面指示,早年安插在國民黨內部的潛伏人員。劉宗寬安排沈策向蔣介石匯報,其實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故意為之。
事前,西南長官公署參謀長劉宗寬把副參謀長、陸軍中將沈策叫到辦公室,將自己起草的西南長官公署的《情況判斷》向他做了詳細介紹和說明,并要他開會時出面作向蔣介石匯報。由于這是一個在蔣介石和胡宗南面前表現自己的好機會,有獲得蔣介石賞識的好處,副參謀長沈策欣然接受。這份《情況判斷》中,是將胡宗南擺在主要防御方向上,而讓雜牌部隊放在第一線,可以保存胡宗南的勢力。沈策原在西安綏靖公署時,擔任過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副參謀長,由沈策出面報告,不但容易取得胡宗南的同意,蔣介石也容易贊同。
果然不出所料,在會上很快得到蔣介石的認可。但蔣介石不知道的是,這個《情況判斷》又暗中預留了一條通道,讓解放軍可以長驅直入。同時,將共產黨策劃即將起義的川軍部隊放在重要位置,一旦起義,國民黨的西南決戰將瞬間崩潰。
二野首戰研究方案
劉宗寬,陜西省蒲城縣人。1924年秋,經楊虎城將軍推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1925年1月成為黃埔三期正式學員。1934年,劉宗寬由楊虎城保送進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二期,1937年9月畢業,由蔣介石親自主持頒發畢業證。劉宗寬因畢業考試成績第一,被大家稱作"武狀元",畢業后,蔣介石的任命劉宗寬為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少將高參,派駐湯恩伯部聯絡官。但劉宗寬拒絕了蔣介石的任命,仍回楊虎城的西北軍。后來,楊虎城將軍因"西安事變"已被迫出國考察。經38軍軍長兼陜西省主席孫蔚如安排,劉宗寬先后任第38軍司令部少將高級參謀、陜西省軍管區司令部參謀長、中央軍校第七分隊總隊長等職。
1940年5月,劉宗寬出任陸軍暫編第十五師師長,奉命帶領隊伍奔赴抗日前線。當隊伍開到黃河邊執行防務時,劉宗寬發現有些軍官在搞走私販毒,為整肅軍紀,扣押了一個為首的團長。因這個團長是胡宗南安插的人,1941年10月胡反誣劉宗寬"走私",向蔣介石密告,將劉宗寬押解重慶關押。此案報到軍事委員會執法總監部,經過核查,實屬莫須有。由于不敢得罪胡宗南,只好草草判處幾年徒刑結案。結案簽呈送到蔣介石那里,因劉宗寬是西北軍楊虎城的部下,蔣為誅除異己不由分說大筆一揮,改判"槍決"。馮玉祥面見蔣介石力保說情,才得以死里逃生,改判為13年徒刑。
陸軍大學將官班班主任章培
1943年12月,劉宗寬在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參謀長郭寄嶠、知名將領鹿鐘麟(1944年任中華民國兵役部部長)鼎力擔保下,出獄就醫。1945年3月,經陸軍大學將官班班班主任章培出面,以調服勞役的名義,安排到陸軍大學任兵學教官,和將官班副主任。后經陸軍大學報請免除余刑,才得以恢復自由身份。
恢復自由后,劉宗寬立即經由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成員韓兆鄂、郭則沉介紹,秘密加入了反蔣的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5年初,周恩來在重慶曾家巖50號宴請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領導人章伯鈞、韓兆鄂、郭則沉和劉宗寬。在宴會交談中,周恩來精辟的政治主張給劉宗寬留下了深刻的形象。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談判期間,劉宗寬又在章伯鈞的安排下,會同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的楊子恒、李如蒼等將領,宴請葉劍英將軍,與共產黨取得了聯系。
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中央委員兼組織委員會副主任郭則沉
1945年10月,抗戰勝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在重慶成立了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西南長官公署的前身),張群任主任。適逢新機構成立,繼續用人。張群便委托陸軍大學教育長陸軍中將徐培根(曾任吳江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推薦一位主管軍事的參謀處長。徐培根推薦劉宗寬前去。當時,劉宗寬已不愿再為蔣介石效力,正暗中策劃去延安。于是,劉宗寬找到郭則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請他為自己拿主意。郭則沉一聽,立刻意識到這事非同小可,他沒有馬上表態,而是迅速向中共方面作了匯報。
幾天后,郭則沉找到劉宗寬,要他利用這個機會接受任命。劉宗寬遂決定放棄個人的一切打算,接受這項秘密使命。1946年6月,劉宗寬出任重慶行營少將參謀處長,1949年1月升任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中將副參謀長、代理參謀長,開始了他的"潛伏"生涯。
