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長河中,美食宛如璀璨的星辰,而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后山鎮的蹄花,便是那冬日里最耀眼的一顆,它是味蕾上的狂歡,是鄉情的凝聚,是寒冷冬日里的一股暖流,讓人銘記難忘,總是回味無窮。
踏入敘永后山鎮,這是一片寧靜而質樸的土地。這里的空氣仿佛都彌漫著蹄花的香氣,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誘惑。據當地老人講述,后山蹄花的制作工藝已傳承數十代,每一道工序都飽含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對美食的執著與追求,曾被評為敘永縣十大網友喜愛美食。
制作后山蹄花,首先得挑選上等的土豬蹄。這豬蹄,必是肉質鮮嫩、肥瘦相間,恰似一位佳人,增之一分則太肥,減之一分則太瘦。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集市上,農家人便帶著自家喂養的,還帶著泥土芬芳和農家小院煙火氣息的豬蹄趕來。選好豬蹄后,便用清水反復沖洗,直至血水盡去,洗凈鉛華,為后續的華麗變身做好準備。
接下來便是關鍵的燉煮。烹飪師傅將豬蹄放入大鍋中,加入清澈的井水,并放入精心調配的香料,八角、桂皮、香葉、花椒等在水中,再加入適量的老姜、蔥段,去腥增香。灶膛里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舔舐著鍋底,就像一群熱情的舞者。在慢火的燉煮下,鍋中開始泛起微微的漣漪,那是豬蹄與香料們開始融合的信號。燉煮的時間是一場耐心的考驗,需用小火慢燉數小時,方能使豬蹄軟爛入味。恰如古人云:“慢工出細活。”在這漫長的等待中,蹄花逐漸變得軟糯,仿佛在鍋中經歷了一場華麗的蛻變。
當鍋蓋揭開的那一刻,熱氣騰騰,香氣撲鼻而來,如同一朵盛開的燦爛鮮花,瞬間彌漫了整個屋子。蹄花在鍋中泛著誘人的光澤,外皮軟糯而富有彈性,好似吹彈即破。蹄筋則晶瑩剔透,宛如白玉,在湯汁中若隱若現。湯汁濃郁醇厚,是香料與豬蹄完美融合的杰作,每一滴都蘊含著豐富的味道,不經意間便撬動著蠢蠢欲動的味蕾。
吃后山蹄花火鍋,是一種儀式感十足的體驗。寒冬臘月,一家人圍坐在溫暖的爐火旁,中間放著一大盆熱氣騰騰的蹄花。桌上擺放著簡單而精致的蘸料,蔥花、香菜、蒜泥、糊辣椒、生抽、香醋等,它們像是一群服侍我們的侍女,各自散發著獨特的魅力。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塊蹄花,蹄花微微顫動間,仿佛在向你訴說著它的美味。放入蘸料中輕輕一滾,讓每一寸肌膚都裹上五彩斑斕的味道。然后先吹一口氣冷卻,再緩緩送入口中,先是感受到蘸料的酸辣咸香,接著,蹄花的軟糯在舌尖上散開,輕輕一咬,蹄筋的韌性與豬蹄的嫩滑交織在一起,那種火辣辣的十足口感,讓人吃后大汗淋漓脫胎換骨的味道,也只有吃過的人才真正知曉罷了。就像蘇軾詩中所云:“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美食不僅僅是口腹之欲,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
這個冬天,在后山鎮吃著蹄花,窗外雖是漫山遍野的皚皚白雪,屋內則是熱氣騰騰的蹄花,恍然覺得,每一口蹄花都像是對這個冬天的贊美,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讓我們一下子忘卻了寒冷,只留下滿滿的溫暖和幸福。
離別后山,美食世界里的這朵奇葩——后山蹄花,卻永遠留在了記憶的深處,總是讓人經常在心里惦記。它像一位至親的朋友,在每一個寒冷的冬日里被我們想起。它是家鄉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更是生活中最美的味道。無論歲月如何變遷,無論我們身在何處,后山蹄花的美味都將在我們心中閃耀,值得我們去回味,去珍藏。(劉傳福 后山鎮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