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莆田市憑借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殊榮,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全力激活興化古城,培育文旅新業態。作為興化古城的核心區域,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游客的目光。這里保存著坊巷、后街、縣巷、衙后路、大路街、廟前路等六條古街巷,古城主體的原始風貌得以完好保留,其中包括18處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古城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民俗風情與自然美景完美融合
木蘭溪作為莆田人民的母親河,不僅承載著城市的記憶與情感,更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莆田的一張亮麗名片。木蘭溪發源于戴云山脈,自西北向東注入大海。她宛如一條巨龍,奔騰在興化大地上,由九十九座山的三百六十條溪澗匯聚而成,形成巨大網狀水脈,最終壯闊地融入大海的懷抱。
泛舟木蘭溪 莆田市河長辦供圖
四季變換中,木蘭溪的美也隨之變幻無窮。春天,煙雨迷離,云蒸霞蔚,木蘭溪兩岸盡顯朦朧之美;夏日,秾麗嫵媚,透亮明凈,勾勒出生機之美;秋季,繽紛爛漫,斑斕多姿,充滿色彩之美;冬日,清幽靜謐,分外妖嬈,展現深沉之美。四季的美景吸引了無數的畫家、攝影家、作家前來采風,他們在這里尋找靈感,創作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在木蘭溪畔,龍舟競渡是當地人民的一項傳統水上體育項目。自宋代以來,仙游縣的龍舟運動就源遠流長,傳承千年,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每年的端午節,木蘭溪畔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祭江儀式和龍舟競渡盛會。龍舟祭江儀式不僅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為了紀念為抗擊倭寇而犧牲的戚家軍。這一傳統習俗不僅展示了莆田人民對英雄的敬仰,也體現了他們團結拼搏的精神。仙游縣龍舟協會組織的多場龍舟競渡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看,成為木蘭溪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除了龍舟競渡,媽祖信俗也是木蘭溪畔的一大文化特色。媽祖作為海上和平女神,是掌管海洋與江河之神,象征著勇敢博愛、多元包容的藍色文明。在木蘭溪畔,寧海圣墩祖廟、白湖順濟廟、白塘浮嶼宮、霞徐天妃宮等媽祖宮廟沿溪星羅棋布。古時,許多信眾正是借助溪船之利,把對媽祖娘娘的虔信融入槳聲櫓影中。媽祖信俗不僅體現了莆田人民對海洋的敬畏和依賴,也展現了他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每年的媽祖文化節,都會吸引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來朝拜和參觀,成為木蘭溪畔又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人文故事與生態治理交相輝映
在木蘭溪畔,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人文故事。木蘭陂這座古代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木蘭陂長達219米、高7.25米、陂墩33個,是莆田古邑與水共生的不朽雕塑。它的建造過程充滿了傳奇色彩,從北宋傳奇女子錢四娘的夢想開始,歷經林從世、李宏、馮智日及南洋十四大戶的繼承與努力,前后歷時20年,跨越兩朝三易其地,終于在宋元豐六年(1083)在木蘭山下竣工。木蘭陂集攔洪、擋潮、排澇、引水、蓄水、灌溉、綜合利用為一身,使河海交匯、咸水淡水無序漫灘成為歷史。近千年來,木蘭陂承受住無數次洪濤狂潮沖擊,至今仍疏導灌溉著25萬畝耕地,被譽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全國十條最美水工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木蘭陂 莆田市河長辦供圖
與木蘭陂相呼應的是鎮海堤。這條蜿蜒近六公里的堤防,由唐元和年間閩浙觀察使裴次元倡建,庇護著木蘭溪三江口至入海口“感潮段”的南洋平原。它外御潮汐之沖,內蓄膏澤之潤,是與浙江錢塘堤媲美的福建沿海第一大堤。鎮海堤見證了莆田先輩抵御洪潮和倭患的漫長歷史,被譽為“海岸長城”。堤后禾苗吐翠、瓜果飄香、小橋流水、炊煙四起,那些錯落的村莊、田野、果林、魚塘和墓園,以最直觀震撼的方式詮釋著生死相依。
自唐代以降,莆田古邑科甲鼎盛,精英輩出。這里涌現出21名狀元(其中文狀元9名,武狀元2名,特奏狀元8名,釋褐狀元2名),2482名進士,留下了“一方文武魁天下”“魁亞同榜”“四異同科,七名聯第”“父子一榜,昆季同年”以及“相樞同朝”“六部尚書占五部”“一門九刺史”等佳話。林默、蔡襄、鄭樵、劉克莊、陳文龍、鄭僑、林兆恩等俊才英杰的涌現更如燦若繁星,光耀后世。這些科舉精英不僅為莆田帶來了榮譽,也推動了當地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回看歷史,曾經的木蘭溪也曾飽受洪水之苦。每逢雨季,常有洪水漫灘;若遇海潮,海水頂托倒灌,鹽堿灼地,兩岸南北洋地區一度洪水泛濫。然而,經過20余年的治理,木蘭溪已成為莆田最亮麗的名片,成為安全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幸福之河。木蘭溪的治理不僅解決了洪澇問題,還提升了城市品位。以玉湖為中心,莆田規劃用地7532畝,開發建設玉湖新城。如今,玉湖片區內,學校、醫院、商場、體育活動場所等各類公共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曾經飽受水患之苦的群眾,開啟了親水樂水的新生活。
玉湖新姿 顏建平/攝
同時,木蘭溪的治理也注重生態保護。沿溪兩岸的灘涂濕地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恢復,吸引了眾多鳥類棲息繁衍。木蘭溪畔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也可以領略到莆田人民的智慧與勤勞。
木蘭溪這條流淌在莆田人心中的母親河,不僅滋養了這片土地上的萬物,更孕育了豐富的民俗風情和動人的人文故事。龍舟競渡的激情、媽祖信俗的虔誠、木蘭陂和鎮海堤的守護、科舉文化的輝煌以及生態治理的成就,共同構成了木蘭溪畔獨特的文化景觀。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將成為莆田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這座城市走向更加繁榮和美好的未來。(張建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