關于情報的傳遞,中共方面指示,劉宗寬是與郭則沉單線聯系,由郭則沉向中共匯報。1947年3月蔣介石電令重慶行轅立即關閉中共代表團和八路軍辦事處。劉宗寬得知這一情報后馬上告知郭則沉,郭則沉當晚即轉告吳玉章。第二天一清早,國民黨特務就把辦事處團團包圍起來強迫送走全部人員,封閉了八路軍辦事處。由于情報及時,中共方面提前做好了一切應付準備,重要的機密文件連夜轉移,避免了損失和意外的發生。
1947年7月,劉宗寬偶爾聽到保密局西南區區長兼西南軍政長官公署二處處長徐遠舉,談到要抓郭則沉,劉宗寬及時通知了郭則沉,郭則沉立即離渝前往上海轉去香港。郭則沉臨走時,一再對劉宗寬說要堅守崗位,一旦時機到來,就會派人同劉宗寬聯系。
解放軍進入重慶市區
郭則沉離開重慶后,劉宗寬與黨組織的聯系中斷。1948年夏,劉宗寬想離開重慶到解放區去。他找到農工黨的莊明遠,向他吐露自己的打算。莊對劉宗寬說:你是中共預先埋伏下的一顆棋子,要等最后發揮作用,此事事關大局,不可輕舉妄動,必須耐心堅守。
于是劉宗寬再次打消了去解放區的念頭。1949年初戰局已發生根本變化,解放西南為時不遠了,劉宗寬急切地盼望中共方面派人同自己聯系。他再次找到莊明遠,請他去上海找郭則沉。不久莊明遠托人帶來好消息,說很快就會有人來跟劉宗寬聯系,還告訴了接頭暗號,聯系辦法等。
解放軍進入成都市區
中共方面的代表房顯志與劉宗寬接上頭后,劉宗寬隨即提供了國民黨在西南地區的部隊情況,包括布防情況、戰斗序列、人員配備、軍隊素質、訓練程度,以及指揮官的特征和軍隊部署等詳細情報,并提出了我軍進軍西南的具體建議。
解放軍進入自貢市區
所有這些情報都是由負責交通的黃克孝同志送出。同時,劉宗寬趁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報準國防部重新調整部署加強防御的機會,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軍事大權親自制定方案,有意在川東南角留出空隙,為解放軍進軍西南留出一條通道。表面上看劉宗寬是在為國民黨積極出謀劃策,實際上是誘使其在情況判斷和軍事部署上發生錯誤。
劉宗寬牽頭制定的布防計劃,其實也是一次很大的冒險。只不過當時國民黨各將將領,自顧不暇,大多無心戀戰,因而沒人去認真分析,但這個布防計劃,還是被時任四川省主席的王陵基發現端倪。
原來,劉宗寬在劃分防御區以及配屬各防御區兵力的時候,故意將川東地區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劃到重點防御圈之外,同時在這些地方只配置了一些毫無戰斗力可言的地方保安部隊。劉宗寬的想法是,劉鄧大軍通過川東地區的這個防御漏洞,并以此作為挺進大西南的通道,那么必然能打國民黨軍隊一個措手不及,相當于從側后方對敵人來了個大包抄。
而恰在此時,王陵基要來重慶述職,張群要劉宗寬代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前去看望。當劉宗寬來到王陵基的住處之時,在寒暄之后,王陵基談到軍隊布防問題,指出劉宗寬做的布防計劃存在問題。王陵基認為,川東地區酉陽、秀山、黔江、彭水一帶沒有部署正規軍隊,而且不在重點防御圈之內,解放軍如果趁虛而入,從這里攻進來,整個西南地區的局勢就不堪設想。劉宗寬心中大驚,幸好張群忙于戰事,沒有來見王陵基,不然王陵基把這個“漏洞”告訴張群,后果將不堪設想。王宗寬立即解釋道,王主席指出的很及時,這個防御計劃還在不斷完善之中,你指出的這個漏洞,我們一定會采取措施,將它補上后上報總裁!次日,由于戰事緊張,王陵基返回成都,此事才沒有擴散。
重慶市解放的新聞報道
成都市解放的新聞報道
自貢市解放的新聞報道
由于劉宗寬情報及時準確,劉伯承命令部隊日夜趕進,結果到重慶建立秘密電臺的鄒逢春,與進軍重慶的解放軍先頭部隊同時進入重慶。鄒逢春進城后,按照原來約定的聯絡地點,很快便和房顯志取得了聯系。12月2日晚,房顯志和鄒逢春一起,乘坐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的吉普車,到沙坪壩把劉宗寬接回市區,將劉宗寬一家安排在兩路口特園居住。據鄒逢春講,原來的進軍計劃希望能在春節前到達重慶,結果11月30就解放了,比原來的進軍計劃提前了整整兩個月。
第二野戰軍司令部進駐重慶之后,情報處副處長魏錦國立即前來看望劉宗寬,隨后,情報處處長柴成文又專門拜會。幾天之后,第二野戰軍參謀長李達專門宴請劉宗寬。隨即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和李達參謀長等首長又接見了劉宗寬,稱贊他為解放大西南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2月,劉宗寬被聘任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暨西南軍區司令部高級參議,西南人民檢察委員會委員、川東行署委員,并頒發進軍西南紀念章。這期間他對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肅匪反霸、整編國民黨起義部隊等,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劉宗寬在南京軍事學院的教學筆記
1950年底,應南京軍事學院院長劉伯承之邀,劉宗寬調到南京軍事學院工作,先后任軍事學術研究室、戰役戰術教授會、合同戰術教授會副主任。劉伯承在南京軍事學院的會議上,向各位高級將領介紹劉宗寬時說::“劉宗寬同志對解放戰爭重大貢獻,特別是解放西南所起的作用勝過十萬雄兵,堪稱第一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