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這個治療2型糖尿病的經典藥物,雖然臨床應用已經有數十年的時間,但它的新效用仍然在分子機制層面被不斷發現,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驚喜.
近日召開的美國糖尿病協會2025年會上,舉辦了一場以“二甲雙胍真正分子靶點”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進一步揭示了二甲雙胍帶來健康獲益的分子靶點,同時也首次披露了兩項臨床研究,揭示了二甲雙胍在保護老年人認知功能和降低老年人虛弱方面的研究進展。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結合該次年會上披露的二甲雙胍保護認知功能的相關研究,來和大家聊一下,二甲雙胍在改善認知功能,降低癡呆風險方面的重要生理機制,
想要更好地理解這項新研究的意義,首先要了解大腦胰島素抵抗的危害性。
大腦作為我們身體的指揮中心,每天高速運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的獲取,大多數也都是通過吸收代謝葡萄糖來得到的,傳統的醫學觀點認為,與其他組織器官需要依賴胰島素進行轉化代謝不同,大腦對于葡萄糖的攝取是“非胰島素依賴的”,也就是說神經元從血液中直接吸收葡萄糖,而不受胰島素的調控。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種觀點其實大大低估了胰島素在大腦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神經醫學研究已經證明,在我們的大腦中,同樣廣泛分布著眾多的胰島素受體,特別是在涉及學習、記憶功能、高級認知功能密切相關區域,如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等,都有著眾多的胰島素受體,這些受體的發現也表明,胰島素在大腦血糖調節方面的作用,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
胰島素作為一種具有調節功能的激素,能夠影響大腦神經遞質的釋放,促進新的神經連接突觸的形成并起到穩定作用,這一過程是鞏固記憶的核心機制,而胰島素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
胰島素能夠優化改善中樞神經對葡萄糖利用效率,還能影響大腦中其他能量底物(如乳酸)的代謝,確保在不同認知負荷下大腦都有充足且高效的能量供應。
此外大腦的胰島素信號通路還能激活一系列的保護作用,抑制腦細胞凋亡,保護神經元免受氧化應激、炎癥和毒性蛋白(如β-淀粉樣蛋白)的傷害。胰島素信號通路還參與調控對β-淀粉樣蛋白(阿爾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蛋白)的清除。
如果大腦對胰島素的調節信號變得不再敏感,出現了大腦胰島素抵抗問題時,上述的這些胰島素對中樞神經健康的重要保護作用也會被削弱,并帶來一系列的病理性損害。
研究表明,大腦胰島素抵抗會直接損害神經可塑性。海馬體對胰島素信號的依賴尤為明顯,在胰島素抵抗狀態下,學習新知識和鞏固舊記憶的能力會顯著下降。
正常的胰島素信號具有抗炎作用。當發生大腦胰島素抵抗時,腦內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會被過度激活,釋放大量炎性因子,形成持續的神經炎癥環境。同時,線粒體功能失調會釋放的過量活性氧,導致氧化應激,炎癥和氧化共同加速了神經元的損傷和死亡。
胰島素抵抗狀態下,胰島素降解酶會優先處理血液中代償性增加的胰島素,從而減少了其清除大腦β-淀粉樣蛋白的能力,導致后者不斷積累,形成神經元纖維纏結,這也是加大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發展為老年癡呆的重要危險因素。
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藥物,其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肝糖原的輸出,并增加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但令人驚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二甲雙胍可以穿透血腦屏障,在改善大腦胰島素抵抗,保護認知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此ADA年會發布的新研究中,評估了老年人連續使用10個月的二甲雙胍藥物治療,對胰島素抵抗老年人認知功能,腦網絡連接,葡萄糖攝取以及腦容量的影響。
該研究供納入了40名60歲到80歲之間的參與者,男女各半,這些參與者體重指數均超過25,且有腹部肥胖,空腹血糖在6.1~6.9mmol/L(100~125mg/dL),屬于空腹血糖受損的糖前期患者,也就是說參與這項研究的老年人,均沒有糖尿病,但身體已經開始胰島素抵抗,而且血糖水平已經出現了升高。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為2組,治療組每天服用2500mg的二甲雙胍,而安慰劑組每天服用安慰劑,用藥時間持續40周,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在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腦容量變化,區域葡萄糖攝取以及胰島素敏感性等多項指標。
研究結果顯示,二甲雙胍服用組的參與者,其大腦的處理速度和工作記憶能力出現了提升,而主管這兩項認知功能的杏仁核和海馬體體積也出現了同步的變化,同時,二甲雙胍還增加了額葉和顳葉的白質體積,其連接強度也出現了顯著的提升。
研究者認為,胰島素抵抗與大腦區域之間的連接強度呈負相關,也就是說,胰島素抵抗越嚴重,大腦相關區域的連接就會被削弱的越厲害,對認知功能的損傷也就越大,二甲雙胍治療增強了涉及記憶和其他認知功能的大腦區域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加了富含胰島素受體的大腦區域(如前額葉皮層)的葡萄糖攝取,從而提高了用藥參與者的認知功能,特別是增強處理速度和記憶能力。
研究者最終得出結論認為,這些結果表明二甲雙胍能夠改善大腦區域連接、腦容量和腦葡萄糖攝取的胰島素抵抗相關改變,同時也有助于改善改善認知功能,降低癡呆風險。
之前的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為二甲雙胍的認知保護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多項研究表明,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發生認知障礙或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顯著低于未使用該藥的患者。
目前,全球范圍內也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旨在驗證二甲雙胍在非糖尿病人群中延緩衰老、預防認知衰退的潛力,而此次發布的新研究,雖然樣本數量較小,但通過臨床對照試驗的方式,證明了二甲雙胍在胰島素抵抗老年人中的認知功能保護作用。
二甲雙胍經常被我們稱作“神藥”,實際上這個來自于植物提取物的經典藥物,可能其帶來的健康作用也不止于降糖,這種認知功能的保護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研究,如果能夠明確其保護作用,也將為老年人預防癡呆帶來新的作用靶點和藥物選擇。
希望這篇文章對于大家認識大腦胰島素抵抗的危害和二甲雙胍改善和保護認知功能的潛在作用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更靠譜的健康科普知識。
參考文獻
Metformin Improves Brain Glucose Uptake,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Volume Concurrent to Improved Working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in Insulin-Resistant Older Adults. Diabetes 13 June 2024; 7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