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吳華奪將軍接到任命,出任國防工業部門下辦公室主任一職,職位是副省級,同時兼任陜西軍區副司令,正常來說,吳將軍接到任命后應該會很高興,可他卻愁眉苦臉的。
因為他早在幾年前就是已經是蘭州軍區司令,如今到陜西軍區任職,只不過是恢復他的工作,職位不升反降,不僅如此,軍區只管吳將軍的工資,在那個憑票購買的年代,光拿錢什么也買不到。
吳將軍沒有辦法,只能將全部工資上交,蹭老婆孩子的糧票肉票吃飯,這也惹得吳將軍的夫人老是抱怨:“你這副司令當的,吃飯還蹭我們娘倆的,發工資只發錢不發票,只是讓你喝西北風啊”。
吳華奪將軍為何受到這樣的對待?
一、紅軍戰將吳華奪
吳華奪將軍從小到帶兵打仗,一生都充滿坎坷,小時候吳華奪并不是很聰明,讀書識字都是父母教給他的,他有些笨,但勤能補拙,吳華奪將軍就是這樣的人。
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他憑借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堅持不懈努力得來的結果,父親是他革命路上的啟蒙老師,在當地曾建立了一家長槍會,保護當地的百姓不會被山上的土匪禍害。
紅軍來到吳華奪家所在的山村后,父親吳文寶與紅軍接觸后,決定加入紅軍隊伍,吳華奪12歲那年,跟隨父親參加工農紅軍,小吳華奪加入紅軍后成了一名通訊員。
可父親每次出任務,他都悄悄跟上,幾次過后,吳文寶實在沒辦法,向上級申請后,帶著兒子行動,正是這種倔強精神成就了吳華奪將軍,成了一名紅軍戰將。
長征路上他克服無數困難,一步不掉隊,也不給主力部隊添麻煩,跟隨紅軍長征,后參與獨樹鎮戰役,立下大功,后被任命為紅二十五團第一分隊隊長。
紅軍在丹鳳縣開會時,遇到偷襲,是吳華奪帶隊及時察覺,才避免我軍遭受重大損失,紅軍在陜北會合后,他被調到十五軍團中任職連政治指導員,后參加多場戰役,因表現優異,被派到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進行軍事學習,畢業后被調到武漢,在葉帥手下任職。
建國后他被授予少將軍銜,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吳華奪沒能幸免于難,他曾被停職位,后被調到陜西軍區出任副司令,吳華奪的遭遇老戰友們知道后,紛紛對他施以援手。
盡管待遇不好,他從未抱怨,依舊盡職盡力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作貢獻,1975年,吳華奪接到命令到北京辦事,周總理得知他的情況后,將他待遇恢復,隨后將他安排到軍政大學任教。
來到軍政大學后,他終于能吃上飯了,也不再拖家里后腿,可他在軍政大學任教沒幾天,新的人事任命下達了,他被調回蘭州軍區,他對于中央的任命非常意外。
因為這種大軍區的任命中央一般會派人找他談話,這次只是派遣大軍區的政委唐亮來通知一聲,送來任職文件就完事了?一開始吳華奪以為老戰友在開玩笑呢,可從對話吳華奪知道了,他說的都是真的。
而此事的原委,還是他從自己的老友胡煒那里才了解清楚呢。
二、新四軍少將胡煒
吳華奪將軍與胡煒將軍早在戰爭年代就結下了很深厚的感情,吳華奪將軍本就是一名八路軍戰士,曾在武漢的八路軍辦事處工作過一段時間,后被調到新四軍出任連長,此時胡煒麾下的指導員。
從這一段經歷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兩人就會一直在一起,直到戰爭勝利,在部隊中,每次作戰時胡煒都會帶領營里的戰士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在部隊難啃的硬骨頭都交給胡煒所在的一營。
