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女作家瓊瑤,就這樣在全網的一片嘩然中,成為了千古。
關于她生前與平鑫濤及其三個子女的恩恩怨怨,按理來說,在瓊瑤化為雪花離去之后,應該都隨風飄散。
然而,外界的輿論,并沒有因此戛然而止,反而愈演愈烈。
除了關于瓊瑤的戀愛腦,以及她淪為被平鑫濤賺取商業價值的工具人,以及在這段三角關系里的沉沉浮浮外,繼子平云對瓊瑤的各種既要又要,一直是網友所痛恨的點。
這不,瓊瑤入土為安剛剛7天,平云就有了三個動作。
繼瓊瑤花葬之日發“冬至團圓樂購”的動態之后,他再次出手了。
每一個動作,可謂都是有備而來,直奔而去。
其目的,就是為了利用瓊瑤去世的熱度,以及她作為名人的效應,來為他現在已經改名為春光集團的原皇冠文化,榨取瓊瑤的最后一點價值。
發文否認“皇冠文化是靠瓊瑤發家”的言論
皇冠文化發家的真相,究竟如何?
在文化產業的大舞臺上,皇冠文化那可是有一號的。
而瓊瑤的作品,就是皇冠文化最耀眼的招牌。
從《窗外》開始,到《梅花烙》《還珠格格》,這些作品那是火得一塌糊涂。
不光書賣得好,改編成影視作品也是爆款連連。
讀者們為瓊瑤筆下的愛情哭得稀里嘩啦,影視公司都搶著要拍她的作品,皇冠文化也跟著一路高飛,成了行業里的大佬。
想當年,瓊瑤帶著她的文學夢和平鑫濤一起打拼。
剛開始的時候,皇冠文化就像個小破船。
推出來的雜志,拼盡全力才賣出去幾十本。
平鑫濤自己騎著老式的破自行車,沿街到處叫賣,推銷。
那時候的他,家里窮得連給三個孩子買雞蛋的錢都沒有。
瓊瑤伸出來的救命稻草《窗外》出版時,皇冠又缺錢,發行渠道又少。
瓊瑤那可是拼了命地到處跑宣傳,改了又改書稿,才慢慢吸引了讀者,給皇冠文化帶來了生機。
之后每出一本書,就像打一場大仗。
瓊瑤在前面寫平鑫濤在后面忙各種事兒,比如說選書的紙張、設計封面、策劃怎么賣書,他倆那配合相當默契。
有一次瓊瑤對平鑫濤講:“鑫濤,這次新書封面我想要那種迷迷糊糊、像夢一樣的感覺,就跟書里的愛情似的,你可一定要弄好哦。”
平鑫濤就笑著說:“行嘞,你想啥我都明白,肯定讓封面超棒。”
甚至被平鑫濤催稿催到手又腫又痛,只能纏上紗布,以及出門喝個咖啡,都說她是浪費時間。
可就在瓊瑤不想拼命把自己關在那間書房日夜創作的時候,只要平鑫濤一個擁抱,她就馬上回心轉意,立馬寫稿。
就是瓊瑤這樣點點滴滴的泣血付出,才換來了后來皇冠從瀕臨倒閉,到走向行業巔峰。
可誰知道,繼子平云卻不承認皇冠文化是靠瓊瑤起來的。
瓊瑤死后,平云在他的博文中說:
他為啥要顛倒黑白呢?
