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蛋????????????
如果把明星看作商品,如今的古偶男星無疑是一款主打刺激消費的快消品。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他們貌似很紅,卻幾乎吸不到死忠粉,喜歡他們的觀眾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當有新劇出現,這些“三月男友”就淪為了上一季度舊人,逃不過被淡忘的命運。就好比消費者在快速購買完快消品后,會在短期內使用完畢,然后再重復購買同類型的新品。
如此循環交替,古偶市場恐怕再難捧出真正意義上的巨星。不過,倒是可以持續推出一批又一批的次拋頂流,既成功為娛樂圈去中心化,又不至于讓古偶市場棄掉造星的“本職”功能。
01
換新頻次高
2022年8月《蒼蘭訣》播出,飾演東方青蒼的王鶴棣一天漲粉30萬,7日內微博新增粉絲156萬,一夜之間刷爆各大社交媒體?!拔也辉试S還有人不知道月尊大人”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每天登上數十條熱搜都是常規操作。
2023年7月《長相思1》播出,飾演涂山璟的鄧為奇襲各大藝人熱度榜單,7日內微博粉絲暴增257.9萬,劇中他瞬生華發的表演片段貢獻了《長相思1》唯一1500w+播放量。之后一段時間內,雜志拍攝、商務代言、線下活動接到手軟。
如果說,一年爆出一位流量還算頻次適當,給了觀眾一些緩沖空間,那么在2024年,古偶市場更新換代的速度已然坐上了火箭,較往年提速了好幾倍。
3月《花間令》開播,飾演潘樾的劉學義7日內微博粉絲新增14.73萬,33歲的他榮獲了一個“老來得粉”的名頭;6月《墨雨云間》開播,飾演蕭衡的王星越7日內微博粉絲新增34.73萬,全平臺漲粉量超過616.7萬,“小孩哥”愛稱響徹全網;
11月《永夜星河》開播,丁禹兮飾演的慕聲在抖音角色熱度超過400萬,7日內微博粉絲新增84.9萬,“晉江式演技”俘獲一眾女性觀眾;12月《九重紫》開播,李昀銳憑借宋墨一角7日內微博粉絲新增60.6萬,截至發稿前,粉絲漲幅已超過100萬,位列新生代男演員榜首。
這期間,還有《度華年》《少年白馬醉春風》《大夢歸離》等劇集上新,其中張凌赫、侯明昊、田嘉瑞等古偶男星雖然不是通過今年的作品首爆,但是也在劇播期間搶占了不少觀眾的視線。
可以說,2024年的每個月乃至每半個月,古偶市場就要迎接一次“頂流的換代”。有人說,這是因為現在的古偶劇播得太多、太快了,劇扎堆播,人自然扎堆爆。
其實不妨換成商戰思路來看,快消品之所以要不停地推陳出新,在于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品牌必須通過不斷更新產品,保持競爭優勢,吸引和留住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的需求。
從王鶴棣到李昀銳,每一款不同氣質、不同長相的古偶男星都能快速在古偶市場拔得頭籌,本質因為他們是在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蛘哒f,古偶市場正在試圖通過不同的新面孔打破觀眾的審美疲勞,每月都有一位漲粉迅速的男星出現,未嘗不是大家樂于看到的市場繁榮。
02
移情速度快
再切換到消費者視角來看,這些古偶男星輪流在自己的上新期內大放異彩,漲粉量動輒超過百萬,一言不合就在熱搜站崗,除了觀眾的各花入各眼,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費者對于快消品的購買習慣是簡單、沖動和感性。
畢竟劇播期間,微博熱搜、短視頻剪輯、粉絲安利等多個渠道都在將古偶男星從“角色”推向“明星”,他們的熱度和流量瞬間爆發,哪怕是不看劇的網友,也能通過各類信息流推送愛上他們。尤其,當全網女人似乎都在為某一個男人著迷的時候,不沖動一把,加入姐妹們的花癡大軍,好像就顯得不夠潮流了。
就像現在李昀銳當紅了,《九重紫》相關評論區隨處可見抖人的調侃,如“慕聲,對不起,人總不能一輩子炸火花”“丁禹兮,我實在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么快”“丁禹兮你知道的,我不是見一個愛一個,李昀銳我是真喜歡”……而想當初《永夜星河》熱播時,抖人發起的那場感情大遷徙還是從“愛過王鶴棣”到“愛上丁禹兮”。
