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美國生物制藥公司吉利德研發出能夠100%預防感染艾滋病毒的新藥“Lenacapavir”(來那卡帕韋),而著名原研藥企賽諾根則與哈佛大學、梅奧診所也合作研制出顛覆性生命科技產品瑞拓齡,試驗表明其技術能延長實驗動物生存時間30%以上。
12月,谷歌公布Willow芯片,據稱在RCS(隨機線路采樣)基準測試中建立了史無前例的量子優勢。而國外產業研究公司TechInsights通過拆解華為麒麟9020處理器證實它的制程工藝相比麒麟9000S和麒麟9010并沒有變化。
一時間,科技不自信的言論又開始發酵……難道我國真的技不如人,發展科技真的離不開美國?
其實并沒有,今天本文要告訴大家,中美兩國的科技各有所長。美國在芯片和生物醫藥等領域優勢巨大,而我國在通訊、電磁、高超音速飛行器領域領先世界。
提起高超音速飛行器,我國自稱第二,沒人敢自稱第一!自從我國造出JF-12和JF-22兩款領先世界的超級風洞以后,我國在高超音速領域取得的成果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10月底,我國四川凌空天行公司發布重磅消息稱,公司自主研制的云行系列超音速客機成功完成了驗證機的試飛,該飛行器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隨后12月初,該公司再次發布消息稱這款超音速客機采用的發動機縮比驗證機已經完成了地面關鍵試驗,并宣稱該超音速客機可在20公里高空以5000公里/小時的恐怖速度持續飛行,相當于時速4.67馬赫。
此外,12月11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崔凱正式解密稱,2021年他帶領的團隊研制的高超音速飛行器成功進行了試飛,最高速度高達6.56馬赫。崔凱稱這款飛機的設計研究了10年,該飛機與之前看到的細長高超音速飛行器有很大不同,它具有寬大而圓潤的機身和背面斗篷形機翼。
2024年12月15日晚的湖南衛視專題片中首次公開高超聲速寬域飛行器。從視頻畫面可以清晰看出它的機身涂著“MD-19”編號。
從外形來看,這款飛行器與2022年我國在珠海航展展出的MD-22寬域飛行器模型高度相似。當時官方展板明確寫著:起飛重量約4000公斤,載荷系數15%,可以兼容不同動力,適用馬赫數0-7,最大航程8000公里,具備高速條件下6G穩盤過載機動飛行的能力,用于天地往返空天飛機的系列技術驗證和臨近空間原位科學實驗。
就這種指標,目前全世界已公布的各類飛行器沒有一款能夠達到,妥妥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空對空導彈都追不上它,能追上它的防空導彈卻無法攔截能夠以高超音速狀態機動變軌的目標。若給它裝600公斤炸藥,它就是射程8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導彈,恐怖如斯!
12月15日,中科院與湖南衛視聯合制作的《以先輩之名 立時代新功》系列專題片中提到:由中科院“錢學森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研制的高超聲速寬域飛行器,已經完成了5類9次飛行實驗,在全球率先實現高超聲速構型飛行器水平降落,完成了國際上首次臨近空間發射航空器試驗實現跨域機動飛行和安全返回。這種能力不僅開創了國際先河,更標志著中國在高超聲速技術領域已經處于領先位置。
專題片中除了曝光“MD-19”之外,還曝光了另一款名為“MD-25”的神秘飛行器,該飛行器外形同樣與“MD-22”高度相似。突然覺得轟20不“香”了!
按照我國“過于先進,不便展示”的習慣做法,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我國還有更加厲害的高超音速飛行器沒有曝光呢?也許玄女戰機、白帝戰機、鸞鳥空天母艦……南天門計劃并不只是說說而已!現在就想問問美國,你跟不跟?不跟我們可真的要量產了!
由此可見,中國人并不缺乏想象力,更不缺乏創造力!
聲明:文章內容均源自公開信息,歡迎共同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