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8日第五屆(2024)全國供應鏈與運營管理學術年會(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pply Chai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簡稱ISCOM 2024)在武漢順利召開。
本屆年會以“數智化背景下的供應鏈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數智化供應鏈、供應鏈韌性、可持續供應鏈、跨境供應鏈、供應鏈安全、供應鏈金融、供應鏈創新、服務運營管理、供應鏈與ESG等運營管理領域最新研究動向,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百余所高校的近1000位專家學者參會,其中包括40多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0多位國內高校商學院院長,共同探討供應鏈與運營管理的創新與發展。
實踐與學術,迸發思維火花
本屆學術年會上,ISCOM組委會特為方略商業核心素養及領導力-供應鏈與運營管理挑戰賽設置了一場交流分享會。ISCOM教學委員會負責人、上海財經大學運營管理系主任王文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運營管理系榮鷹教授、方略研究院院長王剛博士共同參與會議。
4名全國賽一等獎選手在交流會上講述了各自在挑戰賽中的體驗。何欣泠同學分享了她作為制造商參與挑戰賽的心得。她談到:“首先,我感到專業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其次,我意識到消費者需求的重要性,盡管他們位于供應鏈的末端,卻是整個鏈條的核心驅動力。只有深入了解需求,我們才能有效生產。第三,我認識到與供應鏈上下游的團結協作至關重要。這次比賽讓我深刻體會到,供應鏈管理需要強大的團隊合作、創新思維和決策領導能力”。王文斌教授對何同學的觀點表示贊同,認為何同學能夠提出以顧客為中心、協調等供應鏈的關鍵理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次比賽是一場基于大數據驅動的真實商業環境的模擬體驗。這種環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供應鏈的運作機制,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核心要點,這也充分體現了實踐對于理論學習的重要推動作用。
曲怡桐同學講述了自己作為經銷商的銷售策略。她說,“我會大批量生產消費者需要的奶制品、肉類等商品,但我的定價會比其他經銷商低5-10元,通過這種方式,我的產品在市場上獲得了較高的銷售量,從而為我帶來了穩定的經濟來源,確保了我在比賽中的優勢地位。”在談及對本次商賽的整體感受時,曲怡桐同學表示自己參與了經銷商、原料商、消費者三個不同角色的比賽,“如果未來還有機會,我還想嘗試制造商的角色。” 對于不同角色的難度和特點,曲同學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她分析道:“在我看來,原料商這個角色的難度相對較低。因為所有下游產品都依賴于原料商的供應,而且其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只需要租賃土地就能夠開展生產活動,操作相對簡單直接。相比之下,經銷商除了要負責產品的銷售,還需要投入額外的精力進行科研等工作,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而對于消費者角色而言,既要保障自身在比賽中的基本生存需求,又要追求一定的生活品質,這就需要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進行精細的規劃和決策,因此在比賽中會顯得格外‘忙碌’。所以,原料商在整個比賽中屬于限制條件較少、入門相對容易的一個角色。”
王文斌教授對曲怡桐同學的精準判斷表示了充分肯定。他進一步闡釋道:“在傳統的微笑曲線理論中,生產環節往往被認為是難度較大的部分。因為在這個環節,企業不僅要面對成本控制、質量保障等內部挑戰,還要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而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即商業模式創新和客戶服務等與消費者接觸較多的領域,企業往往能夠通過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升服務質量等方式,創造更多的盈利機會。再往上游看,產品研發環節由于存在技術壁壘,一旦突破,也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空間。曲同學能夠通過自己的比賽實踐深刻理解這些商業邏輯,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侯毅飛同學(原料商)和周舒翼同學(消費者)在分享中,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團隊在比賽中的關鍵作用。他們兩人和其他四位參賽同學共同起草了“四方合同”,通過約束每一個環節的價格,成型一個穩定的循環供應鏈,實現互利共贏。對此,王文斌教授說,“他們通過‘四方合同’巧妙地避開了價格戰。在學術里有個名詞叫供應鏈協調,他們在游戲里真正體會到協調的好處。”
本次會議是一場深度融合學術與實踐的交流盛宴。通過同學們的實踐經驗交流分享與專家教授的點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供應鏈管理的認知與理解,還為學科教育的深化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教具與賽事,開啟教學新篇章
在本次年會上,方略研究院院長王剛博士受邀發言,介紹方略商業核心素養及領導力-供應鏈與運營管理挑戰賽。他表示,本次挑戰賽歷時兩個多月,受到了高校學生的廣泛關注與積極響應。在最初的體驗賽階段,就有65所院校的學生組織和社團組織自發組織學生參與其中。到了決賽階段,更是有137所高校的學生踴躍參與。整個賽事融合了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參賽學生營造了一個高度仿真的商業環境,全面模擬了戰略制定、產品研發、庫存管理、市場營銷、商業談判及財務管理等一系列綜合流程。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向全國青年學生廣泛普及供應鏈及運營管理相關學科知識,還能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商業核心素養與領導力。
在比賽過程中,賽事平臺充分發揮其數據記錄與分析功能。全程精準記錄參賽學生的過程性行為數據,并依托方略研究院專業的評價體系,運用預設的指標計算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剖析,最終生成標準化的個人、團隊、賽事和教學分析報告。王剛強調,“這是一項融合了人才培養評價、數據驅動以及信息技術的供應鏈與運營管理主題的線上賽具/沙盤賽事,為學生和教育者提供了全面、深入且有價值的評價信息,有力推動了商科教育的創新發展。”
作為賽事的科研、數據與技術支持單位,方略研究院憑借專業能力所打造的先進供應鏈管理賽事用具和教學工具,極大地增強了賽事的模擬真實度,使比賽場景更加貼近實際商業環境,開拓了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新路徑。在2025年,方略研究院的教學教具將計劃走進國內外100所商學院課堂及其他院系課堂,深度賦能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沙盤模擬的方式普及相關學科所應具備的核心素養與領導力教育,全面提升學習體驗,為教育教學注入新活力。同時,方略研究院計劃在全國超過400所高校舉辦“方略商業核心素養及領導力—供應鏈與運營管理挑戰賽”,引導高校學子積極探索商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未來,方略研究院將堅定地走在高等教育教學與實踐教具數字化轉型的征途上,勇毅篤行,精研不怠。希望通過創新的教學工具與前沿的教育理念,培養出更多具備團隊領導力、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頒獎與表彰,“供”創美好未來
方略商業核心素養及領導力-供應鏈與運營管理挑戰賽頒獎典禮在本屆年會上舉行。4名全國賽一等獎的選手不僅在學術交流會上分享了各自的見解與經驗,還受邀出席頒獎典禮,登臺領取了榮譽證書和每人5000元的獎金。同時,本次挑戰賽的其他獎項也逐一揭曉,包括8位二等獎得主、12位三等獎得主,以及5個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
此外,本次會議評選出最佳會議論文一等獎1篇,二等獎2篇,三等獎3篇,優勝獎4篇;還評選出了ISCOM 2024最佳個人服務獎、最佳團隊服務獎、團隊特別貢獻獎。其中,平方創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榮獲團隊特別貢獻獎。
聲明:推文轉載自一讀ED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