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了,最近沒怎么寫懷舊游戲的長文,想了想還是把自己以前寫的關于冬天回憶的小長文轉載過來吧。
不知道看這篇長文的你有多大年紀,有沒有在北方經歷過沒有暖氣自己燒爐子的時光。
這一篇長文寫于2018年,轉載過來添加了一些段落,也算是老文新作吧。雖然和游戲沒什么關系,但也算是懷舊的一篇長文,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可以勾起你的回憶。
冬天,這一回的流感總算告一段落。我每天時不時的還有些干咳。春節馬上就要到了,這幾天的大風讓屋里的暖氣都感覺不那么熱了。
小時候,一入冬,各家就開始冬儲大白菜啦。那時候物資匱乏,一到冬天哪兒有那么多的菜可吃?唯有大白菜才是冬天見到的種類為數不多的青菜。哪兒像現在想吃什么菜都可以買到,只不過味道肯定不如應季的時候好吃。
冬天的菜不多,而父母可以翻著花樣的來做大白菜,醋溜、清炒、白菜豆腐、白菜蘿卜、芥末墩兒、做餡兒……等等 等等,只為了讓我們吃著不膩。
記得那會兒,整個鎮,整個工廠家屬區全是大卡車運送的白菜一車車的拉來,然后各家各戶再用手推車,自行車,自行的分送回自己的家中。
前一篇的冬夜 飄雪的滑冰場里說過這么一檔子事,每次冰場結束的時候,工作人員會用鏟子將冰屑推到冰場邊緣,然后冰場澆水重新凍過后,冰面又平整了。那些邊緣的冰屑時間長了,堆成了小雪山一樣,父親和同事們會把大白菜、帶魚啊什么的放入這個小山下面,這就是天然的冰箱了。
記憶里的那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在大街上搬運白菜,滿地的白菜葉子,成了我們一起玩耍打仗的彈藥。撿起白菜葉子你扔我躲,玩的很是開心。直到現在,我模糊的記憶里認為貌似當時的菜葉子就像下了一場大雪一樣鋪滿整個街道?,F在想想清潔工叔叔阿姨們每次在入冬的時候清潔任務是何等的壓力山大?不光之前要掃落葉,還要收拾滿街的菜葉子啊。
印象中,看到很多文章寫過冬儲大白菜,但對于另外一樣冬儲的蜂窩煤,貌似我看的不是特別多。
現在都在說,北方有暖氣,在屋里穿著褲衩背心吃著雪糕如同過夏天一樣??墒窃跊]有暖氣的時候,每家每戶是用煤爐子取暖的。
那個時候,入冬時,會跟著父母,哥哥去煤場買煤。前幾天問過父親,5分一塊兒,每次至少買個2,300塊兒。那會兒父親會借一輛手推車(就是工地上運沙子水泥的)用來裝煤運煤。全家人出動將煤搬運到手推車上碼放好,然后推回家。
父親說,那會兒其他家一般只會籠一個爐子,而我家當年別看只是個里外間兒,父親總是要這兩間房都生上爐子,一個冬天都是暖暖和和的,就怕我們凍著。
由于我家住的是頂層五層,所以要把煤搬運到家門口。每一次我都要用土簸箕裝最多八塊兒往上搬運。
然后,在家門口倚著墻邊,將蜂窩煤,一一碼放好。
每一次買煤,應該不止一車,還會再去拉第二車。等所有煤都搬運碼放好后。雙手黑黑的已如碳條般,這時候,打一盆水洗手。有一次,哥哥跟我說你幫我把我的手洗干凈,你的手也就洗干凈了。于是我幫哥哥洗起來,等洗完后,發現自己的手也奇跡般的干凈了。后來給閨女講這個,閨女洗手的時候總是問我,爸爸我幫你洗手。
小時候的冬天,用煤爐子取暖,由于煤爐子是鐵的,所以可以有饅頭類的吃食在上面烤著。父親有時候會拿著土豆放在爐口里面。用水壺蓋上,等一會兒,父親就會把土豆取出來,這時候土豆的皮會很好剝下,土豆那特有的香氣,熱騰騰地讓我很愛吃。即使不蘸白糖,白嘴吃土豆也是很好吃的。
