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3日,林羅劉三位首長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和多次策略探討,最終下定了先攻打錦州的決心。
然而,攻取錦州的成敗關鍵并不在城池本身,而在于位于錦州外圍的戰略重地塔山。塔山的防守至關重要,只有牢牢守住塔山,才有可能順利攻下錦州。否則,一旦敵軍援軍突破塔山,逼近錦州城下,后果將不堪設想。
為了確保塔山的穩固,東野首長做出了果斷的決策。他們決定將4縱調至防御的第一線,外加11縱,冀熱遼軍區獨立第4、第6師,并將最強大的1縱作為預備隊隨時待命。參謀長劉亞樓深知兩個縱隊的戰力非同凡響,他相信只要這兩支勁旅駐守塔山,防守任務一定不會有問題。然而,此戰關系重大,東野首長仍舊濃眉緊鎖,眉宇間的緊張和憂慮掩蓋不住內心的沉重。
東野二兵團第4縱隊,作為東北部隊中的王牌勁旅,其前身是山東膠東軍區的第6師。這支隊伍由膠東軍區副司令員吳克華率領,于1945年10月開赴東北,現任縱隊司令員吳克華、副司令員胡奇才都是不折不扣的虎將。兩人抗戰時共同戰斗在山東,如今又攜手在東北的白山黑水,即將迎來一場血戰。
回到指揮所后,東野總部向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和4縱司令員吳克華下達了嚴格的死命令。命令明確指出:“我軍絕對不能采取運動防御的方法,而是必須進行死打硬拼,寸步不讓。”即便是部隊全數犧牲,也絕不能后退一步。這一命令如驚雷在指揮所中響起,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次任務的緊迫和非同一般的嚴峻。
夜幕降臨,天地間漆黑如墨,四縱指揮所的燈光卻如白晝般明亮。作戰地圖鋪陳在桌面上,每一個標志都烙印在指揮官們的腦海中。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和4縱司令員吳克華、副司令員胡奇才默契地交流戰術,確定每一個細節的完善。戰士們個個精神抖擻,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嚴峻戰斗。
為了確保塔山防線的牢不可破,東野首長決定委任4縱副司令員胡奇才親臨塔山前線,負責指揮12師執行這一最為艱巨的防御任務。
胡奇才出身紅四方面軍,此前曾任3縱副司令員、4縱司令員,在新開嶺戰役中一舉殲滅號稱“千里駒”的國軍第25師,名聲大噪,贏得了東野首長的高度賞識。這一次,他被特別指派親自鎮守前線,每天必須將敵軍殲滅數量、己方傷亡情況、彈藥消耗等關鍵數據及時匯報,以便總部做出及時的應對措施。
盡管胡奇才已經被派往塔山,但東野首長仍感覺不放心。為了更好地掌握前線的具體情況,東總再次做出重要決定,將參謀處長蘇靜找來,作為東野總部的代表,深入塔山前線進行實地監督和協調。
蘇靜帶著總部的重要指示來到了4縱,面對司令員吳克華和政委莫文驊,他傳達了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指令:“總部準備以犧牲一萬人的代價,決心打好這一仗,塔山防線必須固若金湯。”
對于蘇靜的到來,吳克華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憤慨。他感到這是一種無法掩飾的不信任,仿佛每一位作戰的將士都被質疑。
根據總部的命令,蘇靜抵達4縱后,可以參加4縱的黨委會議,但不負責發表任何意見,這意味著蘇靜的任務只是觀察和記錄,他帶來了眼睛和耳朵,卻沒有帶嘴巴。同時,蘇靜還被賜予了與總部直接聯系的特權,他發出的每一道電報,4縱任何人都無權過問或查看。
“這簡直就是特派員,是監軍,徹底否認了對我們四縱的信任!”吳克華憤怒地說道。他作為一名作戰多年的老將,見證了無數戰場上的生死存亡,但從未遭遇過如此的境遇。他繼續說道:“我自參加紅軍以來,還沒有遇到過這種奇怪的現象!”
