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資本發布了他們對于 2025 年 AI 發展的預測:2024 年是 AI 的元年。到 2025 年,AI 的大廈將逐步穩固。 還有對于明年基模公司的預測,值得一看。 文章轉自「特工宇宙」的編譯版本。
去年一月,我們將 ChatGPT 比作 AI 的“大爆炸”,并預測 2024 年將是 AI 的元年( 原文為 "primordial soup" year,原始湯,是指地球上生命出現之前存在的一種液態物質,此處翻譯為元年 )。AI 生態充滿了新想法和潛力。對于創業者來說是一個黃金時期。“空氣中有很大的潛力,但它仍然是無定形的”,正如我們當時所寫:“空氣中彌漫著巨大的潛力,但這種潛力仍然是無形的。我們需要足夠的遠見和努力,將其轉化為真實、有形且具有影響力的事物。”
2023 年紅杉預測文章: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ai-in-2024/
如今,AI 的生態已經趨于穩固。在大模型競賽中,已經出現了五個“最終角逐者”。英偉達備受期待的 Blackwell 芯片將于本月發貨。許多在 2024 年初規劃的數據中心正全力進入建設階段。TSMC(臺積電)正在建設新的晶圓產能,而博通也在開發定制 AI 芯片:整個供應鏈已經切換到了高速運轉模式。從醫療保健到法律,再到保險,各個行業都在啟動新的 AI 計劃。
如果說 2024 年是 AI 的元年,那么現在,AI 的基礎設施已經穩固就位。AI 的潛力正在凝結成真實而具體的事物——體現在遍布美國各地的數據中心上,從賓夕法尼亞州的塞勒姆,到德克薩斯州的朗德羅克,再到威斯康星州的芒特普萊森特。如果說 2024 年充滿了新思想,那么 2025 年將著重于篩選這些想法,看看哪些真正可行。
下面,我們對未來一年提出三項預測:
01基模公司差異化競爭白熱化
2024 年,大模型競賽的核心目標是達到與 GPT-4 相當的水平。 五家公司實現了這一目標(或接近實現)并由此成為“最終入圍者”: 微軟/OpenAI、亞馬遜/Anthropic、谷歌、Meta 和 xAI。 其他公司則退出了競爭,最引人注目的是 Inflection、Adept 和 Character。
為了達到 GPT-4 的水平,這些公司基本采用了相同的策略:盡可能收集更多數據,使用盡可能多的 GPU 進行訓練,并優化預訓練/后訓練架構以最大化性能。隨著 2024 年人才在各組織間自由流動,幾乎不存在什么商業秘密。
隨著各個參與者準備迎接下一輪 LLM 軍備競賽(可能涉及計算規模的十倍增長),這些實驗室正在發展出差異化的優勢。可以說,他們已經為即將到來的戰役“各選武器”。在 2025 年,這些獨特的策略將導致不同的結果,一些玩家將脫穎而出,而其他則可能落后。
谷歌 – 垂直整合:谷歌進入 2025 年的優勢在于垂直整合。谷歌是唯一擁有自主一流芯片的玩家:TPU 在 2025 年有機會與英偉達 GPU 一較高下。谷歌還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訓練自己的模型,并擁有非常強大的內部研究團隊。與分別和 OpenAI 和 Anthropic 合作的微軟和亞馬遜不同,谷歌通過掌控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來爭奪勝利。
OpenAI – 品牌:我們看過一些關于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的品牌認知度調查,差距相當明顯。OpenAI 擁有 AI 領域最強大的品牌,無可爭議。這使其成為大型 AI 玩家中收入最強勁的引擎,據報道 OpenAI 的收入已超過 36 億美元。如果 AI 的成功最終取決于消費者認知度和企業市場分發能力,OpenAI 可能會繼續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Anthropic – 人才:2024 年見證了研究人才從 OpenAI 的大規模出走,同時涌向 Anthropic。隨著 Jon Schulman、Durk Kingma 和 Jan Leike 在 2024 年都從 OpenAI 轉投 Anthropic,Anthropic 在研究人才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公司還進行了一些重要的高管招聘,包括任命 Instagram 聯合創始人 Mike Kreiger 為首席產品官。在 GPT-3 發明者 Dario Amodei 的領導下,Anthropic 已將自己打造成 AI 科學家青睞的目的地。
