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大授銜,永遠有說不盡的話題。坊間傳說有四位將領對所授的軍銜“有意見”,他們分別是許世友、王近山、王必成、鐘偉。在上千名的授銜將領當中,為何這四名將領“有意見”呢,他們有哪些共同特點呢?
他們都是打起仗來不要命的虎將
打仗首當其沖的是需要“勇”字。劉伯承曾說過這樣的話 :“一人投命,足懼萬夫。許世友是少林和尚出身,一身好武功。紅軍時期,許世友關鍵時刻總是親自揮刀大殺四方,勇不可擋。王近山打仗之勇,他麾下的戰將李德生、尤太忠這樣描述他們的老上級:“王近山將軍指揮作戰,必得派六七位警衛員跟隨,否則他會沖到敵人陣地上去。某次攻城受阻,王近山親扛梯子欲上。警衛員阻攔,將軍竟暴跳如雷”。鐘偉是四野典型的“好戰分子”,性格極為剛烈,打起仗來十分勇猛,虎勁上來天不怕地不怕。王必成在指揮天目山戰役一次戰斗時,子彈落于腳旁噼叭作響,王必成不動;繼而,警衛班副班長中彈倒下,王必成依然不動;再而,一彈片擊中王必成望遠鏡,斜擦而過,王必成一步不挪,仍巋然不動。
他們都是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名將
鄧小平多年后在談到手下的將領時,深有感觸地說:“二野在解放戰爭中誰的功勞大?是王近山同志,在許多艱苦戰斗中最后是王近山同志去完成的”。王必成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被譽為“王老虎”,解放戰爭時期,從七戰七捷、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再到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王必成的六縱都打得極為鐵血,多次立下奇功。許世友任濟南戰役攻城總指揮,僅8天時間就把國軍名將王耀武把守的濟南城攻克,還打出了中央軍委命名的“濟南第一團”、“濟南第二團”。鐘偉在東北時期,當師長時,他的師是東北民主聯軍的頭等主力師,他是因戰功而由師長直接提升為縱隊司令的第一人。
他們都是極富有個性和傳奇的戰將
鐘偉的傳奇與不可思議在靠山屯之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這個師長因違令,硬是等于“指揮了林彪”,最終打了一個本末倒置的好仗。戰后,林彪非但沒治鐘偉抗命之罪,反而不久直接提升他當了縱隊司令。
許世友從紅軍時期就是一個傳奇的戰將。加之他出身成長于紅四方面軍,更使他的傳奇富有故事性。這種傳奇在建國后依然在延續著,大軍區司令一干就是25年、政治局委員一當就是三屆的最長記錄都是由他創造的。
王必成是影視劇《紅日》中軍長沈振新的原型。孟良崮飛兵激渡,吃過張靈甫的虧一定要找回來,最終,王必成的六縱硬是把這個老冤家給擊斃了。據稱:王必成指揮作戰軍令如山,以下“死”命令而威震軍中。
王近山是《亮劍》中李云龍的主要原型。李云龍的傳奇映射對接在王近山的身上,大部分都成立。不僅戰爭年代傳奇,即便是解放了之后,因個人的一些問題還續演著傳奇......
回過頭來看,1955年的大授銜,讓銜的自然受到人們的推崇和敬意,但所謂的“有意見”的這四個人也得到了人們的理解。或許,正是由于他們的戰功赫赫,由于他們的勇猛鐵血,由于他們的極富傳奇,人們反倒對他們的“意見”沒有了更多的挑剔。或許,這就是這些戰將共同的魅力使然、英雄使然、傳奇使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