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無開國中將,但是,榮成的這位開國少將,曾經十分接近中將軍銜。
他曾是許世友搭檔,1916年2月出生于泊于浦灣村的劉其人。
劉其人1933年在文登七鄉師讀書期間,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193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參加過1935年在膠東爆發的“一一·四”暴動,從資歷上看,屬于抗戰前的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
暴動失敗后,劉其人因身份暴露,被迫離開家鄉去北京,之后,于1937年4月進入延安抗大第二期學習。
抗戰時期的劉其人并未返回膠東,而是受命提前從抗大畢業,去了到新泰、萊蕪、蒙陰三縣交界處發展武裝,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
劉其人1938年6月任4支隊2團政治部主任,1939年6月,任山東縱隊后方政治部主任。1940年1月,與林浩、劉海濤組織山東縱隊9支隊并任政委。
1940年10月,被任命為八路軍山東縱隊3旅政委,此時的旅長是許世友。1942年2月,八路軍清河軍區成立,任副政委。1944年初,被任命為八路軍渤海軍區副政委兼渤海區行署主任。
劉其人抗戰時期的軍事職務職務是縱隊政委、旅政委、軍區副政委。戰功也很突出,先是參與組建9支隊,后與楊一夫堅持清河抗戰,對日大反攻時,與袁也烈并肩指揮中路大軍,橫掃殘敵。
抗戰勝利后,率3個團挺進東北,任東北人民民主聯軍第7師政委,后任6縱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8年進入東北軍政大學后,先后任干部大隊政委、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
在東北,先后參加攻克長春、保衛四平、三下江南等重大戰役。
建國后,曾任中南軍政大學副政委、第一和第四高級步校政委。1953年調總政治部任組織部長。
1955年,劉其人榮獲八一獎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其中,一級獨立自由勛章非常珍貴。
一級獨立自由勛章,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的旅級以上干部,改編為新四軍時的支隊級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八路軍中相當于軍的縱隊級和新四軍師級以上干部。
1955年授銜時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只有117人。這117人中,誕生了10大元帥、10大將、46位上將、38位中將、10位少將。
資料顯示:1955年2月,全軍各大單位上報擬評中將名單共197人,加上原上報為上將改評為中將的5人,擬評中將名單共計202人。
毛主席看過這個名單后,覺得中將超過了200,于是批示壓縮。
此時在總政工作的劉其人自動降銜為少將。
這次被壓縮的共有14人,分別為:?
準?兵團級(2人):王恩茂;袁也烈
正軍級(6人):童陸生,詹化雨,劉其人,陳云開,段煥競,龍道權副軍級(5人):鄧克明,湯光恢,李赤然,譚佑銘,楊宗勝
準軍級(1人):劉少卿
劉其人與中將擦身而過,膠東也無人獲授中將以上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