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19日,蔣介石在一次講話時說:“現在關內的匪軍約可分為五部,即賀龍部,聶榮臻部,陳賡部,劉伯承部,陳毅部。此五部中,就我的觀察,以陳毅一部最為頑強,訓練最精,詭計最多,肅清最為困難。”(《剿匪叢書》之一:主席訓詞)
作為內戰的始作俑者,在與解放軍打了八個月后,蔣介石何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首先,從作戰地域上講,這支部隊對蔣介石的威脅最大
古語向來就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之說。蔣介石起家的地方和大本營是江浙。不容共產黨的軍隊在江浙生根和坐大,一直是他奉行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逼令八路軍、新四軍必須在長江甚至黃河以北活動。解放戰爭剛開打時,國民黨曾狂言“三個星期內解決蘇北共軍”,徹底解決“臥榻之側之敵”問題。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臥榻之側之敵”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讓粟裕打了個七戰七捷,并且是越打越強、越打越多。于是,國民黨軍進一步加大了“臥榻之側”方向上的兵力投入力度。
1946年12月初,蔣介石為了配合“國大”的召開,從根本上解決“臥榻之側之敵”問題,又擬定了《迅速結束蘇北戰事》的作戰計劃。為了加強這次作戰,蔣介石還把“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11師從冀魯豫地區抽調到蘇北戰場,共集中了25個半旅的兵力,分四路進犯,欲逼華野就范。
然而,這一次“臥榻之側之敵”依然沒有解決。非但如此,還讓“陳毅部”打了個宿北戰役,國民黨軍的整編第69師全軍覆沒,師長戴之奇自殺。
其二,從交戰次數上講,這支部隊與國民黨軍戰事最多
或許是處于臥榻之側蔣介石必欲除之而后快,或許是處于與國民黨軍交戰的最前沿,或許是這支部隊“肅清最為困難”,導致這一方向上的戰事最多。
在蔣介石說“陳毅部最難肅清”這話之前,除前面提到的蘇中七戰七捷外,還有后來的兩淮保衛戰、朝陽集之戰、泗縣之戰、漣水保衛戰、鹽南反擊戰、宿北戰役、魯南戰役等一系列的戰役戰斗。完全可以說,解放戰爭第一年,華東(含蘇北)方向上的戰事最多。
哪怕是兩淮最終失陷、漣水最后不得不放棄,但蔣介石在占領這些地盤時,付出的代價仍極大。僅以兩次漣水保衛戰為例。第一次漣水保衛戰:雙方鏖戰14天,殺得天昏地暗,張靈甫最終敗走。此戰共“殲敵9000余人,其中74師6000余人”。第二次漣水保衛戰:74師雖攻占了漣水城,但王必成的6縱依然讓張靈甫贏得很艱難,74師“付出了傷亡4000余人的代價”。
新華社1947年5月22日發表的時評中這樣寫到:“華東人民解放軍和華東解放區的人民,在全中國人民的愛國自衛戰爭中,擔負的任務最嚴重,得到的成就也最榮耀”。(《粟裕戰爭回憶錄》第506頁)
其三,從較量結果上講,這支部隊使蔣介石的損失最大
蔣介石發出這支部隊“肅清最為困難”的慨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在這8個月的交戰中,讓他損失了10多萬精兵。原本上憑借強大的綜合優勢,蔣介石想對“陳毅部”來一個碾壓,畢其功于一役。然而,事與愿違的是“陳毅部”非但沒有被消滅,自己到是損兵折將。尤其是宿北戰役開了一個整編師被殲的先河,而魯南戰役更是破了一戰被殲5萬余人的新紀錄。
更令蔣介石悲催的是,不僅損失了大量部隊,還有那么多的美式先進武器裝備無償送給了“陳毅部”,這使“陳毅部”更是如虎添翼。
悲催還沒有結束。就在蔣介石2月19日剛講完話沒過一天,極為巧合和有趣的是,20日,“陳毅部”便又發起了萊蕪戰役。僅交戰3天,蔣介石就損失了5.6萬余人,又讓“陳毅部”創造了“一個大空前”。
戰爭的戲劇性還在不斷上演。“陳毅部”成了蔣介石最大的“眼中釘”。4月20日,蔣介石在講話中又提到了“陳毅部”:“匪軍的主力集中在山東......我們如能消滅山東戰區的主力,則其他戰場的匪部就容易肅清了。所以目前山東是匪我兩軍的主戰場,而其他皆是支戰場”。(《剿匪叢書》之一:主席訓詞)
而此時,“陳毅部”早已開始通過“耍龍燈”創造殲敵良機。20多天過后,孟良崮戰役爆發。這一次,正如蔣介石所說的那樣,“陳毅部”真是“詭計最多”,居然想吃掉他的御林軍整編第74師。
令蔣介石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事還是發生了:“陳毅部”還真給他的74師團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