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阻敵、攻城兩部分,第二階段是攔截、奔襲兩部分,第三階段是追擊、圍殲。此戰國民黨共投入55萬左右兵力,可是在第一階段,其廖耀湘部的西進兵團13個師、3個騎兵旅,卻一直在新立屯附近打轉。
可以說,東野能較為順利地拿下錦州、長春,廖耀湘部幫了大忙。遼沈戰役是9月12日打響的,10月2日蔣介石飛赴沈陽坐鎮,主持大局。
蔣介石專機途經已被圍困、遭到猛烈進攻的錦州上空時,投下一封親筆信,命錦州國民黨最高指揮官范漢杰根據當前情況,按規定的三個暗號回答:決定突圍,或死守待援,或不能守。
范漢杰發出“死守待援”的信號,并認為將東野主力吸引到錦州城下,國軍從沈陽、華北調來2個兵團,中心開花,進行決戰。因此蔣介石一到沈陽,就召開軍事會議。
會上,東北國軍總司令衛立煌、第9兵團司令廖耀湘紛紛發表意見,衛稱共軍攻錦州的目的是打援,而不是攻城,錦州城防堅固,絕對是能守住的,國軍增援必定全軍覆沒;
廖跟衛的意見大同小異,不要走遼西走廊西進,這樣只會讓共軍打援得更輕松,但可以組織東進兵團,增援成功很好,失敗了也能守住營口海港,保底不讓沈陽成第二個長春
蔣介石站起身來表示強烈反對,厲聲喝斥:“你們的意見我完全不同意,錦州不能丟,錦州丟了的后果不堪設想。東進兵團要組織,但西進兵團也要有!”會上,蔣介石強令衛立煌組織西進兵團,衛堅持己見,惹得蔣當場失態,破口大罵。
會后,蔣介石會見昔日聽話、“懂事”的學生廖耀湘,開口沒有寒暄客套,劈頭蓋臉訓斥,指責其不聽自己命令,強令他越過衛立煌,全權負責西進兵團的負責,如有問題,拿他一人是問!
衛立煌、廖耀湘的想法沒錯,“圍城打援”是東野的慣用戰術,實在是被打怕了。蔣介石也沒想錯,錦州對東北、華北的戰局至關重要。
范漢杰戰后同東野的林、羅、劉感慨:“打錦州這一招,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根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扁擔斷了?!?/p>
范漢杰當時不知道,東野打錦州的決心,從頭到尾都是在毛主席的督促、強令下形成的。似乎這跟蔣介石有點像?但事實上這是完全不同的。
東野的資本遠不及東北國軍雄厚,但蔣介石卻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一般,在一場重要但沒到生死存亡的戰斗中,押上所有的東西,要么全贏、要么全輸,不留一點余地。這完全是亡命徒的做法。正因為如此,遼沈戰役后,東北成東野的了,完全沒有國軍的任何生存空間。
廖耀湘組建的西進兵團,雖說不會完全按照蔣介石的命令行動,但對東野仍會造成巨大的困擾和威脅。廖耀湘部若不顧一切,強行挺進到東野還沒打下的錦州,那后果真將不堪設想,東北解放乃至全國解放的時間都會大大推遲。
當時負責阻擊廖耀湘部的東野一部,主要是梁興初的10縱。羅榮桓代表東野司令部,給梁興初下的命令是:“望你10縱在黑山一帶頑強阻擊2天至5天,待攻錦主力完成任務后回師北上,共同圍殲沈陽出援之敵。”
去年剛成立的10縱,當時還不是東野主力,只能說在梁興初等悍將的領導下,有一定的戰斗力。到10月5日,錦州已被我軍包圍2天;沈陽國軍(即廖耀湘部)蠢蠢欲動,想要西進援助。
于是東野司令部開始給梁興初增兵:1縱3師、遼南獨立2師和6縱(缺少17師)。暫且不說武器裝備、糧食彈藥、空中支援、精銳程度等方面的劣勢,單說在黑山、大虎山一帶防守的我軍,人數上就遠遠不如廖耀湘部,所以該怎么阻擊他們?這就需要統兵大將自己動腦子,想個好點的辦法來了。
話說梁興初綽號眾多,如大牙、鐵打的、帶刀的、虎將、猛將等等??墒撬@么多綽號,就是沒有一個說到他機智方面的。在阻擊廖耀湘部中,梁興初一展高超智謀,讓人不再無視其智慧。
梁興初教1縱3師打政治仗:1縱取“天、地、玄、黃”四字代號(防止敵人截獲電報,迷惑敵軍),1縱叫“天”字部隊,3師叫“黃”字部隊,令1縱3師師長帶3師沿黑虎山、大虎山、溝幫子、北鎮轉一圈,沿途多寫大標語,落款一律用“天”、“黃”兩支部隊,或者寫“第一縱隊”、“一縱三師”。
這在中國古代兵法里,叫作“示形”。接著,梁興初讓3師師長把3師下面3個團的代號變成7、8、9師,目的是讓廖耀湘部知道1縱和7、8、9師在這,不敢冒然西進。最后,梁興初笑著說:“敵人稍微一猶豫,我們就爭取到三五天了,任務也就完成了一半?!?/p>
這時候有人就會問了,其他部隊呢?梁興初怎么不拉他們出來也“示示形”,威懾威懾敵軍。凡事過猶不及,這假的廖耀湘遲早會發現,完全寄希望于這,不去加緊布防、修筑工事,就是掩耳盜鈴,必將完蛋。
因此,1縱3師去“示形”,其他部隊被梁興初安排提前布防和修筑工事。1縱是東野的王牌主力,威名遠揚,即便“示形”沒嚇住廖耀湘部,也不至于被打的七零八碎;
而且好鋼用在刀刃上,把1縱3師拉去修筑工事,實在大材小用。讓其冒一定風險轉一圈,算是半休整,回來就進工事,以飽滿的狀態迎戰敵軍。
后來廖耀湘果真被梁興初“示形”嚇到,愈發覺得遼西是陷阱,是東野布下的口袋。
在攻占錦州的2天后,梁興初指揮10縱跟敵軍打了三場小規模戰斗,均取得勝利,梁就立即下令后撤,把黑山、大虎山以東的大片地區,全部讓給廖耀湘。
東野拿下錦州、長春后,就真轉成打援了。前面是圍城真、打援假;后來城沒了,馬不停蹄轉成打援了。遼沈戰役的戰果為什么那么大,就是這樣來的。
錦州那邊打完,梁興初按照野司命令,轉成真“誘餌”,引廖耀湘部步步西進,離錦州的東野大軍越來越近。錦州已失,廖耀湘更不想西進了,但蔣介石嚴令廖耀湘兵團西進,跟東進兵團齊頭并進,擊潰東野主力,再收復錦州。蔣介石還派出得意門生杜聿明,從徐州飛到沈陽督戰。
后續,梁興初率領10縱等部進行黑山阻擊戰,死死拖住廖耀湘部,使其無法占據黑山、大虎山以作掩護撤退。等到東野主力趕到,對廖耀湘部進行穿插、合圍、分割,輕松將其全部吃下。
從此,10縱也成東野主力之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