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高達3.4億左右,位居全球首位,但血壓控制率只有16.8%。高血壓病的傳統治療以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為主,但藥物治療存在依從性差、副作用多等諸多問題,尤其是難治性高血壓患者,服用多種藥物仍不能實現血壓達標,導致心血管風險居高不下。
作為控制高血壓的新武器,腎動脈交感神經消融術(renal denervation,RDN)的出現,有望解決傳統治療的局限性。在最新的國內外高血壓治療指南和共識中,RDN作為一種安全性高、療效確切的治療方式,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和推薦,與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一起成為高血壓治療的“三駕馬車”。
近日,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于雪主任團隊成功為一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實施了RDN手術治療,將這一全新治療方法正式實現落地,成為北京地區較早開展這項治療的醫學中心。
患者為一位57歲的公安干警,常年高強度的工作導致血壓一直居高不下,盡管每天服用5種降壓藥物,而且每種劑量都達到普通患者的最大用量,血壓控制仍不理想。24小時動態血壓均值142/93mmHg,白天清醒時段平均血壓147/95mmHg,夜間平均血壓也高達131/91mmHg。患者健康狀況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亟待采取有效措施。
RDN消融導管頭端4點螺旋電極與腎動脈貼壁示意
病情就是使命,必須迎難而上!術前,于雪主任與團隊成員齊欣主任醫師、王欣越副主任醫師等對患者進行仔細篩查并排除了繼發高血壓相關多種因素,完善了包括腎動脈在內的全身動脈CT造影等術前檢查,經過詳細周密地討論,并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共同決策實施RDN介入手術。作為手術安全的重要保障,手術麻醉科華震主任也參加術前討論,對麻醉方式等各項手術細節和場地條件做了細致評估,確保手術萬無一失。
RDN術中操作
手術采用目前國際上臨床證據確切的新一代Symplicity Spyral多極腎動脈射頻消融導管,螺旋形射頻消融導管頭端分布有四個電極,適合進入在腎動脈主干及分支,可同時完成4位點的消融。因為導管頭端的巧妙設計,既可以保持血管開放避免電極溫度升高時誘發的腎動脈痙攣,又具有貼壁效果好、操作簡單、手術用時短、消融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的特點。
患者雙腎動脈CTA圖像(左)
RDN導管進入腎動脈及分支(右)
一場攻堅克難的手術正式開始。2024年12月12日上午,手術麻醉科華震主任、于暉主任醫師首先為患者在喉罩通氣下實施全麻。接著,于雪主任團隊在穿刺股動脈后逐步實施腎動脈造影及分腎動脈RDN術。由于常年的高血壓病,患者的雙側腎動脈及分支走行非常迂曲,為手術增加了不少難度。憑借著多年積淀的冠脈介入手術經驗,于雪主任團隊成員群策群力,及時應用延長導管支撐、雙導絲等介入技術,將Symplicity Spyral RDN導管成功送達迂曲的腎動脈分支部位并進行了29個位點的消融。術后患者恢復順利,血壓明顯降至100-120/60-70mmHg,且感覺良好。出院前停掉了一種降壓藥,血壓仍控制在正常范圍。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
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導管室及手術麻醉科成功完成院內首例RDN
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于雪主任在成功完成手術后表示:“RDN這項技術,經歷多年的臨床實踐和導管的更新迭代,成為目前高血壓介入治療的主流方式。早在RDN在國內上市前,我們就對手術團隊成員進行了規范的理論和手術操作培訓,并與高血壓專業組聯合開設了高血壓介入專病門診,為RDN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從術前、術中、到術后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系統。此次在院領導的支持下,經過多方協調努力,將這一技術正式落地并順利實施,標志著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在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領域邁上新的臺階。”
便民小貼士
高血壓介入門診時間:周五上午
于雪主任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下午
供稿:心血管內科 王欣越
審校:心血管內科 于雪
醫務處 陳浩
宣傳處 孔競 馮世領
主編:孔競 監制:杜元太
編輯制作:宣傳處 李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