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君,山西的前首富,曾掌控60多家公司、7家上市企業,個人資產最高達250億元。
然而,如今卻因涉嫌騙貸2600億,卷巨款逃往英國一走了之,過起了豪華奢侈的生活,導致3萬老百姓血本無歸。
那么,田文君究竟是怎樣攜巨款跑到英國的,他如今怎樣?
山西金融圈的“大地震”
山西,這片曾孕育晉商輝煌的土地,在現代金融的浪潮中,卻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而引發這場震動的主角,便是曾經的山西首富田文君。
田文君,這位昔日在山西商界風光無限的人物,創業歷程頗具傳奇意味,2006年,他以農業和糧油貿易為起點,憑借過人的商業洞察力,迅速將觸角延伸至金融領域。
在山西創立公司之后,他通過一連串的公司注冊與并購行動,短時間內掌控了超過60家企業,從而構筑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人稱“德御系”。
在事業巔峰之時,田文君不僅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游刃有余,竟成功掌控了7家上市公司,個人財富累積至高達250億元的巔峰,多次躋身胡潤富豪榜,成為萬眾矚目的商界明星,然而,這璀璨奪目的光環之下,卻掩蓋著他非法的交易。
在2011年至2016年期間,田文軍利用企業間的相互擔保關系,組織技術團隊大規模偽造文件、公章及財務報表,從山西省的多家農村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非法獲取了超過260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
并且,自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他又操控多個證券賬戶,通過“反向交易”等策略對“仁東控股”的股票進行市場操縱,從中非法套取巨額資金。
逃亡英國:編織“避風港”的美夢
到了2017年,“德御系”長期以來的違規騙貸斂財的真面目終于浮出水面,導致資金鏈逐漸瓦解,2021年,“德御系”最終迎來了退市的命運,造成3萬名投資者損失慘重,血本無歸。
而田文君夫婦為了規避法律的嚴懲,他們將希望寄托于遙遠的英國,企圖在那里建立一個“避難所”,繼續他們的逍遙生活,卻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從2018年起,田文君夫婦便著手通過海外的相關機構著手申請英國簽證,抵達英國后,田文君迅速轉換角色,化身成為一名“房產租賃業主”,他們斥巨資購置多處房產,并特別投資于Uninn學生公寓項目,專門對中國留學生。
然而,他卻通過削減成本、挪用押金等方式牟利,引發留學生不滿與舉報,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田文君夫婦妄圖在英國逍遙法外、繼續斂財的美夢,終究還是要破碎了。
2020年,中國警方與英國國家犯罪打擊局(NCA)攜手合作,對田文君夫婦在英國的財產狀況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調查。
正義的“天網”
身為中國通緝的金融犯罪嫌犯,田文君夫婦的行蹤早已處于嚴密的監視之下,特別是他們頻繁且異常的資金流轉行為,是直接引起了英國反洗錢監管機制的警覺,發出了強烈的預警信號。
從2022年開始,NCA的調查不斷深入,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僅僅在英國,田文君夫婦名下竟擁有至少39個銀行賬戶,這些賬戶涉及巴克萊銀行、勞埃德銀行、中國銀行(英國)等多家金融機構。
這些賬戶的資金流動狀況破綻百出,其中巨額轉賬無法提供合法來源證明的情況,在英國警方的視野中愈發清晰。
田文君的妻子郝江波,銀行賬戶的操作更是充滿了重重疑點,2022年,她在英國巴克萊銀行的一個賬戶內存入了接近7萬英鎊的款項,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這筆資金在賬戶內停留的時間竟不足一周,便被她迅速取出存在另一個賬戶中。
當銀行詢問資金來源時,郝江波的回答前后不一,初時聲稱是田文君通過商業活動所得,隨后又改口為田文君在賭場的贏利。
經過長時間的詳細調查,最終確認田文君夫婦在英有39個銀行賬戶涉及多家銀行,面對他們無法對購買房產的資金來源以及銀行賬戶中的大筆資金提供任何合理解釋的情況,英國NCA秉持公正執法的原則。
