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質疑落后到真香定律,增程車的輿論風評經歷了180度大轉變。
增程車在國內興起的時候,可以說是開局不順,剛剛冒頭不久就被業內專業人士打上了“落后技術”的標簽,隨后2020年李想那句“一幫搞臭技術的,天天沖我們嗶嗶”的公開回懟,更是讓坊間爭論甚囂塵上。
然而后來的情況出乎了很多人意料,當越來越多消費者用真金白銀為增程車買單,貶低聲音逐漸偃旗息鼓。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有一些重視布局增程車的車企經營狀況日漸向好,以至于這一品類被視為后發汽車品牌在存量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的“良藥”。
與其爭論不休,不如用技術說話
2024年國內增程車累計銷量超過110萬輛,當下還在繼續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增程車在實際場景中的使用價值也已然得到了廣泛驗證,再去爭論增程在工程技術層面上的落后與否幾乎沒什么意義。我個人認為,唯二可以確定的是:
1、咱們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足夠龐大,大到可以同時容納多種不同技術路線,甚至一家企業只要實力允許也能同時發展多種路線,讓它們齊頭并進;
2、要想做出一套高水平的增程動力,其實也很仰仗于對技術的深度打磨和前瞻研發。
講到這里,就不得不提阿維塔科技在去年推出的全棧自研昆侖增程,把它放在增程技術第一梯隊想必不會有什么爭議。
昆侖增程首搭在阿維塔07車型之上,通過極致的機械結構與制造工藝,以及領先的智能化系統管理,讓車子做到了既要又要還要,人均黃金右腳成為現實。
既要低油耗長續航
先講一個對于增程車而言非常重要的參數,那就是油電轉化值。搭載昆侖增程的阿維塔07油電轉化值為3.63kWh/L,即發動機每消耗1L汽油,可以轉化為3.63度電,這是目前整個行業內排在前列的轉化效率。
眾所周知,早期的增程車油電轉化值普遍不高。當時車企用的增程發動機其實是拿原有的普通燃油發動機改造而來,僅僅只是解決了從0到1的問題,所以車輛在饋電狀態下比較費油,這也是當時增程車不受待見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來,行業內誕生了增程專用發動機,使得發動機熱效率顯著提升,油電轉化值也相應得到進步。
再后來,增程發動機熱效率進一步提升,同時還將智能化技術運用到增程系統,比如智能溫度控制、智能油電控制、智能扭矩控制等等,這就相當于從“功能機”變為“智能機”,讓增程動力開始有了先進的一面。阿維塔07的昆侖增程便屬于這一種。
(昆侖增程HE 1.5T超增壓發動機結構)
昆侖增程HE 1.5T超增壓發動機擁有深度米勒循環、500Bar超高壓燃油噴射系統、150mJ超高能量點火系統、高滾流進氣道等技術,將熱效率提升到了44.39%這樣一個比較優異的水平。再加上發動機與發電機一體直連耦合的結構創新,顯著降低了傳動損失,以及前面提到的各種智能化控制,所以才做到3.63kWh/L的油電轉化。
(500Bar超高壓燃油噴射效果,圖右)
既然油電轉化都已經做到這個份上,那么饋電油耗表現如何呢?
在最為接近日常實際駕駛情況的WLTC工況下,阿維塔07的饋電油耗為6.08L/100km(后驅)、6.37L/100km(四驅),相比早期增程SUV動輒10L/100km左右的饋電油耗,這個表現無疑是令人滿意的。相較于目前主流同級產品,它也有一定優勢。
以前的增程車車主們行駛在長途高速上,一看到儀表盤顯示車輛即將饋電,就會心想:接下來要破費了。阿維塔07車主們則顯得比較無所謂,畢竟這么大這么重的車子,純用油的成本也就跟一臺A級燃油轎車差不多,大家完全隨便開了。另一方面,得益于超低的饋電油耗,阿維塔07的CLTC工況綜合續航達到1100km以上,滿油滿電可以從深圳開到武漢。
還值得一提的是,昆侖增程HE 1.5T超增壓發動機并不挑食,日常加92號汽油即可,一箱油能省個三四十塊錢,而且開阿維塔07去到廣袤西部偏遠地區自駕游的話,也不用操心車子加不到適合它的汽油。
又要滿電饋電一條龍
增程車被詬病為“落后技術”的另一個重要理由,就是一些增程車在滿電和饋電狀態下的動力表現判若兩車。滿電時動力隨叫隨到,加速超車那叫一個暢快;一旦饋電,就變得有氣無力,在加速或爬坡需要動力的時候表現拉垮。
對此,阿維塔昆侖增程在研發階段就提出了要做到“滿電饋電都是一條龍”,而這對于增程動力的先天條件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類似于要求一個少林弟子,僅憑一套比較基礎簡單的太祖長拳就成為武林高手。
結果我們看到,昆侖增程確確實實是做到了。阿維塔07增程四驅版滿電零百加速 4.9秒,饋電零百加速5.8秒,饋電加速衰減率僅為15.5%;后驅版滿電零百加速6.6秒,饋電零百加速7.3秒,饋電加速衰減率僅為11%。
百分之十幾的饋電加速衰減率相比于市面上動輒百分之三四十衰減的其他增程車型而言,稱得上跨越式的進步。而且它在實現饋電動力不降級,照顧到用戶駕駛快感的同時,也消除了高速行駛中因饋電無法順利加速造成的安全風險。
(七合一后永磁同步電驅外殼)
那么問題來了,昆侖增程是通過哪些技術手段做到的呢?