然而,蘇靜明白自己的使命,他深知自己在這種情況下的重要性。盡管要面對來自吳克華及其他四縱同志們的不滿,但他依然堅定地承擔起自己的職責,畢竟他也只是奉命而來。
那么,東總為何要把蘇靜派來做“監軍”呢?第一是,蘇靜思維縝密、細心周到,搞情報偵查工作是一把好手,必要的時候可以給總部好的建議;其次是,8縱丟失紫金山陣地瞞報的教訓給總部提了個醒,決不允許這件事情再發生在至關重要的塔山阻擊戰上;最后,4縱一向擅長進攻,打阻擊并非所長,一旦部隊傷亡大,怕指揮員的思想產生動搖。所以,必須派一個人作為東野總部的代表坐鎮塔山,以確定這次阻擊戰萬無一失。
1948年10月10日,敵“東進兵團”54軍軍長闕漢騫急于立下戰功,決定提前對易攻難守的塔山發動猛攻。然而,來自華北的62軍軍長林偉儔卻不愿與54軍合作,這一矛盾導致54軍最終無功而返,在塔山前敗退下來,滿目狼狽。
正當兩位軍長為了爭奪功勛、激烈爭吵時,蔣臨時指定的17兵團司令官侯鏡如趕到了戰場。闕漢騫和林偉儔原本計劃聯手再次發起攻勢,但蔣卻突然命令,在12日停戰一天,以等待他的嫡系部隊95師的到來。
這一天寶貴的短暫停歇,正好給了塔山防守部隊一次喘息機會。在吳克華和胡奇才的指揮下,戰士們迅速進行工事的修整,加強防御設施,并補充彈藥和前線人員。戰士們在寒風中抓緊一切時間,為即將到來的更猛烈的進攻做好準備。
10月13日,敵軍嫡系部隊,即“趙子龍師”95師登陸后,迅速展開一波又一波的集團式沖鋒,猶如猛虎下山般帶給塔山守軍極大的壓力。不可阻擋的沖鋒浪潮,一天之內,敵軍傷亡高達1245人,而我守軍也損失慘重,傷亡1048人。這場戰斗的慘烈程度,讓所有見證者難以忘懷。
正當第4縱隊陷入最為艱難的時刻,作為總預備隊的1縱司令員李天佑撥通了吳克華的電話。他通過無線電,告訴吳克華,他們的部隊已經在高橋一帶完成了戰斗準備,隨時可以前來支援。他的聲音中帶著堅定與必勝的信心,仿佛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然而,即使形勢異常嚴峻,吳克華和他的4縱指戰員們并未向1縱發出求援的信號。他們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戰士們那一腔熾熱的熱血,誓死堅守塔山。血肉之軀筑成的不僅是一道戰壕,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鋼鐵長城。這道長城,在炮火連天的沙場上,閃耀著堅韌不屈的光輝。
14日,塔山阻擊戰進入了最為白熱化的階段。這天凌晨,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緊急發送電報給吳克華,告知他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錦州外圍據點已經全部被清除,攻城戰即將在上午開始。劉亞樓要求4縱繼續堅守塔山陣地,確保攻城行動順利進行。
與此同時,蔣也對侯鏡如下達了嚴厲的死命令:在拂曉時分必須攻下塔山,中午前要占領高橋,黃昏時分務必抵達錦州。刻不容緩,時間緊迫。5時30分,敵軍孤注一擲,集結所有火炮、艦炮以及轟炸機,向4縱陣地發起猛烈轟擊。
侯鏡如更動用了他視作王牌的第95師,同時以重金方式組建了敢死隊,試圖通過不斷調整進攻戰術,迅速攻破塔山防線。但無論敵軍如何狂轟濫炸,如何猛烈進攻,沖鋒均被4縱將士們一次次打退,他們用鋼鐵般的意志抵擋住了敵人的每一波攻勢。
15日凌晨,敵軍再度發起偷襲,這一次他們動用了5個師。然而,面對英勇無畏、堅不可摧的4縱將士們,敵人的一切努力終究是徒勞的。每一名4縱戰士都用他們無畏的精神和血肉之軀,確保敵軍無法越過塔山一步。
隨著錦州戰役接近尾聲,4縱將士們的堅守成了勝利的絕對保障。敵人在塔山前無功而返,從未跨越這道堅韌的防線。
塔山阻擊戰歷時六天六夜,吳克華率4縱以傷亡3千多人的代價,斃、傷、俘敵6600余人,有力保障了我軍主力順利攻克錦州。
多年以后,那些曾參加過塔山阻擊戰的4縱老將軍們始終無法淡忘那段輝煌而艱苦的歲月。塔山,這片灑滿他們熱血的土地,成為了他們一生中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生前曾不約而同地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愿望:希望身后能夠長眠于塔山,以和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永遠相守。
如今,在塔山阻擊戰紀念館的革命烈士公墓里,安息著8位直接參與并指揮過這場戰役的將軍們。他們分別是4縱司令員吳克華、政委莫文驊、副司令員胡奇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歐陽文、縱隊參謀長李福澤、12師師長江燮元、12師34團(塔山英雄團)團長焦玉山和團政委江民風。
塔山阻擊戰不僅僅是4縱軍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更是彪炳共和國史冊的一頁。那些英勇的塔山英雄們,以他們無畏的精神和血肉之軀,鑄就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鋼鐵屏障。無數戰士的犧牲和奮斗,成就了這一偉大勝利,他們的名字和事跡將被永遠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