xAI – 數據中心建設:我們在 一文中寫到了數據中心建設對 AI 競賽下一階段的重要性。隨著 xAI 在創紀錄的時間內部署了 10 萬個 GPU 的巨型集群,該公司現在成為了數據中心擴展的領跑者。xAI 及其競爭對手的下一個里程碑將是 20 萬集群,然后是 30 萬集群。如果"scale is all you need"這個說法成立,xAI 將有望繼續其快速崛起。
Meta – 開源:Meta 已經通過 Instagram、WhatsApp 和 Facebook 擁有強大的分發優勢,選擇全力投入開源,Meta 是大玩家中唯一采取這種方式的公司。Meta 的 Llama 模型擁有熱情的粉絲,關于閉源與開源的爭論仍在持續。如果前沿進展開始放緩,Meta 將憑借其開源模型在這些能力的快速傳播上占據優勢。
在大模型競賽中,嚴酷的裁決就在眼前,各個玩家的競爭格局和姿態已經趨于穩定。在 2025 年,我們將看到哪些策略被證明是有先見之明的,哪些又將證明是命運多舛。
02AI 搜索正在成為殺手級應用
自 ChatGPT 問世以來,我們一直在尋找 AI 的殺手級應用。什么樣的產品交互創新,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2024 年,從 AI 女友到 AI 租房助手,再到語音 Agent 和 AI 會計,各種不同的應用都經歷了市場檢驗。
我們認為在 2025 年將快速普及的一個案例是 AI 搜索引擎。Perplexity 自推出以來發展迅猛,月活躍用戶達到 1000 萬。OpenAI 在十月份推出了 ChatGPT 搜索,這是對其現有搜索類功能的擴展?!度A爾街日報》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 Googling is for Old People。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對谷歌的挑戰恰好出現在公司深陷反壟斷訴訟之際。
Googling is for Old People:https://www.wsj.com/tech/googling-is-for-old-people-thats-a-problem-for-google-5188a6ed
AI 搜索是對一個傳統互聯網殺手級應用技術的強大重塑?;ヂ摼W搜索是一種基于網絡索引的導航技術。AI 搜索則是一種基于大語言模型的信息技術,能夠閱讀并從語義層面理解知識。對白領工作者來說,這將是巨大的福音。
AI 搜索可能會使當前這個一統天下的市場出現分化。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世界:每個專業都有自己專門的 AI 搜索引擎——分析師和投資者默認使用 Perplexity,律師會使用 Harvey 這樣的平臺,醫生則會使用 OpenEvidence 這樣的解決方案。循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把 Midjourney 看作是對“像素宇宙”的搜索,Github Copilot 是對“代碼宇宙”的搜索,而 Glean 則是對“文檔宇宙”的搜索 。與傳統搜索不同,AI 搜索可以在語義層面深入得多,因此其功能強大程度要高出一個數量級,帶來顯著的增量生產力提升。
文本響應作為一個產品表現形式,其深度超出了表面所見。并非所有的文本響應都是一樣的。我們認為大語言模型能夠在多個維度實現真正的產品差異化,創業者將圍繞這些能力打造針對特定客戶群體的獨特產品體驗:
意圖提?。?/strong>通過領域專業化,可以更準確地將響應與用戶意圖匹配。例如,醫生和患者問同一個問題時會需要看到不同類型的響應。
專有數據:在白領領域,獨特的數據集將很重要,如律師的判例法、分析師的財務數據或保險承保人的天氣數據。在商業環境下,得到正確答案是最基本的要求。
