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雄獅少年2》的定檔PV在網上發布時,某個非常喜歡《雄獅少年》的朋友向我表達了她的失望:“《雄獅1》是講的舞獅,《雄獅2》卻變成了講格斗,誰要看格斗啊,過去幾十年國內國外的功夫片里沒看夠嗎?你看這PV,工地里受了欺負的劉家娟練拳法,最后登上擂臺逆襲,續作的劇情太套路化了。”確實,PV看上去缺乏亮點甚至很俗套,但是作為ACG愛好者,我心中對國產動畫電影仍有期待,上周末就去看了點映。
國產動畫電影續作還能做出怎樣的花樣?原本持懷疑態度的我,沒想到能從《雄獅少年2》里收獲一份大驚喜。在這周末電影正式上映前,本文就來簡單聊聊這部作作品。(注:下文僅有輕微劇透)
正如定檔PV里所展現出來的,《雄獅少年2》的故事概要是阿娟為了給父親賺錢治病,參加格斗比賽,通過擂臺實現逆襲。在3個月內,阿娟的目標是通過練習傳統武術+格斗技巧去贏得比賽。熱血少年習武和咸魚逆襲,是勵志題材故事里的固定創作范式,要想做得出彩,要與觀眾產生共鳴,電影不僅要靠大量細節去循序漸進地展現出少年外在狀態、內在心境的變化,同時還要發揮出動畫形態自身的優勢,即情節充滿想象力,同時又能夠給予觀眾深度的沉浸感。
在劇情設計這一塊上,《雄獅少年2》的故事雖然套路化,但情節的完整性和敘事節奏的張弛感,其實是優于《雄獅少年》的。查閱豆瓣信息,我發現《雄獅少年2》的編劇總共有4位,除了兼任編劇的導演,另外還有在格斗、劇情方面各有擅長之處的3位編劇,4位編劇的合作平衡了整個故事的情節設計和畫面表達,更保障了故事里格斗情節的專業性,顯然片方非常了解故事才是動畫電影的基底。
電影正式上映是本周6,關于劇情細節,我就不再多透露,接下來想說的是電影的技術力。
劇情的呈現,與電影的制作技術有著密切關系。作為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雄獅少年2》從頭到尾都在追求“真實”。這種真實感,來源于對場景的寫實渲染,對角色比賽過程的真實模擬,輔以多種鏡頭語言的組合運用,多處意向聯結與高潮部分蒙太奇的運用,讓觀眾徹底沉浸在電影中,為阿娟身上百折不撓的”雄獅精神”而觸動。這種提煉自舞獅運動中的“雄獅精神”,與故事里武術人讓傳統武術在格斗擂臺上再度發光,可以說是異曲同工的。
電影真實感最透徹的呈現,是在格斗場上。3D CG動作設計常見的動捕+手K,在比賽過程里被運用到了極致,有不少動作的流暢程度甚至會讓我以為這是真人選手在現場比賽。格斗的張弛感和炫酷感、包括巴西戰舞、泰拳在內的各種格斗技的細節刻畫,被制作組通過靈活且有張力的分鏡拆解并放大,搭配熱血的配樂,使得每場比賽各具看點。能讓幾乎不了解格斗的我坐在銀幕前就能感受到這種競技運動的魅力,用超越現實的視角去刻畫更深層的現實,只有動畫。
當然,本片也有我不太喜歡的地方,除了新女主角刻畫得較為單薄,《雄獅少年2》幾首Rap插曲也有點出戲,不如前作里地域特色明顯的插曲。瑕不掩瑜,一部現實題材動畫電影,能夠在有效的敘事基礎上,輔以極致的制作能力,為銀幕前的觀眾呈現出既夸張又真實的觀感,并且能牽引觀眾的心緒一直跟隨角色而動,《雄獅少年2》的整體表現能在近10年的國產動畫電影里排進前5。如果你是《雄獅少年》的粉絲,一定要去感受《雄獅少年2》的熱血與堅持,如果你是動畫人,更不能錯過這部技術力爆棚的作品。
在3年前,《雄獅少年》人設所引發的種種爭議,引爆了大量網友的負面情緒。無論當時電影監制和導演的發言是有意還是無意,最終是2億元出頭的票房為此次事件買了單。3年后當《雄獅少年2》上映時,我們仍然可以在各種社交平臺看到喜歡電影的觀眾和認為人設有問題的網友對峙。即使已經過去了3年,然而在如今的網絡環境下,這些糾葛仍舊無解,真相也不重要。圍繞《雄獅少年》這部作品的各種話題會一直存在很多年,而勇敢的少年,只能選擇繼續向前走。正如電影里片尾老人所說:“清者自清,接下來的交給時間吧。”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