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正式開庭,李作鵬、邱會作等人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開國中將邱會作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在長征時期促使毛主席改變了紅軍進軍戰略,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可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時期,他追隨林彪,徹底站在了國家和人民的對立面,最終沒有逃過法律的制裁。
邱會作在法庭上
黨組織考慮到邱會作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貢獻,批準其保外就醫,他被安置在了陜西西安。
就在到了西安的時候,邱會作卻對著工作人員說道:“你們還是把我送回去吧。”
從放牛娃到紅小鬼
邱會作出生于江西興國的一戶貧農之家,因為家庭生活貧困,他在小的時候就得給地主放牛,他親眼目睹了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心里暗示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1928年邱會作參加了革命,加入了當地的農民赤衛隊,他在戰場上作戰十分勇敢,很快就得到了戰士們的一致稱贊。
1929年邱會作聽說中國共產黨率領的紅軍來到了他的家鄉,他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紅軍隊伍,這一年邱會作僅僅只有15歲。
邱會作將軍
盡管邱會作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在紅軍隊伍里面他特別精明能干。后來毛主席和朱老總得知以后,給邱會作起名為“紅小鬼。”
邱會作非常勤奮,經常跟著隊伍上前線與敵人戰斗,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自己學習,經過深入的學習,他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不久之后邱會作就被編入了紅軍第三軍第九師,成為了一名通訊員。憑借著自己在部隊里面學到的知識,以及他的機靈聰明,他在紅軍隊伍里面得到了重用。
1932年邱會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了。1932年他跟隨紅五軍團打進了江西贛州,不料遭遇了敵人的伏擊,邱會作手里拿著一把大刀,沖在了最前面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殺了十多名敵人,成功的掩護了戰士們后退。
這場戰役結束后,組織上安排他擔任了紅五軍團的宣傳隊隊長,這時候的邱會作不到20歲。組織為了培養他,又把他送到了瑞金工農學校學習,他學到了不少的軍事知識和理論知識,還學到了不少的財務知識,擔任了模范班級的班長。
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紅軍總部后勤部門擔任會計兼任機要統計員,中央紅軍的人員數量、槍支、等重要機密只有他一個人知道,可見組織對他的信任。
為了確保他的安全,只要邱會作外出辦事期間,組織上都會安排警衛跟隨。之后他又擔任了供給部機關黨支部書記,負責紅軍后勤的日常工作。
這件東西是個寶貝啊
蔣介石為了消滅中國共產黨,多次調集重兵對紅軍進行“圍剿”,因為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紅軍隊伍于1934年開始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兩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進行長征的油畫
在長征開始之際,由于隊伍的目的地不定,時間也未確定,很多人擔心了起來,甚至中央也有好幾次打算重新建立根據地的想法,到了最后因為各種原因改變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黨內的形勢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1935年9月,熱衷于權力和欲望的張國燾“另立中央”,堅持紅軍應該向南發展。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共中央主張率領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以及中央軍委縱隊繼續北上,抵抗日本侵略者。
黨中央和毛主席多次勸導張國燾,向他闡述了北上戰略的優勢,在電文中多次督促張國燾北上,南下是沒有出路的。
