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吳化文率人民解放軍第35軍攻入南京,占領了總統(tǒng)府。老百姓們見到解放軍后夾道歡迎。
粟裕聽聞此事后立即將24軍調入南京,并向吳化文作出指示:“立即離開南京!”
粟裕為何要讓24軍替換35軍?這其中有什么深意?
多次易主
吳化文出生于山東掖縣的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他出生的那年正值戰(zhàn)亂,國家動蕩不安,吳化文一家也四處漂泊。
在吳化文16歲的時候,家中餓死了好幾個孩子。吳化文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投到了西北軍馮玉祥部隊當兵。
吳化文表現(xiàn)良好,又慣會看人臉色,深得馮玉祥看重。之后馮玉祥將吳化文送進軍校深造。
等吳化文學成歸來后,馮玉祥直接將他調到了韓復榘身邊工作。
但是馮玉祥并未察覺到韓復榘此時已經(jīng)有了投靠老蔣的心思。吳化文來到韓復榘的隊伍后便一直為韓復榘鞍前馬后,深受韓復榘賞識。
韓復榘投靠國民黨的那天,吳化文極為震驚。在從韓復榘驚世駭俗的行為中反應過來后,吳化文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韓復榘看出了吳化文心中的猶豫,便半威脅半引誘道:“你以為你現(xiàn)在回去,馮玉祥還會接納你?不如和我投靠國民黨,以后有的是好日子過。”
吳化文認為韓復榘說的有道理,便當機立斷跟著韓復榘走了。
但韓復榘與吳化文畢竟不是老蔣的嫡系部隊,肯定不會得老蔣的認真對待。
韓復榘與吳化文在前線給老蔣賣命,老蔣卻將功名都記在了自己嫡系部隊的名下。
韓復榘此人又心高氣傲,怎么忍受得了這種虧待,慢慢地他與老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西安事變之后,老蔣與國民黨各部下關系逐漸變得緊張起來。老蔣生性多疑,連自己的嫡系部隊都開始懷疑,更別提韓復榘與吳化文這種雜牌軍了。
在一次老蔣命韓復榘駐守山東,韓復榘卻因為打不過日軍棄城而逃之后,老蔣直接將韓復榘召回了南京。韓復榘剛一進入總統(tǒng)府便被人就地槍決了。
吳化文認識到了老蔣的心狠手辣,開始變得提心吊膽,吳化文幾乎是夜夜做噩夢,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韓復榘。
韓復榘死后,吳化文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在軍中處處受排擠。吳化文軍隊沒餉沒糧,有時候連飽飯都吃不上。
不僅是吳化文軍隊,其他的雜牌軍隊也同樣地面臨著這種困境。他們有的投靠了我黨,有的投靠了日軍。
吳化文也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籌謀。吳化文的妻子勸他投靠我軍,但吳化文早就聽說我軍作戰(zhàn)艱苦,規(guī)矩又多,于是心生猶豫。
就在這時,日軍向吳化文拋出了橄欖枝。白花花的銀元整箱整箱地往吳化文家中送。
吳化文沒有過多掙扎便接受了日軍的誘降。良禽擇木而棲,大家都是為了活命,他又有什么錯?
之后吳化文便成了山東一帶的偽軍主力。在日軍的指示下,吳化文開始帶領軍隊阻擊八路軍。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吳化文再一次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他背離過老蔣,又給我軍造成過巨大的損失,此時已經(jīng)里外不是人。
讓吳化文沒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了兩軍競相爭奪的人,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起義
1946年,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后,老蔣為了控制戰(zhàn)局,開始一反常態(tài)地拉攏各地方割據(jù)勢力。
吳化文身處重要的華北地區(qū),自然也成了老蔣的主要拉攏對象。
而此時我軍也收到中央的消息,對吳化文采取勸降策略,爭取和平解放濟南。
吳化文還沒有從老蔣許諾的好處中反應過來,便受到了我軍的招攬。吳化文立即清醒過來。
老蔣拉攏他還情有可原,但我軍拉攏他是為了什么呢?畢竟他與我軍隔著血海深仇。于是吳化文認定我軍是在給他設圈套。
一番合計之后,吳化文又加入了老蔣的陣營。
老蔣將吳化文部隊重新改編為九十六軍,又將自己的嫡系軍隊王耀武部隊七十三師派到了濟南“坐鎮(zhèn)”。
內戰(zhàn)打響后,吳化文便帶著九十六軍與我軍對抗起來。但是重新回到國民黨的滋味并不像吳化文想象的那樣美好。
依舊像原來一樣,吳化文帶著兵沖在一線。王耀武等人在后方慢悠悠地坐著喝茶,等著軍功落在自己的頭上。
山東野戰(zhàn)軍與華中野戰(zhàn)軍合并后,威力大增。華東野戰(zhàn)軍經(jīng)常將吳化文打得灰頭土臉。
在一次次與我軍作戰(zhàn)后,吳化文漸漸琢磨出一絲味兒來:恐怕這濟南乃至全國的軍隊早晚都得換成解放軍。
吳化文想明白后不禁冷汗涔涔。他想起當初對八路軍做的十惡不赦的事情,不禁脖子發(fā)涼。
1948年,華東野戰(zhàn)軍兵臨濟南。吳化文嚇得六神無主。就在這時吳化文收到老蔣的急電:如果濟南失守,九十六軍提頭來見!