平云從小就在這種又有錢又復雜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對皇冠文化的發展有自己的想法。
可能是他一直活在爸爸和平鑫濤的影子里,想在家族里搞出點自己的名堂,所以就想重新說說皇冠文化的事兒,讓大家覺得皇冠文化不是靠瓊瑤。
又或者是家族企業分錢的時候有了矛盾,他想為自己多撈點好處,就先把瓊瑤的功勞給否定了。
這事兒鬧得,把原本好好的一段文化傳奇攪得亂七八糟。
否認父親平鑫濤從皇冠的影視收入里拿了錢
皇冠文化在影視這塊的收入以及分配,一直是個大謎團。
平云非說他爸平鑫濤沒從影視收入里拿一分錢,全是瓊瑤的,這可把大家都搞懵了。
以前啊,平鑫濤在皇冠文化搞影視的時候那可是忙得腳不沾地。
就拿《還珠格格》來說吧,最開始籌備的時候,平鑫濤到處跟電視臺、制作公司談合作,眼光那叫一個毒,談下了大價錢的版權交易,這才讓《還珠格格》能順順利利開拍。
拍的時候呢,從演員穿啥衣服、衣服啥顏色,到劇情咋剪,他都要管。
那時候瓊瑤看著忙前忙后的平鑫濤說:
“你這么辛苦,都是為了讓我的作品更好,我肯定不會忘了你的好。”
平鑫濤就回答:
后來發行的時候,平鑫濤又親自出馬,把《還珠格格》推廣到了全世界的華人圈,火得不行。
他這么用心,說沒拿一分錢,誰信啊?
平云這么說,可能是因為家族里要重新規劃財務了。
現在到了家族產業傳給下一代的時候,他想讓自己在家族企業里更有地位,多分點錢,就把以前的賬給改了改。
平云就想通過否定他爸拿過錢,來給自己在家族產業轉型的時候加點碼。
可憐瓊瑤,本來在影視方面功勞大大的,現在卻被卷進了這莫名其妙的收入爭議里,被大家議論紛紛。
如果不是她后來有覺醒,把自己個人旗下的影視公司可人娛樂公司給兒媳婦何繡瓊管理,說不定可人娛樂公司的影視收入,都要被平鑫濤父子吃干抹凈。
否認臺北別墅可園是瓊瑤自己花錢買的
瓊瑤生前和平鑫濤一起研究劇本、里面種滿玫瑰花、價值5.6億的臺北別墅可園,到底是誰的?
臺北的別墅可園,對瓊瑤來說那可不一般,她在這兒生活、創作,好多經典作品都是在這兒寫出來的。
可現在,繼子平云卻說,這別墅是他爸平鑫濤花 5.6 億買的,不是瓊瑤的。
當年買可園的時候,瓊瑤正處于創作巔峰。
皇冠文化因為瓊瑤的作品賺得盆滿缽滿,買可園的錢也是從這里面出的,而且買這房子就是為了讓瓊瑤能好好創作。
這么多年,瓊瑤把可園打理得可好了,園子里的花花草草都被寫進了書里,像《一簾幽夢》里的浪漫場景,很多都是在可園里找到的靈感。
有一次瓊瑤在可園的花園里跟平鑫濤說:
每當這時候,平鑫濤就會習慣性地站在瓊瑤的后面,摟著她的肩膀,溫情脈脈地說:
“只要你能在這兒安心寫東西,花多少錢都值。”
為了不讓瓊瑤被蚊子叮,影響創作,繼而影響皇冠的影視發展,平鑫濤還專門在瓊瑤創作的屋子外面布置了窗簾。
但這個留下了兩人這么多記憶的愛巢可園,到底是誰出資的呢?
對此,平云之前接受采訪的時候提到:
平云為啥這么做呢?
可能是他小時候就覺得爸爸對瓊瑤太好了,心里有點不舒服。
長大了,家族里權力變了,又有生意上的事兒,可能是有新的投資項目缺錢了,就想重新算算可園這資產。
又或者是家里人關系不好了,就拿房子的事兒來重新劃分利益。
這事兒一出來,外界議論紛紛。
不管是誰出資的,瓊瑤給平家和皇冠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更是不可否認的。
這種各自有子女的二婚男女組合的家庭,尤其是雙方有巨大的商業利益的捆綁,說白了,剝開情感與道德的拉鋸,名望與利益的撕扯,剩下的內核,就是兩個字:人性!
無利而不往。
直到瓊瑤離世,平云都要榨取她最后的價值。
利用輿論風波,為自己的春光集團,繼續添磚加瓦。
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紛爭。
有紛爭的地方,就會有傷痕。
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