為了加強軍隊內部的團結,中央紅軍發布了《為執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在這份文件中,黨中央多次提到:迅速北上,創造陜甘寧新蘇區去。可不久之后,中央改變了新的戰略,促使毛主席改變這一決策的就是邱會作。
長征路上的中央領導
原來就在紅軍進軍的過程中,他們來到了甘肅宕昌縣的哈達鋪。毛主席喜歡看書,在長征的過程中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書籍丟了不少,毛主席下令,讓一縱隊偵察連連長梁興初去找一些能看的書籍。邱會作是軍委第三科的科長,對于毛主席的話十分在意。
戰士們經過長途跋涉已經休息了,邱會作開始行動了起來,去給毛主席找各種能看的書籍。他來到了當地的郵政所,搜集到了一些幾十天以前的舊報紙,同時還有一張陜西省通郵圖。
邱會作把這些報紙以及地圖都拿了回去,交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到之后,高興的說道:“這件東西是個寶貝啊。”
隨后,毛主席翻開了報紙,報紙上刊登著一條信息:在陜西保安有共產黨的軍隊在活動,頭目就是劉志丹。
毛主席激動的說道:“我們這里休整一下,就要到那個人民要革命的陜北去安家了。”
長征時期的毛主席和林彪
邱會作自己沒有想到,他自己找了半天的書籍和報紙竟然有這么大的用處,甚至決定了紅軍的走向。正是這個原因,毛主席決定率領中央紅軍前往陜北。
毛主席發表了講話,講話中說道:
‘我們要感謝國民黨的這份報紙給我們提供了陜北紅軍的消息。那里有劉志丹的紅軍,還有根據地,我們要北上抗日,首先就得到達陜北。從這到陜北根據地的話不過七八百里的路程,大家一定要振作起精神來,繼續北上。
陜甘支隊司令員彭德懷興奮的說道:“這張報紙來的太及時了,因為這張報紙,中央才改變了戰略,到達了陜北,找到了劉志丹。”
長征時期的彭德懷
在前往陜北的路上,毛主席不斷的鼓舞大家:“我們紅軍這幾年下了兩次山,一次是井岡山,這一次是岷山。一次比一次人多,久經鍛煉的紅軍一定會發展起來的。”
沒多久,中央紅軍就來到了陜北。從此陜北地區成為了我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持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
來到林彪麾下
中共中央到達陜北以后,邱會作仍然負責后勤工作。由于他工作做的好,以及部隊在不斷的擴大,邱會作上升得很快。先后擔任了中央軍委供給部副部長、部長等職位。1945年黨中央召開七大會議,邱會作還被選為黨的七大代表參加了會議。
就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邱會作被調到了東北,因此與林彪結緣。邱會作既能帶兵打仗,又能做后勤工作,同時還能做政治工作,是隊伍里面不可多得的人才,林彪十分的欣賞他。
解放軍發起了遼沈戰役
邱會作到達東北之后不久,就被任命為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政委,是軍團政委的級別,同時賦予了他指揮的權力,是實際上的一把手。
不久之后,解放軍發起了遼沈戰役,邱會作的第8縱隊屬于遼沈戰役的主力部隊。在圍攻錦州的戰役中,林彪指示邱會作攻占城東南小紫荊山陣地,這是一個戰略要地,甚至關于著整個錦州解放戰的勝利。
邱會作率領第8縱隊,經過了長時間的苦戰,終于拿下了小紫荊山陣地,邱會作留下一個團負責防守。
陣地攻下來了之后,并不意味著完全勝利,意外發生了。就在吃早飯的時候,那個團長松懈了,自己肚子餓了就跑到山下吃早飯去了。
錦州解放戰
這個團長只留下了一個團負責堅守陣地,敵人趁著這個機會,馬上發起了大規模的攻擊,在敵人飛機和到大炮的支援下,最終寡不敵眾,小紫荊山陣地丟失了。
團長大意丟失了陣地,邱會作身為第8縱隊的首長,并沒有馬上上報,他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再奪回來,這樣的話省得挨一頓批評。
東北野戰軍的首長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都被蒙在了鼓里。而國民黨方面則開始宣傳紫荊山取得了大捷。林彪馬上派人進行打聽,這才知道邱會作的第8縱隊把小紫荊山陣地給弄掉了。
林彪得知后,十分生氣。陣地丟失了竟然還不及時上報,如果貽誤了軍機的話,后果不堪設想。羅榮桓和劉亞樓前往第8縱隊,嚴厲的批評了邱會作。
羅榮桓說道:
“打了這么多年仗了,丟失陣地已經是不對了,隱瞞不報更是錯上加錯。你們以為能夠奪回陣地,萬一奪不回來怎么辦,因為一個陣地就可能影響到整個戰場的成敗。”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在前線指揮
毛主席得知這件事情以后十分生氣,專門發來了電報:大軍作戰,軍令應加嚴。
當前形勢危急,林彪做出指示。第8縱隊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小紫荊山陣地,否則的話,無法從事。邱會作親自來到前線,坐鎮指揮。
第8縱隊的戰士們知恥而后勇,在這場戰斗中個個如狼似虎,冒著敵人的炮火不斷的往前推進,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小紫荊山陣地重新回到了第8縱隊的手中。