首先,昆侖增程采用了更強的驅動電機,七合一后永磁同步電驅最大功率231kW,峰值扭矩367N·m。它的電驅功率密度高達2.6kW/kg,也就是俗稱的小體型大能量。峰值1000A級功率模塊則帶來超快的功率釋放速度,同級競品大概在850A左右。
(七合一后永磁同步電驅結構)
其次,昆侖增程提供了更大的持續發電功率來滿足驅動電機所需要的高額能量,它的發電機峰值功率為100kW,而持續功率達到70kW,即持續發電功率比為70%,這是目前行業內非常可觀的一個數值。
再者,阿維塔和寧德時代量身打造的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在滿電狀態下擁有9C的峰值放電倍率,饋電狀態下也能保持7.7C的峰值放電倍率,能夠始終快速傳遞能量。
(驍遙超級增混電池)
最后,昆侖增程創新引入電驅轉子溫度神經網絡計算模型,大幅提升了轉子溫控精度,從而實現準確的冷卻流量控制,確保電機不過熱,持續性能提高10%,甚至滿足連續25次加速不衰減這樣的嚴苛標準。
通過這些技術,阿維塔07實現了超低的饋電加速衰減率和強勁可靠的加速性能表現,滿電饋電都能強勁輸出,動力隨叫隨到,讓駕駛員時刻保持從容淡定。不會像其他一些增程車的車主那樣,因為饋電的糟糕體驗產生不爽,在半路上便迫不及待想找個充電樁重新充滿電。這點你還別不信,我身邊就有增程車主是這樣子。
還要用油用電都安靜
上述兩大短板的補齊,足以讓“增程落后論”丟進汽車歷史的垃圾桶里,但阿維塔昆侖增程并不滿足于此,他們還希望無限接近純電的靜謐行駛體驗。
既然昆侖增程是完全正向研發的動力系統,那么最佳選擇就是從源頭處抑制噪音和振動。工程師們第一個考慮的就是改善潤滑系統,畢竟機械噪音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零部件之間的相互摩擦。
為此,昆侖增程在國內率先運用了電子機油供給系統。電子機油泵自動建壓,提前做好潤滑準備,大大降低發動機冷機啟動初期NVH。再搭配智能潤滑技術,它會根據不同工況、不同轉速下的潤滑需求來智能調整功率,機油量全域按需供給,改善潤滑效果同時降低機械阻力,大幅降低發動機在工作時的噪音和振動。
(電子機油泵)
針對發動機啟動時的動靜抑制,昆侖增程的做法是利用停機活塞主動控制技術。這項技術的原理十分巧妙,利用P1電機來精準控制各氣缸的缸壓,讓發動機停機時活塞處于NVH最優位置,同時在下一次工作時通過電機拖動實現延時啟動,降低點火時缸內壓力,這樣一來就達到了近乎無感啟動的效果。
除此之外,昆侖增程還有其他30多項靜音設計或技術,包括電驅諧波降噪、集成排氣歧管、減振限扭器、正時靜音鏈條降低整機噪聲、電控雙噴管PCJ技術、微觀變溝槽窄軸瓦等等,這里就不做一一介紹了。
基于以上技術,阿維塔07無論用電還是用油,都能保障行駛靜謐性,在聽覺感知上全程跟開純電動車相差無幾。當用戶在家庭出行時,阿維塔07可以給伴侶、老人、孩子提供一個極致安靜的車內空間,進而利于休息,在途中聽歌或看視頻的氛圍體驗也更好。
對于打造增程車這件事,門檻低這是事實,依托咱們國內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攢出一臺能在路上跑的增程車并沒有多難。但我想說的是,千萬不要低估了目前中國汽車消費者的判斷能力和挑剔程度,可能有些用戶沒那么關注技術原理,但實際場景下的使用效果如何大家是越來越門兒清,所以最終還是得以技服人。
像阿維塔07昆侖增程這種能夠充分解決用戶實際痛點,滿足高品質出行體驗,且能讓所有用戶做到人均黃金右腳的增程技術,并非普通增程所能比擬,大家去試試就知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