吳化文見這幾個冷冰冰的大字,不禁腳底生寒。解放軍來勢洶洶,就憑他一個九十六軍怎么可能打得過?老蔣這是要他與解放軍同歸于盡啊!
吳化文立即找到王耀武商量對策,將自己心中的憂慮說了出來:“解放軍實力雄厚,恐怕憑你我二人難以抵抗。”
豈料王耀武根本不管他死活:“不是你我,而是你。我剛接到委任,立馬帶兵撤離山東,你一定要好好守住濟南!”
說完王耀武不屑地看了吳化文一眼:“早就知道你是墻頭草,這次即便是你想往解放軍那里倒也倒不了了,你還是乖乖地與濟南共存亡吧。”
吳化文愣在原地,他明白了老蔣的意圖,老蔣早就預料到濟南會失守,于是便將自己留在濟南,打算借解放軍的手除掉自己!
真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計策!吳化文咬碎了牙齒,恨意徒生。
就在吳化文進退維谷之際,華東野戰(zhàn)軍開始在私下對吳化文進行游說。我黨代表人向他保證,只要他順從我黨,以前的恩怨既往不咎。
吳化文知道這是他最后活命的機會了。吳化文心一橫帶著九十六軍在濟南起義。
王耀武等人還未離開山東,在得知吳化文起義的消息后,王耀武立馬帶兵往城外逃去,但此時在吳化文的帶領下,我軍已經(jīng)將濟南包圍。
王耀武以及七十三師被我軍順利俘虜。
濟南戰(zhàn)役結束后,中央立即派人來對吳化文部隊進行改編。之后吳化文部隊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吳化文為軍長。
吳化文見解放軍言而有信,頓時松了口氣。
但三十五軍政委卻犯了難。三十五軍相較于其他起義部隊唯一的不同點便是:他們曾經(jīng)投靠過日軍。三十五軍在思想上、行動上都跟其他部隊有很大不同。
吳化文也深知自己犯了不可彌補的錯。他們不僅為日軍做過事,而且還做過許多錯事。
吳化文等人在政委的思想教育下,慢慢扭轉了自己的思想。他們開始輪流檢討自己的錯誤,爭取軍中的原諒。
攻占南京
1949年,國民黨拒絕在“國內和平協(xié)定”上面簽字,中央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
百萬雄師過大江,唯獨三十八軍要在長江以北掩護主力部隊渡江作戰(zhàn)。
吳化文雖心有不甘但也并未說什么。他知道上級對他還是心有顧慮,畢竟之前他一直見風使舵,難保他這次不會半路反水。
吳化文自從進了解放軍部隊,接受了政治思想教育后,便徹底重生了。他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之后吳化文按照上級指示進攻“三浦”。
然而就在解放軍準備好在南京與老蔣來一場生死搏斗時,老蔣已經(jīng)坐上了前往臺灣的船。
粟裕將軍聽聞此事后愣在原地,老蔣竟然不戰(zhàn)而逃了?
解放南京的時間比他們設想的要早得多,計劃進駐南京的劉鄧大軍還需要幾十天的路程才能趕過來。
為了城中的治安,粟裕便將進駐南京的任務交給了最方便的三十五軍的身上。
吳化文接到命令后立刻帶人渡江前往南京。在吳化文到達南京時,他接到了粟裕的電話:“一定要嚴格遵守軍紀,務必做到秋毫無犯!”
吳化文鄭重道:“請首長放心,我一定不給解放軍丟臉!”
之后吳化文便帶人進入了南京。此時,南京已經(jīng)亂成一團,吳化文帶人平定了騷亂,又立即整頓好了各處關卡,并未驚擾老百姓。
老百姓見了紛紛稱贊三十五軍是“仁義之師”。但吳化文聽了之后卻頓感羞愧。
粟裕知道吳化文完成任務后,立即調集四十二軍入駐南京,并對吳化文做出指示:“立即離開南京,抓捕國軍殘部!”
吳化文收到命令后立馬與四十二軍做好了交接工作,馬不停蹄地去追擊國民黨殘余部隊了。
解放戰(zhàn)爭結束后,三十五軍便解散了。有的離開了部隊,有的到了偏遠地方任職。
吳化文也因病辭職,回到了濟南養(yǎng)病。
組織上并未因為他們以前犯過的錯為難他們。但是他們卻因為自己心里的愧疚而懺悔了一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