格式化:結果呈現給用戶的方式,例如響應的詳略程度、要點的使用、多模態內容的使用、對源的引用等。比如,會計師和記者消化接收信息的方式就不同。
界面設計:代碼搜索需要存在于 IDE 中,會計政策搜索需要存在于會計 SaaS 平臺中。語義搜索受益于用戶現有工作流和數據的上下文。不同領域需要不同的界面交互。
新的特定領域 AI 搜索引擎將盡可能地映射其目標用戶的“思維模式”。醫生、律師和會計師的思維方式并不相同。當我們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時,我們提取知識和做出決策的模式開始出現差異。醫生面對醫學文獻,律師面對法案,投資者面對財報。我們在每個領域解析、分析和基于這些知識做出決策的方式都是不同的。
消費者市場和企業市場很可能會出現分化。作為消費者,我們都有大致相同的需求,這就解釋了 ChatGPT 驚人的 PMF(產品市場契合度)。然而,作為專業人士,我們有不同的需求。不難想象,每個知識工作者每天至少會使用兩個 AI 搜索引擎——一個用于工作,另一個用于其他一切。
032025 年投資回報率將持續面臨問題,資本支出將開始趨于穩定
我們曾撰文探討過 ,探討了科技巨頭的巨額資本支出,以及最終用戶收入不足以支撐這些現金支出的回報問題。
步入 2024 年,科技巨頭們擔心 AI 會威脅到他們在云計算業務中的寡頭地位。正如我們在 Game Theory of AI CapEx 中所寫,這些公司覺得別無選擇,必須積極投入以確保在 AI 未來中的持續的主導地位。如果他們不投入,其他人會投入,他們就會落后。
Game Theory of AI CapEx: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ai-optimism-vs-ai-arms-race/
進入 2025 年,局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科技巨頭們已經牢牢掌控了 AI 革命。他們不僅控制了支撐 AI 的絕大多數數據中心,還在大模型公司中持有重要股權,同時也是新興 AI 創業公司的主要股東。
隨著科技巨頭信心增強,我們認為 2025 年將是 AI 資本支出的穩定之年。如果說 2024 年是爭相簽訂土地和電力各種協議,那么 2025 年將是落地執行之年。鏟子已經插進土里,這些公司將專注于按時按預算完成新項目。然后他們需要向客戶銷售這些新的 AI 能力,并幫助企業利用它取得成功。
自 ChatGPT 出現以來,資本支出水平大約翻了一番,2025 年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正?;?。第三季度發布的最新資本支出數據顯示,微軟和谷歌內部的趨勢線已經開始趨于穩定。亞馬遜和 Meta 仍在加速,但可能在 2025 年初達到穩定狀態。(盡管 Meta 在下圖中看起來平穩,但該公司已發布相關指導文章,預計第四季度資本支出將增加)。
來源:財報記錄,公開信息
幾大巨頭的競爭博弈的格局也逐漸形成。每個科技巨頭都密切關注著他們的競爭對手。如果行業看起來正在邁向“新常態”,這對所有人來說都可能是個好消息。這將進一步支持 2025 年達到新的平衡,而不是繼續增加資本支出。
隨著新的數據中心產能在 2025 年投入使用,AI 算力價格應該會繼續大幅下降。這對創業公司來說是個好消息,會激勵全新的創新。正如我們過去指出的,創業公司主要是算力的消費者而非生產者,因此他們從產能過剩中受益。科技巨頭實際上正在創造一個將惠及整個 AI 生態的補貼。
人們經常將云計算公司與鍍金時代( 指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期間,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加速的時期 )的鐵路寡頭進行比較。如果說數據中心確實是數字經濟的鐵路,那么到 2025 年底,新的 AI 鐵路將安全就位。剩下的問題是,什么樣的貨物會在這些鐵路上運行,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項新技術為客戶和最終用戶創造價值。
轉載原創文章請添加微信:founderpar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