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敘利亞和韓國的大新聞太多了,導致很多人都忽視了歐洲,因此德國人看不下去了,該國總理朔爾茨決定出來搞個大新聞,于是在12月11日的時候,朔爾茨正式向德國聯邦議院提交請求,將于下周一進行信任投票。而這個信任投票就是讓德國全體議員就信任問題進行投票表決,獲得大于50%+1的多數票通過,那么總理將繼續留任,未能獲得多數票,聯邦總理將辭職或者要求德國聯邦吉祥物總統來解散聯邦議院,重新舉行大選。舉行信任投票的根本原因是朔爾茨原先領導的聯合政府因內部分歧在11月6日已經垮臺了,他已經不是多數黨領袖了,坐不穩總理大位了??偠灾窢柎倪@次也是被逼無奈了,不然也不會選擇冒險搞信任投票。
朔爾茨雖然可能要被趕下臺,但是在下臺之前還是愿意做一些事情來挽救德國的國計民生的,他呼吁議員在選前的有限時間內進行一些必要的合作來挽救國家,比如說維持國內的電價上限以支援德國的困境產業,以及解決財政阻滯和提高德國兒童福利,并且呼吁德國汽車公司重新思考“調降成本支出的決定”,也就是不要執意關閉工廠以及裁員。不得不說,朔爾茨還是有那么一點擔當的,在政權崩塌之際,還能夠為德國著想,而不是像拜登一樣突擊花錢,想留一個超級爛攤子給接班人川普。
而在德國總理絕望地提出信任投票之前,法國總理巴尼耶已經在不信任投票中失敗下臺了,顯示歐洲兩大經濟體同時面臨罕見的政局不穩定,也凸現了歐盟已經出現了大危機。那么德國和法國政府的接連崩潰是什么原因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經濟不行了,我簡單舉兩個例子,以老百姓工作輕松聞名世界的法國正頂著群眾游行的壓力把退休年齡提升到67歲,而德國汽車公司正在瘋狂關閉本土工廠,選擇跑路海外。
其實歐盟的經濟在俄烏戰爭之后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歐盟買不了俄羅斯能源了,導致他們徹底失去了競爭力,畢竟俄羅斯能源價格遠遠比美國能源來得低,也比經過印度這個中間商送來的俄羅斯原油低。在能源危機之下,就有許多廠家選擇跑路海外,比如說德國大眾汽車,現在都已經在關本土工廠了。
總而言之,歐洲的老百姓已經過慣了好日子,你現在試圖要“苦一苦百姓,罵名你來擔”,那么老百姓直接給你掀桌子了,讓你趕緊滾蛋,當然新上臺的大概率也是廢物,舉個例子,德國人當年氣勢洶洶地趕走了鐵娘子默克爾,于是這個廢物朔爾茨上臺當了總理。毫不客氣地說,歐洲的經濟衰退和混亂政局似乎已經不可避免了,朔爾茨政權的崩潰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