歸根究底,以抖人為代表的這些粉絲介于路人粉和真愛粉之間,愛則愛矣,卻無需古偶男星貢獻更多的精力和金錢,沉沒成本一旦縮小,移情別戀也就來得更加猛烈。因此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王鶴棣和丁禹兮就成為了李昀銳的“手下敗將”,證明觀眾對這些古偶男星的情感投入是沖動和短暫的,很少能夠得到沉淀。
另一方面,古偶熱建立在CP熱的基礎之上,CP粉是古偶演員短時間內吸粉的重要陣地。然而,要將CP粉轉化成唯粉卻十分不容易。
根據豆瓣某網友統計的數據,“菲常蕭張”“禹宙中欣”“昀牽夢繞”等CP超話的粉絲重合率高達57%,喜歡“嗑藥”的古偶CP粉從不只為一部劇停留,她們更像是一群勤勞的小蜜蜂,哪里有糖就去哪里??芍^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更直白的說,古偶男星的爆紅從來不是單個演員的功勞,很大程度依賴于他們被“標準化”包裝了。戲內,男主的人設或是溫柔中帶有一絲疏離、或是霸道中暗藏柔情,被塑造成為女主和觀眾的“白月光”;戲外,男主的人設被帶進現實,男女演員線上直播、線下掃樓,從不錯過撒糖的好時機,時常會讓觀眾誤以為“豹豹貓貓是假戲真做了”。
只不過,等到營業期過后,再失去古偶濾鏡的加持,男女主演的互動變少、魅力減少,CP粉的熱情自然也就成倍減退了。
對于觀眾而言,古偶男星提供的“幻想滿足”是即時的,也是消費式的,追捧他們不需要多么復雜的心理動機。打開一部劇,看到精致的臉龐和熟悉的故事套路,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情感的慰藉與滿足已然足夠。
絕大部分古偶受眾對男演員的喜歡,更多停留在了“當下”和“表面”,愛上的是他們飾演的角色而非本人的內涵或演技。這種高昂且短促的情緒消費,正是將這些古偶男星調教成市場“快消品”的契機之一。
03
營銷大雷同
更為有趣的是,2024年崛起的這些古偶男星不僅“共享”粉絲,還在共享營銷,嚴絲合縫地復刻同一條爆紅之路。
其中,丁禹兮和李昀銳的對比尤為明顯,兩個人營銷的熱搜話題約等于粘貼復制。例如,#丁禹兮 破碎感的神#和#李昀銳的代名詞是破碎#、#虞書欣丁禹兮3年二搭#和#孟子義李昀銳兩年二搭#、#丁禹兮上桌#和#李昀銳上桌#、#丁禹兮戰損裝#和#李昀銳戰損夢回袁見善#、#丁禹兮是虞書欣鐵粉#和#李昀銳是孟子義一級鐵粉#……
古語云,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盡管李昀銳和丁禹兮的外形、氣質和性格大不相同,可是套上同樣的熱搜后,便都成了觀眾眼中的天選古偶男主角,后者少走了不少前者營銷的彎路。
而抖音內,“人不能一輩子炸火花”這個梗更是被一眾營銷號當作拉踩素材,用來營銷李昀銳才是正兒八經的182體育生,“這個不一樣,這個我是真想談!”
粉絲移情速度本就很快,古偶男星顯然又非常習慣利用“搶走別人粉絲”的噱頭,“踩著”前輩的肩膀站上巔峰。畢竟一般來說,粉絲脫粉都是悄無聲息地不愛了,古偶男星的粉絲“脫粉”卻必然要鬧得人盡皆知、轟轟烈烈。
正如全網都知道丁禹兮“繼承”了一部分王鶴棣的粉絲,李昀銳又“繼承”了一部分丁禹兮的粉絲,潛臺詞其實是指:丁禹兮火過了王鶴棣,而李昀銳又火過了丁禹兮。
可以預見,明年新一輪古偶劇集開始播出的時候,李昀銳的粉絲勢必又將要被下一個男演員“繼承”。又或者,下一個繼承李昀銳粉絲的男演員就是即將要播新劇《大奉打更人》的王鶴棣。一群人兜兜繞繞,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此外,從《蒼蘭訣》爆出王鶴棣開始,“考古式營銷”也成為了古偶男星必須經歷的一環。由粉絲帶頭,挖掘古偶男星過往參加綜藝時的搞笑事跡,娛樂號再發酵話題,營造男星本人和角色的反差萌。例如,王鶴棣扮西瓜頭、侯明昊啃面粉、劉學義爬山碎碎念、丁禹兮跳“biangbiang面”、李昀銳七槍殺進娛樂圈……
今年6月,骨朵寫過一篇吐槽的文章,實際上,古偶捧人的流程更是流水線作業。流水線造流水星,古偶市場已然全面邁向快消品時代,一旦“產品”走完三個月的生命周期,ROI無法達標后,就將被以最快的速度淘汰,然后競品上位。
只是不知道,當觀眾沉浸于王星越、丁禹兮和李昀銳等人的營業,瀏覽他們微博熱搜的30秒里,是否還有人記得去年爆紅的那幾位古偶男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