2024年12月,有關部門采取了嚴厲措施,成功沒收了田文君夫婦價值高達1200萬英鎊的資產,這些資產涵蓋了位于倫敦漢普斯特德郊區的豪華住宅、考文垂市的兩處學生公寓,以及他們多個銀行賬戶內的資金等。
盡管這與他們所犯下的高達2600億元人民幣的騙貸金額相比,可能只是九牛一毛,充分展示了國際合作在打擊跨國金融犯罪方面的強大力度與堅定決心,同時也意味著對他們的調查仍在繼續,正義的“天網”正越收越緊,他們必將為自己的罪行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
從商之路:草根逆襲的“傳奇”
田文軍,生在山西晉中一個平凡的家庭,早期在榆次區物資局任職,后來,他決定投身商海,涉足糧油貿易,2006年,田文君正式以農業和糧油業務為起點,踏上了他的商業征途。
起初,他或許只是眾多普通商人中的一員,然而,微薄的利潤遠遠無法滿足他對財富的強烈渴望,于是,他毅然決然地將目光投向了金融領域,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舞臺。
2010年標志著田文軍商業生涯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他成功整合了數家農貿公司,創立了“德御農業”,并順利將其推至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山西省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
自此之后,田文軍仿佛找到了商業擴張的金鑰匙,不斷注冊新公司,并積極收購其他企業,他旗下掌控的公司數量如滾雪球般激增,迅速達到了60多家之眾。
他精通各類資本運作技巧,在其事業最為輝煌的時期,竟能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游刃有余地掌控7家上市公司,個人資產也隨之飆升,最高時達到了驚人的250億元,他的名字因此頻繁地登上了胡潤富豪榜,成為商業奇才。
“德御系”的瘋狂掠奪
為了籌措巨額資金,田文君先是巧妙地操控自己名下的企業,讓它們相互間進行擔保,造出一種虛假的可靠信用形象,這些企業就像是他手中的提線木偶,在他的精心指揮下,彼此間默契配合,為對方的貸款申請提供偽造的擔保支持,從而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與貸款。
他的這種行為,不僅嚴重違背了商業道德和法律法規,更是對山西金融體系的公然挑戰和破壞,這些騙貸行為,使得大量的金融資源被他非法占有,致金融機構的資金遭受巨大損失,同時也使得山西的金融市場秩序陷入混亂,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
在騙貸得手后,田文君的貪欲并未就此滿足,他將目光投向了資本市場,妄圖在股市中掀起驚濤駭浪,以獲取更多的不義之財。
從2016年至2018年,田文君精心部署并執行了一起針對“仁東控股”股票的龐大操縱計劃,他通過掌控多達19個證券賬戶,并巧妙地運用“反向交易”等策略,在股市中掀起了一場風云變幻的操控大戲。
在交易“仁東控股”股票的過程中,田文君充分利用了他所控制的賬戶之間的緊密聯系,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龐大的持股量,頻繁地進行股票的買賣活動,他運用巨額資金大量購入該股票,以此作為杠桿,推動股價迅速攀升。
當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后,他又迅速反向操作,賣出股票,致使股價大幅下跌,在這一系列操作中,“仁東控股”的股價如同坐過山車一般,劇烈波動,讓廣大股民們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而田文君則在這股價的起伏之間,通過低買高賣的差價,成功套取了大量的資金,據證監會認定,在此期間,他合計買入賣出金額超過40億元,然而,或許是因為股市的變幻莫測,最終他控制的賬戶組實際虧損1.4億元。
結語
田文君的案件,猶如一記沉重的警鐘,在金融界久久回蕩,他的貪婪和欺詐行為,不僅給山西的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更讓無數家庭陷入了絕望的深淵,這一事件深刻地揭示了金融監管的漏洞以及國際合作在打擊跨國犯罪中的重要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