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即將過去2024年,中國實體商業已然駛入變革的深水區。告別了2023年的初步復蘇,這一年更像是對市場深度調整的回應。實體商業不再是簡單的“守成”,而是積極“應變”。
消費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復雜性,消費行為的演變加速,從追求性價比到注重體驗和情感價值,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元。
正如贏商tech零售品牌事業部總經理、主編童丹霞在報告分享中提到,“情緒消費”成為撬動零售增長新支點,治愈系產品成為年輕人當下消費新寵,也使得日雜店、IP集合店、潮玩文創店在近兩個季度迎來開店潮,其中多品類集合、多場景融合的創意零售集合店浮出市面,享受到這波情緒消費熱潮帶來的紅利。
面對消費需求的改變,實體商業唯有擁抱變化,積極適應,方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值此一年結束之際,2024贏商網大會在上海舉辦,與此同時,第八季老友記·閉門會聚焦主題“聚新勢,開新局”,邀請50+商業地產及零售品牌大咖齊聚,共同交流這一年的經驗心得以及對行業的深刻思考。
閉門會中,贏商tech董事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吳傳鯤首先上臺致辭,在他看來,商業市場已然走過野蠻生長的時代,眼下更需要每一位商業人堅持長期主義,用長遠的目光和思維去發現和創造。
此后,在特邀主持嘉賓漢博商業管理集團執行總裁李亞明的組織下,嘉賓們以非遺文化為線索切入,以情緒價值為主題,分別就“洞察情緒”、“釋放情緒”、“預見情緒”等三個大話題分組展開討論,并由每組代表分享觀點。
洞察情緒
在消費者身上捕捉到了哪些情緒需求?
關于第一個議題,嘉賓們提出2024年零售業面臨消費者需求從物質轉向情緒的轉變,業者普遍感受「內卷」與「焦慮」。
應對之道在于「內觀」,即反求諸己,而非僅關注外在競爭;并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化解焦慮。“更重要的是建立品牌與消費者間的「心流」,透過情感連結使品牌建構更有效。嗅覺等感官體驗能直接影響情緒,可作為創造「心流」的途徑。”
因此,零售業者應正視自身及消費者的情緒需求,藉由「內觀」與建立「心流」來應對挑戰,并善用感官體驗強化品牌連結,方能在未來取得成功。
釋放情緒
什么樣的場景空間能讓消費者釋放情緒?
創造有效的情緒價值釋放需要從多維度入手。嘉賓們提到,首先,場景設計應注重成癮性,吸引消費者重復體驗;其次,利用視覺刺激,通過放大和造夢等手法增強感官沖擊;再次,針對不同客群,挖掘其文化標簽,通過內容運營和活動等方式建立心理認同;同時,提供沉浸式的場景體驗,增強消費者的代入感,強調稀缺性,打造獨特和極致的體驗。
嘉賓們總結:“情緒價值的釋放應內外兼修,既要重視社群互動等外在形式,也要關注內觀和自我調節。通過以上多維度的結合,才能真正有效地釋放情緒價值,并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如何滿足消費者的深層次情緒需求?
另一組嘉賓們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滿足情緒價值的關鍵在于回歸產品、體驗和互動三個基本維度。
首先,產品本身需要提供真正的價值,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其次,要注重創造優質的體驗,包括室內和室外環境的打造,以及服務等細節;最后,通過各種形式的互動,如線上線下活動和聯合營銷等,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傳遞溫度,將門店打造為交互中心和體驗中心,從而有效地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
開發商如何與品牌良性互動,共創良好的消費體驗?
嘉賓們提到,在如今的消費形勢下,為了提升整體消費體驗,地產商和品牌方需要加強合作。非標商業項目以其獨特的體驗和互動性受到追捧,比如阿那亞的經驗就值得借鑒。
在CRM(客戶關系管理)和營銷方面,品牌應積極與甲方的小程序合作,但需進一步探索如何打通雙方的私域流量。嘉賓們強調:“定制化和IP聯名是當下環境下的一種有效方式,能以較低成本帶來新的機會。最終目標是雙方能夠打通私域,實現更深層次的聯合,共同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體驗。”
預見情緒
展望2025,消費者還有哪些情緒需要被滿足?
展望2025年,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需要進行更精細化的劃分。嘉賓們表示,基于MBTI理論,可將消費者分為E人和I人。針對E人,應放大其積極情緒和社交需求,提供更多互動和娛樂活動;針對I人,則應提供安靜和私密的空間,讓他們能夠獨處和放松。
要根據不同類型消費者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和體驗,才能更細致的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
面對新的情緒需求,如何進一步引導消費者?
嘉賓們認為,在新形勢下,抓住消費者情緒價值是商業成功的關鍵。這要求企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功能性,更要深入洞察消費者的內心需求,將這些需求融入產品、服務和體驗中。具體而言,要通過提供精準化、專業化的服務,例如狐貍小妖的“醫院式親諮詢”,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
同時,企業需要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根據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不斷調整策略,例如和友集團針對疫情和年輕客群的策略調整;此外,針對年輕群體,更要注重內容和運營,創造有趣、有共鳴的內容,以有效吸引他們的目光。
嘉賓們認為,企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功能性,更要關注產品的情感屬性,讓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和愉悅,從而實現消費轉化,提升品牌競爭力。
預見情緒
通過各組嘉賓發言,李亞明在總結中也分享了他對日本消費環境的觀察。在經濟下行過程中,人們的消費行為往往會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奢侈品消費能夠滿足人們對身份和地位的渴望,提升自我價值感;另一方面,通過消費來維系人際關系,也是一種常見的社交策略。
同時他也提醒道,在分析消費行為時,不能僅僅關注物質層面的需求,還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心理動機。年輕一代的消費觀正在發生變化,他們更加注重個性化和體驗式的消費,同時也更加關注社會責任。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需要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提供具有個性化和情感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轉載、合作或加入社群,請聯系小編:xdskefu
加小編好友請注明公司和來意
「數讀100個品牌 」往期文章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 | 丨丨 | | | 丨丨 | | | 丨 | | 丨丨 | 來伊份 | 丨 | 丨 | | | 丨丨時尚 | | 丨 | | 丨丨 | | 丨丨丨 | | | | 丨 | | | 丨 | 丨 | 丨
「贏商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