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淮安市新聯會“淮新同行·尋美大運河”系列活動走進洪澤區,開展“新聚大湖之濱 傳習非遺文化”活動。市新聯會副會長徐小軼、蔡偉松、王開祥及新階層代表近30人參加活動。
大家首先來到位于西順河鎮的二十六烈士陵園,仔細聆聽西順河二十六烈士的戰斗歷程和英雄事跡。這些事跡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新階層人士,大家表示要進一步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以革命先烈為榜樣,汲取奮進力量,腳踏實地、奮勇爭先,用實際行動向革命先烈致敬。
西順河濕地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新階層人士走上棧橋,零距離感受濕地生態之美。這里不僅能看到煙波浩渺、水光瀲滟的洪澤湖,還有眾多的湖中小島,常年有二十幾種鳥類在此繁衍棲息,再加上二河閘、復線船閘等重要水利設施鑲嵌其中,更增添了水鄉秀色。
沿著洪澤湖古堰向南,新階層人士來到周橋大塘遺址公園,周橋大塘是清道光四年洪澤湖決堤沖擊而成,作為洪澤湖古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洪澤湖大堤保存最為完整的石工墻。2014年,周橋大塘遺址作為中國大運河項目的一個節點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周橋大塘在當時為抵御洪水、保護周邊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關鍵作用,這里見證了淮安人民與自然災害長期斗爭的艱辛歷程,是水利工程智慧與堅韌精神的歷史見證。
下午,新階層人士來到蔣壩老街,深入了解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情況,實地走訪多家各具特色的民宿。近年來,蔣壩鎮憑借其獨特的水鄉風情與豐富的美食文化,民宿產業蓬勃發展。圍繞蔣壩鎮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規劃、民宿產業的升級轉型、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等主題,新階層人士邊走邊聊。
最后,新階層人士來到淮河第一閘三河閘,見證滾滾淮水在這里分流入江。走進三河閘管理所,共同參觀了洪澤湖水文化碑廊、洪澤湖治理保護展示館、三河閘陳列室等場所,全面了解三河閘水利工程的概況與功能,感受淮河流域人民波瀾壯闊的抗洪史。三河閘作為淮河下游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猶如一座堅固的水上長城,有效地控制著淮河的水位與流量,保障了下游地區數百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同時促進了內河航運的繁榮發展,對整個淮河流域的經濟社會穩定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河閘風光帶)
一天的行程,新階層人士沿著大運河百里畫廊,領略了洪澤湖東岸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了解了水利工程對于國家發展、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深刻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進一步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更加凝聚工作合力、激發干事創業的動力。活動由淮安市新聯會文化藝術委員會牽頭主辦,得到了洪澤區新聯會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文/趙秩逸 圖/姚曉友)
編輯:徐小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