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新四軍第三師所屬部隊共3.7萬余人,在師長黃克誠的率領下,分作兩個梯隊開赴東北。
在進入東北的我軍部隊中,新四軍第三師是人數最大、實力最強的一支。像山東軍區的幾個主力師,人數都不超過一萬人,新四軍第三師的到來,無疑起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11月15日,新四軍第三師收到延安轉來的東北局總部主要領導署名的任命電報:“派李天佑來你師任第一副師長,劉震任第二副師長。”
以李天佑的能力,擔任新四軍第三師的副師長完全沒有問題。不過此時,新四軍第三師已經有兩個副師長,第一副師長是劉震,第二副師長是洪學智??偛康倪@個安排,意味著要把洪學智的副師長一職拿掉。
對于這個任命,黃克誠深感為難,畢竟新四軍三師剛來到東北,隨時要準備作戰,總部卻在此刻空派一員干部到來,勢必會打破原有的化學反應,影響部隊的團結和工作。
為了大局著想,黃克誠只好暫時把任命收了起來,沒有向大家宣布。
不過,總部的任命還是要執行的,畢竟延安方面都同意了,但是要怎么執行才更妥呢?
思索再三,黃克誠給延安拍去了一份電報,大意是:解除他本人的師長職務,由李天佑任師長,他任政委。
黃克誠的意思很清楚,新四軍第三師初來乍到,尚未在東北站穩腳跟,穩定部隊和指揮作戰還得靠劉震和李天佑這兩位副師長,況且他們都是第三師的老人,威望很高,能力也出眾,一旦李天佑來當第一副師長,劉震改任第二副師長,洪學智的位置就很尷尬了,不可能再任命一個第三副師長吧。如此一來,洪學智的職務肯定要變動,其他人的職務也會隨之而變動,發生連鎖反應,這讓三師的全體指戰員心里怎么想?
然而,這份電報發出去了許久,卻一直沒有得到延安方面的回應。
11月27日,李天佑奉命到第三師報到。他和黃克誠是紅三軍團的老戰友,還搭過班子,彼此間很熟悉。對于李天佑的到來,黃克誠首先表示歡迎,但還是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即:劉(震)、洪(學智)二人職務不變,你(李天佑)來擔任第三師師長,我(黃克誠)任第三師政委。
當天,黃克誠再次發電向延安請示,但延安方面依舊沒有答復。
第二天,黃克誠和李天佑專門前往林總的住處李家屯,商討關于第三師的部隊情況和干部配備問題,以及下一步的部署。
對于黃克誠,林總并不陌生,黃克誠雖然出身紅三軍團,但是一度曾任紅一軍團第4師政委、八路軍115師第344旅副旅長,算是他的老部下。在年齡上,黃克誠還略長林五歲。
見面后,林總對黃克誠很尊重。黃克誠先匯報了部隊進入東北后的情況,接著又提出了“暫不與敵決戰,先發動群眾,建立穩固后方”的建議,林總聽完后表示贊同。
隨后,兩人就東北的其他問題也展開了深入討論,黃克誠的很多意見得到林總的采納。這其實沒什么奇怪,黃克誠的戰略眼光甚至比一些元帥還要高明,正如陳老總對他的評價:“黃克誠雖然生理上是個高度近視眼,可是在戰略層面上,黃克誠卻是一個千里眼!”
關于李天佑到第三師任職的問題,黃克誠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說:“李天佑同志到三師任第一副師長,我認為目前并不合適,劉、洪兩位副師長在三師工作多年,對部隊甚是了解,若李來,容易引起誤會,影響廣大指戰員的情緒,不利于部隊的穩定和工作的開展?!?/strong>
林總同意黃克誠的意見,但是要他自己向東北局反映。
回到第三師后,黃克誠立即向東北局發了一份電報,建議將進入東北的部隊整編為三個縱隊,其中以李天佑為第1縱隊司令員,同時還羅列了各縱隊的編成情況及干部的具體配備,供領導參考。
黃克誠還表示:“如果不能按照此方案改編,又必須派李天佑加強第三師的軍事領導,則務必解除我的師長職務,以他任師長,我任政治委員?!?/strong>
幾天后,東北局領導回電,同意李天佑任第三師師長,黃克誠任政委,但是上報給延安后,延安方面卻不同意,可能黨中央也考慮部隊剛到東北,不宜先打亂原有建制,況且還是第三師這樣強大的一支部隊。
至于將部隊整編為三個縱隊的問題,東北局的領導并沒有作回復,可能他們有自己的考慮吧,而且這是關于東北全軍的大事情,理應由東北局的領導商討決定。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黃克誠一貫以實際工作出發,寧愿自己不當師長,也要在保住劉、洪二人職務不變的情況,維護部隊的團結,其大局觀令人欽佩。
李天佑最終被調去北滿軍區擔任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成立后,他調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市代理衛戍司令員,后來接替萬毅出任第1縱隊司令員。
而三師的兩位副師長也都擔任了縱隊司令員,劉震擔任縱隊司令員的時間比李天佑還要早,二縱成立后,劉震一直是司令員,沒有換過人。
洪學智是在1947年1月接替陳光出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司令員,也比李天佑要早四個月。陳光帶6縱的時間不長,6縱是在洪學智的帶領下才開始打大仗,逐漸成為東北我軍的主力縱隊之一,其麾下的6縱17師更是有“攻堅老虎”之稱,經常被單獨調出使用。
巧的是,三人在建國后都是上將軍銜。
而黃克誠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于1947年8月18日升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后又兼任新成立的后勤司令員,因為他總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各種合理性的建議,我軍在東北能夠迅速打開局面,其貢獻是非常大的。
或許,打仗并不是黃克誠最亮的一個點,但是論戰略眼光,論根據地建設、地方治理,以及后勤管理,十大將中,隨便拎一個出來,跟黃克誠都比不了,這也是為什么他能力壓陳賡,排在開國大將第三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