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數據顯示,整個朝鮮共有26萬輛汽車左右。絕大多數以國營單位用車為主,只有極少部分是私家車。
以2017年為分界線,在此之前,朝鮮是不允許私人購買小汽車的。后來,隨著朝鮮市場開放程度的加深,官方逐漸放寬了私人購買汽車的限制。
在此情形下,一大批朝鮮的有錢人開始行動了起來,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私家車。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朝鮮人購買私家車時,仍然還存在著一些限制,比如說只能購買朝鮮的國產汽車,上牌照的手續很繁瑣,需要去開很多的證明、辦理很多的手續。
整套流程弄下來,從開始購買汽車,到能夠上路行駛,往往需要八個月左右的時間。
如果沒這種耐心的話,還是建議小伙伴們不要嘗試在朝鮮購買汽車。
朝鮮的私家車牌是黃底黑字的,整個朝鮮大概有一千輛的私家車,并且主要集中在平壤、新義州等大城市。
因而在朝鮮的大街上,想看到黃牌照的汽車還是比較困難的。
在朝鮮,除了有黃色車牌以外,還有好幾種其他顏色的車牌。
比如說白色車牌是地方公務用車,黑色車牌是軍車,紅色車牌是外國使節的車輛,帶五星的是禮賓用車,綠色牌照的是金剛山特區的用車。
在朝鮮的27萬輛汽車中,根據生產地的來源劃分的話,總共可以分成四類。
第一種:日本車。
日本是朝鮮的主要貿易國之一,也是外匯來源第二多的地區。
在日本,至今還生活著四十萬多的朝鮮族僑胞,他們中的部分人會時不時地給朝鮮寄一些外匯。
而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汽車工業也很發達,豐田、本田等品牌的汽車也是享譽全球。
在這種情形下,朝鮮也從日本進口了很多的汽車,絕大多數是二手車,也許少部分是低價購買的新車。
在2010年之前,日本車輛占據了整個朝鮮75%以上的市場,擁有很大的保有量。
第二種:德國車。
在朝鮮,偶爾也能看到德國車的身影,比如奔馳邁巴赫系列,就經常作為金同志的座駕,而出現在各種新聞媒體中。
當然啦,這些德國車都是通過第三方渠道購買的全新車。
第三種:中國車。
現如今,朝鮮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并且隨著時間的增長,市場比例也越占越大。
按照這種趨勢下去,中國制造的汽車遲早有一天會超越日本車,成為朝鮮第一大汽車進口來源。
畢竟,中國的汽車制造業已經穩居世界前列,且未來的發展擁有無限的可能。
走在朝鮮的街頭,比亞迪、長城等系列的汽車是隨處可見。
目前,全朝鮮共有2000輛的出租車,有400輛都是用的比亞迪汽車。
在朝鮮的新義州等地,長城哈弗SUV的身影也是越來越多了。
第四種:朝鮮國產車。
是的,你沒有看錯,朝鮮也是有自己的國產車的。
朝鮮有兩大汽車生產廠,分別叫做和平汽車和勝利汽車。
早在1957年,朝鮮就在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下,生產出了第一輛勝利牌大卡車,朝鮮的汽車工業也就此開始起步。
目前,朝鮮境內除了勝利汽車和和平汽車外,還有平壤汽車、金正泰汽車、清津汽車等三家規模略微的汽車廠。
雖然朝鮮的汽車制造業已經發展了六十多年,但始終沒有攻克發動機等核心部件的組成奧秘。
畢竟發動機的研究工作,不僅耗錢,更加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的通力合作,確實很不容易。
所以到了后來,朝鮮的科研人員決定轉換研究方向,專攻汽車的車標設計。他們設計出來的車標,特別地精美好看。
比如和平汽車的車標,就是一對鴿子雙向奔赴飛翔的畫面,令人看了嘆為觀止。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汽車生產的進度。朝鮮的汽車廠會從中國、韓國直接進口汽車部件乃至于整車,然后再把精美的雙鴿車標貼上去。
就這樣,朝鮮就完成了國產汽車的自主研發過程。
和平汽車廠位于平壤市以南50公里處的南浦市,為了建造這座汽車組裝廠,朝鮮總共花費了5000萬美元之多。
當前,朝鮮的國產汽車共有36種車型,分別參考了比亞迪、長城的多個系列車型。
除了以上這四種汽車來源外,朝鮮還有1000輛的藍色沃爾沃144型汽車,于上世紀70年代進口于瑞典,這些車款的支付進度則一直延續至今。
不得不說,朝鮮的國產汽車的中國元素確實更多。而朝鮮的地鐵建造其實也是離不開中國的大力援助,體現了中朝友誼的深厚一面。
總之,走在朝鮮的大街上,你會發現汽車的數量是越來越多,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朝鮮的經濟是越來越好!
我們在這里也衷心地祝愿朝鮮人民的生活,能夠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