有一個周末,跟哥哥用鐵簽子串好羊肉,剛開始不知道,放在煤氣灶上烤,那味道可想而知一股子煤氣味兒,根本無法下咽。之后放在了煤火上,瞧著肉串上滴進爐火里的油,滋滋直響,沒一會兒肉串熟了,一嘗,嗯,就是這個味道。
對于爐子,煤火總有滅的時候,這時我總是自告奮勇的來生爐子。沒辦法。每個孩子都是喜歡玩火的。
生爐子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上方直接在爐子里放入易燃物,木柴等點燃,然后放入易燃炭和煤。另一種是在下方的通風口放入紙,木柴等易燃物,在爐子里放入易燃碳和煤,點燃通風口的紙燃燒后,時不時地用扇子扇一扇,將易燃炭引燃最后將蜂窩煤點燃。
第一種方法生火會很快,第二種慢,但是對于我來說還是喜歡第二種,因為可以很長時間的玩火嘛。
冬天也是放炮仗的季節,有時候我也會犯壞把小鞭炮扔進蜂窩煤的煤眼里,聽到悶悶的“嘣”的一聲,我會嘿嘿地咧著嘴笑。
由于蜂窩煤有眼,有時候我會拿著火筷子,捅進眼里,等一會兒拿出來看著火筷子燒的通紅,就會拿著火筷子去燙紙,燙陽臺上的雪。(這應該是每個那時候的小男孩兒愛玩的吧?)
爐子的溫暖跟暖氣不太一樣,我有時會坐在爐子旁邊的沙發上看書,家里的貓咪也會在爐子邊上團成一團兒睡大覺,小時候我偶爾也會犯壞,輕輕把貓爪子的肉墊處貼到爐子上,貓咪等一會兒被燙吃痛躲開,現在想想,這種邪惡的事兒虧我想得出來。
小時候,父親給我講的睡前故事,由于父親是機車車輛廠的,廠子生產火車頭、軸承什么的, 所以是父親自己編的火車爸爸和火車兒子的故事。每晚我都是必聽,而且讓父親重復的講。后來父親被折騰地煩了又不想不給我講,想了個辦法,用錄音機錄下來,給我不斷地重復播放……
那時候的磚頭錄音機,印象中是夏普牌的,但我找不到小時候用過的那臺,跟照片上的差不多。
火車父子的故事大部分內容如今我已經不記得了,但依稀記得,火車父子出遠門要喝水,吃煤才能上路?;疖噧鹤佑幸淮巫邅G了,火車爸爸去找他等等。
所以,我對煤有著一種隱隱地喜歡,總覺得這煤是什么味道?是不是很好吃?小火車吃飽了煤才能走遠遠的路。后來才知道,大作家莫言小時候餓的沒轍,真的吃過煤!也有人說這正好證明了人類是碳基生物,可以與煤很好的融合……
火車父子的故事,后來父親也給我侄子講過,我也添油加醋的給閨女講過。現在想想,這個應該比國內引入托馬斯小火車要早的多吧?
那時候的冬夜,爐子上總會有個大水壺做著水,關上燈,屋里暖暖的,安靜的夜里聽著水壺嗡嗡響,一會兒又呼嚕嚕,一會兒吹起哨來,水開,灌暖壺,再接水再放在爐子上繼續做水。等煤火最底層的那塊兒蜂窩煤燒盡,會用火鉗子將上面三塊兒煤夾出,將燃盡的煤塊兒取出,
燃盡的煤塊兒像不像粗糧餅干或者壓縮餅干?
再將三塊兒放入,在最上面放入新的蜂窩煤……
那個時候的冬天,每家生起爐子,因為煤的燃燒,房間里總會有那種燒煤的稍有刺鼻的味道,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味道,讓我覺得這就是冬天的味道。
我想,雖然現在有暖氣,有電熱水壺,又干凈,又方便,但那時候冬夜的懶洋洋,愜意是現在的暖氣,電熱水壺體會不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