戰斗取得勝利之后,林彪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如果沒有奪下來的話,不僅影響錦州解放戰的勝利,甚至還會對東北的局勢產生影響,林彪、羅榮桓心里也在慶幸沒有釀成巨大的惡果。
小小的一個紫荊山陣地卻驚動了毛主席,縱隊政委邱會作宣布,負責防守的團長做撤職處分,丟失小紫荊山陣地的連長執行槍決。
毛主席照片
林彪非常愛護邱會作,鑒于他及時奪回了陣地,沒有造成更為嚴重的錯誤,對邱會作做出了只做出了警告的處分,邱會作對林彪更加感激了。
緊跟林彪
新中國成立之后,地方上缺乏干部。軍隊很多做政治工作的干部都轉到了地方擔任了領導職務,而邱會作則繼續留在部隊,在林彪麾下工作。
林彪非常賞識邱會作,在林彪的推薦之下,邱會作屢屢受到提拔,不到五年的時間里就擔任了軍委總后勤部副部長。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授銜儀式,41歲的邱會作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是解放軍隊伍里面較為年輕的中將。
解放軍舉行授銜儀式
1959年中國進入了三年困難時期,許多的老百姓吃不上飯,甚至還出現了餓死人的事件。但是軍隊后勤在邱會作的帶領之下,不僅沒有一人餓死,還帶頭向國家上繳了20個億的資金用來救助地方。
周總理肯定了邱會作的工作,他在講話中說道:
“邱會作同志是一個堅定的紅軍老戰士,他這個后勤部長做的很出色,是歷屆后勤工作做的最好的一位,這不僅僅是我的看法,更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看法。”
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邱會作剛開始的時候受到了沖擊,林彪出面保護了他,并且讓他一直擔任著之前的職務,對此,邱會作十分感激林彪。
李作鵬、吳法憲、邱會作
還是把我送回監獄吧
1971年9月,林彪事件發生后,中央給邱會作看了相關的材料,他十分吃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面,他沉默了好久,中央只能依法處理。
1971年9月邱會作等四人被帶到了北京衛戍區第三師師部,在這里一呆就是五年。毛主席得知后作出了指示:黃、吳、李、邱應該吃好,有資格吃好。他們十分感謝黨中央和毛主席對他們的關照。
1976年年底,黨組織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把邱會作轉移到秦城監獄。
林彪集團成員
在秦城監獄,他的生活比之前的更好了,住的房子到了夏天也不熱,冬天還有暖氣,廁所也配備了抽水馬桶,甚至還有專門的醫生為他體檢。邱會作對于黨組織對他的關照心里十分的感激。
在這段時間里,邱會作不斷的配合組織工作,積極交代問題,他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日子過得很舒心。
1981年黨組織對邱會作進行了依法處理,鑒于邱會作認錯態度比較好,組織給他從輕處理,邱會作表示完全服從黨組織的處罰。
在最后的陳述階段,邱會作說道:
“我的上兩代和下兩代,就連我自己這一代,一共五代人都受了共產黨的恩情。我犯下的罪行是歷史改變不了的,但是人可以改造,我決心接受改造。”
法庭依法審判
法院考慮到了邱會作的身體狀況,以及他在革命年代有過不少的戰功,幾個月后,組織做出決定,允許他保外就醫,在西安生活。
就在邱會作離開秦城監獄的時候,邱會作說道:
“對于新的住房我沒有任何的要求,只希望住房可以有暖氣,能夠洗澡,看病方便這三點就足夠了。其他的我也不敢奢望什么。”
到了住處之后,邱會作發現新的住房缺的就這三點,邱會作心里很不高興,就對著送他前來的工作人員說道:“你們還是把我送回去吧。”
工作人員了解事情的原由之后,哭笑不得,他們對著邱會作的兒子說道:“你好好勸一下你父親,生活上的事情都會解決的,千萬不能讓他對生活失去信心。”
邱會作在法庭上
組織上考慮到了他的訴求之后,很快為他解決了這些難題,同時每個月還給予他一定的補助,發放足夠的生活費,生病可直接安排到省醫院就醫,每逢節日的時候政府還會派人送來一些禮品。
晚年的邱會作十分關心國家和世界大事,他經常向鄰居們借報紙。由于邱會作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軍隊的財政工作,所以他對中國的經濟改革特別關心。
他對著周邊的人說道:“晚年的我過得更加充實且富有意義。”
晚年的邱會作
1992年,邱會作的生活條件相對之前又改善了很多,在政府的關照之下,邱會作安排到了西安干部休養所,同時還為他特別配備了一輛轎車,邱會作的心里十分感激黨和政府對他的關懷。
2002年邱會作逝世,六年之后邱會作的塑像在他的家鄉江西興國縣落成。
邱會作塑像
如今邱老的石像被安置在了興國縣的“將軍廣場”,歷史和人民對他的功過已有定論,教訓非常深刻,值得我們深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