作戰勇猛的胡煒也成了吳華奪手下的一員猛將,兩人互幫互助,兩個猛將在一起,打下了很多勝仗,二縱的很多的老師長、老戰友都夸贊兩人。
解放戰爭時期,兩人因戰爭原因分開,一個出任61師師長,另一個被派到63師當師長,作戰時兩個師關系最好,常常湊在一起打配合,兩人的感情也是打仗打出來的。
新中國成立后,吳華奪被調離部隊,前往軍校出任教育主任,主抓軍事教育,在這期間出現了一件讓他非常遺憾的事情,那就是沒能出任21軍軍長跟隨大軍入朝作戰。
1953年,21軍奉命前往朝鮮,胡煒將軍此時正是21軍的軍參謀長,作戰時,21軍軍長身染惡疾,急需調派其他人入朝作戰,陳老總作為新四軍軍長,自然主管此事。
原本陳老總計劃要調吳華奪入朝代替吳軍長,可此時必須經過軍事學院院長劉帥同意,此調令送到劉帥手上后,劉帥經過一番思慮后,還是沒有放人。
此時華東軍區人才濟濟,不差這一軍事主管,吳華奪被調走很容易影響當時的工作,劉帥不放人,吳華奪將軍也因此錯失了入朝作戰的機會。
三、調往蘭州軍區的原因
在那一段混亂的年代里,很多人都因此受到了影響,吳華奪將軍也不例外,隨著南京軍事學院被關停,吳華奪帶著一家人來到蘭州的一家工廠進行勞動改造。
在工廠里沒人認識吳華奪將軍,對于自己的遭遇吳將軍一點怨言也沒有,依舊盡心盡力的工作,他知道,自己的總有一天會恢復原職,不少老戰友、部隊戰士聽說他在工廠勞動,也對他伸出援手,積極援助吳華奪將軍,讓他的生活變得好過一點。
之后在老戰友胡煒處他才知道這一切都是鄧工發話,他才得以恢復原職,接到任命后,吳華奪就馬不停蹄的奔赴到工作崗位上,先是見其之前的工作,對軍區進行視察,帶人前往蘭州兩個海拔最高的地方進行視察。
在此之前,很多人因為這里海拔太高,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領導前往玉樹地區視察工作,為了迎接領導視察工作,玉樹地區的主官還專門準備了充足的氧氣,還有隨身帶著急救人員,保證首長安全。
吳華奪將軍之前常年勞作,也經常鍛煉,呼吸了幾口就適應了,其他隨行的官兵也是,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的惡劣環境,來到當地后他才發現,曾經他聽說高原地區的部隊過的非常苦,如今一看,果真如此。
吳華奪將軍對每一個駐守在高原的官兵都送去了關懷,對他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回到蘭州軍區后,吳華奪將軍主管部隊的民兵和預備役工作,他工作認真,對每一個戰士都一視同仁,贏得了軍區全體指戰員的擁護和愛戴。
吳華奪將軍曾經遺留的問題,也在1980年正式解決,吳華奪將軍卸下身上的包袱后,非常高興,沒事在家也會做做飯,炒炒菜,家中還有吳將軍沒事時腌的咸菜。
吳華奪將軍的晚年生活也很充實,更多的是回憶曾經的,為紅軍戰史進行補充整理,要讓人們看到學習曾經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1983年,吳華奪將軍為曾經所在的61師申請稱號,中央軍委收到申請后同意了吳華奪將軍的請求,授予61師“鋼鐵紅軍師”榮譽稱號,這支部隊歷史非常悠久,能追溯到紅軍時期,他的前身就是曾經的英雄部隊紅28軍。
結語
晚年,吳華奪將軍曾寫過一篇文章“我和我的父親當紅軍”,曾上過小學課本,應該有很多人學過,我們都應該向吳華奪將軍學習,不管何時何地都要堅守本心,做好該做的事情。
吳華奪將軍一生為國為民,無愧天地,無愧于人民,盡管他的人生經歷很曲折,但他從不輕言放棄,致敬吳華奪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