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集采的價格出來之后,大家是這么寫段子的:買糖的送二甲雙胍,買海鮮的送非布司他,買避孕套的送西地那非……至于為什么寫送,很簡單,目前這些東西的價格就相當于附贈品。
大家可以看看價格清單:
3分錢的阿司匹林
1毛錢的氯化鉀注射液(注意是注射液,打進血管的那種)
2毛錢的間苯三酚
2毛錢的依帕斯丁
3毛錢的西格列汀
8毛錢的特布他林注射劑
3分錢的葉酸片
第十批集采很多藥品的降價幅度創了新高,有些產品的降價幅度達到了90%,以二甲雙胍為例,這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藥品,每片報價已經低于2毛錢了,據最高有效申報價降幅達到90%。
其它的我就不說了,問了一下在醫藥行業的朋友,他們無一例外都用「慘烈」兩個字來形容。
比如間苯三酚,這玩意是用來干嘛的呢?防止痙攣,比如消化系統引起的急性痙攣疼痛,就需要注射間苯三酚,還有就是生孩子的時候如果子宮收縮也是需要用間苯三酚治療。
數據顯示一共有37家企業通過了評審,僅有9家中標,據說最開始企業的報價是0.44元/支,有代表很憤怒,這特么不是成本價嘛,壓到成本這怎么活啊,但你才最終報價是多少?0.22元/支,有朋友稱之為「跳樓價」,這是真真切切的跳樓價。
由于價格慘烈,很多原研藥企參加都沒參加,直接放棄了醫院端的市場,以后大家去醫院大概率開到的都是卷到極致甚至于卷到這種跳樓價的藥品。
便宜好不好,坦白講我不知道好不好,有些藥品比水還要便宜那么這種藥你敢吃嗎?你說通過了評審怕啥,那只能說你太不了解人性了,這么殘暴的價格下我們也很難判斷企業會怎么操作,做廣告行業的都知道,通行規則是參加比稿是一個團隊,過了之后執行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個團隊。
醫藥行業也懂這個操作,我之前寫醫保緊平衡第一波沖擊到的就是慢性病患者是,我就貼了一個報道,有企業的玩法是,參加評審的是一種藥,過評之后實際生產的雖然還是這種藥但成分已經完全變了。
我非常能理解集采的工作人員為了給醫保省錢所做的努力,良苦用心等等,但商業世界是有自己的規律的,企業是要盈利的。
等像人工、管理、營銷等等環節都卷到極致了成本還壓不到理想水平,動原材料動生產線動工序就是自然而然的。
當然我不是說他們會這么做,我愿意相信藥廠的良心。 至于監督? 那操作空間可就大了,再說你總不能每片藥出廠的時候都測評一下吧,那得投入多大的成本,有這筆預算何至于把價格壓到這么低。
多的就不說了,說多不禮貌,還是那句話,我其實很多篇文章都寫了,建議大家認真學習現代營養學知識,積極進行飲食管理、營養管理,定期體檢,對異常指標及時排查,這個意識和這個操作越早做越好。
拖到需要吃藥的話,是真的得吃幾分錢幾毛錢的藥的。就這樣吧,跑步去了。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4年12月14日-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