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執筆 述策團隊
印太戰區本來是長期由海軍主導,但2024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比如在印太總部9個職位中,空軍以前的地位是“靠邊站”,只占據一個部長的職位——訓練與演習部部長,但在2024年拿下了總參謀長的位置。與其他軍種相比,美國空軍有兩個鮮明的特點或優勢:一是空軍將領的學歷普遍更高,有2-3個碩士學位的將領比較常見;二是空軍更重視聯合經歷,更符合聯合作戰的需要。以上是美國印太戰區空軍和該戰區其他軍種的比較,如果把美國印太戰區空軍與其駐歐非空軍進行對比,不難發現美國空軍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印太戰區——印太戰區空軍與駐歐非空軍相比,作戰人員比駐歐非空軍多30%,武器裝備比駐歐非空軍多47%,太平洋空軍下設3大主力航空隊,駐歐非空軍僅有1個主力航空隊。
2020年,本工作室開始啟動并完成了“印太戰區美軍軍力評估報告”系列,分海軍、空軍、陸軍、海軍陸戰隊4個軍種展開,此后每年底都根據新的變化和調整進行年度更新,2024年的年度更新已全部完成。今天推出的是《美國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軍力評估報告》(2024年更新版),共16萬余字,主要分兩個部分:
一是“整體評估”,約5.4萬字,主要是對美國印太戰區空軍進行整體的綜合性分析研判,具體從4個維度展開:1.綜述,包括簡介、兵力、太平洋空軍司令人物畫像;2.能力評估,包括美國印太戰區空軍的優勢與弱點,決策指揮程序如何運作,怎樣進行動態輪換部署、如何與該地區美國海軍和地面部隊進行聯合作戰,美國其它空軍部隊如何對印太戰區空軍進行增援、太平洋空軍和駐歐非空軍的比較;3.近年主要動向研判,包括戰略任務的調整、演習演訓的情況、涉我活動的情況、未來動向研判、應對臺海和南海的戰時想定、2030年戰略、下一步發展方向等;4.對策建議。
二是“實力清單”,約10.4萬字。詳細梳理了該戰區美國空軍3個編號航空隊的軍事實力(第5、第7、第11航空隊),依據美國最新的官方權威資料。涉及每個航空隊的具體內容包括:1.基本情況;2.編制序列;3.歷史沿革(包括參與過的作戰行動);4.主戰裝備(含簡介、裝備歷史、裝備特點、性能參數、作戰表現、主要弱點)。此外,還特別整理了美國印太戰區空軍的實力表、印太戰區空軍各基地的情況,以及2021-2024年美國印太戰區空軍飛機對我國沿海區域偵察騷擾的情況。
據“述策”團隊目力所及,這應該是目前國內關于美國印太空軍最翔實的軍力評估報告。《美國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軍力評估報告》(2024年更新版)有關數據如下:
字數:約16萬字
圖片:70多張
表格:3個
腳注:240個(重要的數據和信息均用腳注形式標明了出處)
頁碼:近300頁
該報告目錄如下:
目錄1
目錄2
目錄3
目錄4
目錄5
目錄6
目錄7
與2023年14萬字的版本的《美國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軍力評估報》相比,2024年16萬字的版本多出了約2萬字,增加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太平洋空軍在2024年的變化進行了更新,對其下一步發展方向進行了新的研判;
2.太平洋空軍與駐歐非空軍的實力對比,以此驗證美國是否已經把主要矛頭對準中國,其軍事重心是否已經從歐洲轉移到印太;
3.詳細解讀了太平洋空軍2030年戰略;
4.對印太戰區空軍武器裝備進行了更具體詳細的介紹;
5.對2024年美國空軍對我沿海區域進行偵察騷擾的情況進行了梳理
眾所周知,美國印太戰區美軍最忌憚解放軍的導彈,擔心自己的指揮所和基地被解放軍先發制人予以摧毀。為了在解放軍第一波導彈打擊中活下來,該戰區美國空軍有兩個重要動向,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一是“后撤”,二是“分散”。一方面,主要的指揮所和機場向后撤;另一方面,前沿部署的指揮所和基地秘密分散部署。美方的如意算盤是,解放軍若打擊印太戰區已經后撤和分散部署的美國空軍,必然消耗大量導彈,直接打臺軍的導彈就可能不夠用,不會主次不分;另一方面,解放軍不可能打掉美國印太戰區空軍所有的指揮所和機場,自己仍有力量扛過攻擊后發動反擊。近期,美空軍正加速重修太平洋天寧島上的一座廢棄機場。陸續重啟二戰廢棄機場,是美軍驗證“分布式殺傷”和“敏捷戰斗部署”等作戰概念的措施之一,也是其不斷推進亞太軍事態勢調整的一個縮影。
話說,美國印太戰區空軍的指揮所、機場、基地后撤和分散部署后,雖然能避免被“一鍋端”,但代價是指揮機構的人員不在一起,戰機也不在一塊兒,又如何統一指揮和集中力量反擊呢?
美方依仗的是現代化網絡和通信技術,所以認為沒必要把指揮機構所有人員集中在一個樓一個大廳一個房間,同樣能實現統一指揮;有了快速機動能力,也不必把所有飛機密集部署在主要的軍事基地,照樣可以迅速集結應戰。總之,美國印太戰區空軍根據印太戰區的特點和解放軍軍力的發展,正在改變自己的指揮控制的方式,以便在作戰中實現統一指揮、分布式控制、分散執行。印太戰區空軍不只是想想而已,而且正不斷通過進行各種訓練和演習,對上述設想進行驗證和改進(這方面可見“述策”團隊策劃完成的另外2份報告——《美國空軍如何進行訓練演習》(約10萬字)和《印太戰區美軍及其盟友演習訓練評估報告》(約14萬字),點擊標題可看介紹)。
對比美國印太戰區空軍之前的戰略規劃(如2015年圍繞“亞太再平衡戰略”制定的五條作戰路線、2020年根據美國防部《印太戰略報告》提出的三大行動路線),其2030年戰略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即在實現手段中首次提及多種新型作戰概念和作戰能力,主要有聯盟聯合全域指揮控制、分散后勤、彈性前推基地、協同作戰飛機。
美國海軍和空軍的武器裝備都在更新換代,但海軍的升級換代需要的周期更長。在此期間,為了應對印太戰區解放軍的迅猛發展,美國在該戰區的海軍和空軍都采取了一些過渡性措施。海軍的“381艦造艦計劃”是否能得到批準還是未知數,如果批準能否按計劃順利推進也存在變數。在該造艦計劃完成前,太平洋海軍正著力發展無人水面艦艇和無人潛航器(對此,“述策團隊剛剛完成《美軍無人水面艦艇和無人潛航器調研報告》,點擊標題可看介紹)。太平洋空軍的F-15戰機也面臨退役,計劃代之以改進型F-15EX和F-35A,為填補其完全到位前的空檔期,則由F-35A和F-22輪換部署至印太戰區。
關于美國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新的變化調整和動向趨勢等,“述策”團隊將繼續保持密切關注,并在每年底對《美國印太戰區空軍(太平洋空軍)軍力評估報告》進行年度更新。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退役后立“述策”團隊,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