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有百度和吉利背書的極越汽車,同樣走到了瀕臨破產消亡的地步。
12月19日,據21世紀(參數丨圖片)經濟報道,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極越將按照“N+1”的標準為極越汽車員工提供經濟補償。其中,N為司齡起算日至2024年12月20日的服務期限折算,“1”為上個月的基礎月薪和津貼(餐補及話補)。截止到離職日尚未享有的年假及調休予以折算。
(圖片來自網絡)
工資與社保、公積金方面,工資結算至2024年12月20日,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將繳納至2024年12月,并在人社部門要求的辦理時間前辦理繳納完成。在履行方式與時間方面,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和見證下,公司將建立監管共管賬戶,代集度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之前支付工資及經濟補償墊付資金由百度、吉利打入。
另有消息稱,12月15日,極越汽車供應商發布聯合聲明稱,經不完全統計,極越汽車欠付所有供應商款項近20億。此前,極越曾在12月11日晚間表示,關于供應商合作,極越正在積極進行財務調整,有序安排款項支付。截至發稿,極越欠付供應商款項事宜暫未有更新進展。
從媒體公布的信息來看,極越汽車在職員工工資結算至2024年12月20日,從這種處理方式看,或意味著這一天之后,極越汽車將不復存在。
最讓行業人士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百度加持的極越,為什么會發生看起來有些“荒誕”的猝死事件?
公開報道稱,百度2024年10月曾派財務團隊進入極越盡調,為后續30億投資做準備,但百度人士稱極越一攤爛賬,“有高達70億財務窟窿,決定不再繼續投入。”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原因極越汽車內部人士的說法,2024年極越需要花的錢很多,因為會涉及極越01上市后的各項供應商費用的款項結算、極越07上市的相關費用、以及明年第一季度要上市的改款車型的研發,所以在2023年年底,極越便給百度提報了70億元的預計虧損額度,其中研發占30億元、市場營銷30億元、行政費用10億元。
但最終導致百度和吉利汽車對極越汽車實施“安樂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不是這個呢?恐怕只有局中人知道答案。
眾所周知,造車需要錢,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早在2016年,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一場活動上提出了經典的造車門檻論:“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200億元是造車門檻,沒有200億元的資金準備,最好別進來。”
2021年3月,小米集團宣布進軍汽車行業,雷軍宣布將投入100億美元(約700億元人民幣)來造車。“在3月發布會上,雷總宣布投入100億美元(約700億元)來投入汽車業務,因為我們認為面對汽車行業百年之大變局,這是上牌桌的門檻。”小米集團(01810)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
極越汽車創立于2021年1月,當時名稱叫集度汽車,由百度和吉利合資建立。隨后,吉利和百度又在2023年8月9日成立了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百度主要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而吉利提供整體車輛生產。2023年10月,極越汽車首款量產車極越01即宣告上市。2024年9月,極越又發布了第二款車型極越07。銷量方面,極越累計至今共銷售了約1.4萬輛新車。
根據媒體整理的融資信息,極越汽車前身集度汽車在2021年3月獲得3億美元啟動資金;2022年1月集度汽車宣布完成近4億美元的A輪融資,由百度和吉利共同投入。2023年第四季度,極越拿到了2.5億美元的C輪融資,其中百度出資6.5億人民幣,接近1億美金。此后沒有公開的融資。
這意味著,算上前文報道的極越70億的財務窟窿,20億的供應商欠款,加上三輪分別為3億美元、4億美元和2.5億美元的融資,迄今為止,極越汽車共花掉的錢約150億左右,平均年虧損額約為40億元。盡管如此,4年150億元的總投入,這距離李斌說的200億,小米說的700億,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會不會是極越汽車的母公司百度在資金方面出了什么問題呢?根據三季度財報,百度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其中利潤為76.32億,核心經營性現金流僅有43億元(上年同期為87億元)。從營收來看,百度三季度營收,其中188億元為“在線營銷收入”,說白了就是廣告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高達55%,超過了一半,且同比下滑了4%。這意味著百度已經不再是當年與騰訊、阿里巴巴齊名(BAT)的互聯網公司,而成了一家主營業務為“營銷”的廣告公司。
市值方面,百度(BAIDU.US)美股總市值僅約300億美元,騰訊控股(ADR)(TCEHY.Y US)為4700億美元,阿里巴巴(BABA.US)為2000億美元。從這個市值能直觀地看出百度公司的沒落。
對比同樣在2021年宣布進入汽車行業的小米集團。財報數據顯示,小米集團Q3財報,營收為925億元收入,利潤為63億元,現金流達1516億元,其中汽車業務取得收入97億元,小米SU7已交付10萬輛,全年沖刺交付13萬輛。
從這個財報即及銷量對比來看,即便有百度早在2013年就開始的自動駕駛業務的加持,極越汽車仍拼不過無任何汽車相關業務經驗的小米汽車。而根據極越汽車一年花費40億的燒錢速度,且后續資金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這種形勢下,恐怕把整個百度搭上去,都有點跟不上趟。百度選擇“止損”,轉而專心發展自己的自動駕駛業務——蘿卜快跑,這或是極越汽車本次暴雷最根本的原因。
(蘿卜快跑自動駕駛車輛)
在極越汽車“猝死事件”發生之后,極越汽車CEO夏一平通過發朋友圈的形式解釋了極越汽車的“猝死”,夏一平稱,自己在戰略、用人、管理、營銷等多個方向上都犯了錯誤,導致極越汽車走到了今天。
在離職員工發表的“極越閃崩事件復盤”的萬字長文流出之后,極越汽車公關總監在朋友圈發文稱:“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個公司走到今天,就都是老板的問題,任何一個員工都沒有責任?”
本刊觀點:
選擇止損,停止投資“極越汽車”,或是百度不得已的決定,網絡流傳的極越汽車賬務不明或只是促使百度最終做出這一決定的催化劑,其根本原因或是百度不再看好極越的“汽車機器人”這個項目。假設這個項目前景無限光明,即便大股東百度想止損,想必市場上也會有無數的力量推動極越前行。極越今天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加上百度捉襟見肘的現金流,可以預見,極越如果想要繼續生存下去,起死回生,沒有三頭六臂是萬萬行不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